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引导学生把教材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探究教材 有效练笔 切入点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病呻吟”“无米之炊”的现象,不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表达欲望。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对此,我以为,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近几年,我不断探究教材,就文取材,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看到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现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一、真情表达,有感而发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教师根据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产生兴趣,自然就有话可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情感交融的好时机进行练笔,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作文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当 “我”第一次抱起生病在床的母亲,这时的“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十分惭愧,平时对母亲关心的太少,甚至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学完课文,学生感触也很深:母亲为了照顾、抚养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用自己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自己也渐渐地变得瘦小、衰老了。这时,我适时地插入:写一写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想一想自己的母亲为了照顾你,一天到晚都在辛勤地工作着,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纷纷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感受到了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又一次重重地砸在冰面上的悲壮场面。此时,我立即请学生移情来写一写自己曾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的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学生有的写集体拔河,有的写蚂蚁合作搬家,都写得绘声绘色。
二、巧妙补白,充实文本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空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同样,“空白”也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作者心灵的大门。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在描写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挖掘文章中言犹未尽之处,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饱满。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神话故事,学生特别感兴趣。文中写到:“大尖哥和水社姐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我趁机引导:“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设计困难。学生兴趣盎然:食人草、巨蟒、九头怪……随后我再让他们设计情节,进行剧本创作。 这次练笔,不仅使学生全身心感受了故事读本,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祁黄羊》一课时,课文故事情节在人物对话中展开,课堂上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崇高思想境界时,就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推荐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猜猜他们会说什么?”以激起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让学生在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中逐步加深理解,并有所感悟。
教学《荷花》一课,“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文中的省略号,看着是个简单的符号,它却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呢?学生想象着:“小青蛙蹦过来,告诉我昨晚捉害虫的乐趣。”“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晨的花蜜可真甜呀!”“小鸟飞过来,告诉我这儿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小蝴蝶飞过来,和我一起翩翩起舞”……“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从审美的角度看,正是文本中的空白点,给了读者最大的想象自由。
又如《嫦娥奔月》一文,可让学生想象嫦娥飞到月亮上的日常生活状况。再如《二泉映月》一文中:“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可以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位邻家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结尾的对话:“三十年后,我再来看您!”“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七十多岁扫路老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可让学生想象作者与老人三十年后的相见场面。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三、形式多变,丰富练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主要训练策略有:
1.句式仿写
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可以从仿笔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黄山奇松》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文中既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又有“或……或……或……”和“有的……有的……有的……”的特殊句式,不妨让学生仿写一段,描写校园花坛里的菊花。再如《安塞腰鼓》一课的第五自然段写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接下去仿写“……一样,是……”的句式,学生写道:“闪电一样,是移动的身影;灵蛇一样,是扭动的腰肢;虎啸狮吼一样,是惊天动地的鼓声……” 2.段落仿写
如《秦兵马俑》一文,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两方面介绍、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两段是用这样一句话联系起来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使课文过渡自然,前后浑然一体。我就指导学生介绍某一事物的两个特点,学着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将这两个特点贯穿起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方法,这种练习比教师喋喋不休地介绍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的好处管用得多了。再如《莫高窟》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同时两段之间又运用了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是段落仿写的范例。
3.篇章仿写
篇章仿写是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板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可以模仿同一类素材的描写,在学习了《黄果树瀑布》后,仿写家乡的一处美景;学习了《广玉兰》《夹竹桃》,写自己熟悉的的一种植物等等;可以模仿文章的写作结构,比如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模仿文章的结构,从“书的来历”“书的内容”“读后感受”三个方面练写读后感;还可以模仿写作的顺序,如《金蝉脱壳》中“脱壳前——开始脱壳了——脱壳后”的描写顺序、《黄果树瀑布》中的“移步换景”等。
4.换位改写
改写常见的有角色换位和文体换位两种。角色换位改写,就是把自己设想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然后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有的学生就把它改为散文《农家乐》。再如学完了《游园不值》一诗后,联系诗意以及诗人叶绍翁访友偶遇探出墙的一枝红杏的前后心情变化,学习以“文包诗”的形式写一写“游园不值”的故事。这样的古诗改写,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意,深化文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的能力。
四、升华情感,深化文本
1.小结抒怀
学习了《草原》一课后,我对学生说,如果你是这次到草原旅游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草原呢?请你动笔写篇导游词吧!一个学生写道:亲爱的游客朋友,你们好!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这里的天空明朗,空气清新;这里广阔无边,一碧千里;这里牛羊成群,骏马飞奔;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这里的食物也是风味独特,与众不同,有手抓饭、烤羊肉、奶豆腐等等。让我们快走进草原尽情享受吧!
2.文尾续写
好文章的结尾往往是意犹未尽。课文《爱之链》末尾写道,女店主“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额,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可以让学生接下来续写“乔依醒来后……”,借助对文本的感悟表现故事。再如学习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一位教师提出:“南郭先生后来的生活怎样呢?他还吹竽吗?”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延伸,对课文情境进行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
3.读后感言
小学语文教材强调学生对规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也注重人文思想的渗透,注重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因此,很多课文都震撼人心,能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是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教材。只要引导得法,学生的“作品”会是相当感人的。如第十一册《小草和大树》一文的课后就安排练笔:“你从夏洛蒂身上学到了什么?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写下你的读后感。”或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与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心灵的对话,设计练笔:“你想对勃朗特三姐妹说些什么?”学生在完成这两道练笔题时,必定会对文章再一次进行解读,再一次感受勃朗特三姐妹的坚强,再一次被三姐妹的坚韧不拔所震撼。
总之,课堂小练笔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小练笔,发挥小练笔的有效性,让语文课上得更为有效,更为灵动,让课堂小练笔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
【关键词】探究教材 有效练笔 切入点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病呻吟”“无米之炊”的现象,不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表达欲望。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对此,我以为,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近几年,我不断探究教材,就文取材,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看到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现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一、真情表达,有感而发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教师根据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产生兴趣,自然就有话可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情感交融的好时机进行练笔,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作文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当 “我”第一次抱起生病在床的母亲,这时的“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十分惭愧,平时对母亲关心的太少,甚至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学完课文,学生感触也很深:母亲为了照顾、抚养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用自己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自己也渐渐地变得瘦小、衰老了。这时,我适时地插入:写一写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想一想自己的母亲为了照顾你,一天到晚都在辛勤地工作着,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纷纷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感受到了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又一次重重地砸在冰面上的悲壮场面。此时,我立即请学生移情来写一写自己曾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的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学生有的写集体拔河,有的写蚂蚁合作搬家,都写得绘声绘色。
二、巧妙补白,充实文本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空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同样,“空白”也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作者心灵的大门。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在描写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挖掘文章中言犹未尽之处,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饱满。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神话故事,学生特别感兴趣。文中写到:“大尖哥和水社姐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我趁机引导:“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设计困难。学生兴趣盎然:食人草、巨蟒、九头怪……随后我再让他们设计情节,进行剧本创作。 这次练笔,不仅使学生全身心感受了故事读本,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祁黄羊》一课时,课文故事情节在人物对话中展开,课堂上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崇高思想境界时,就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推荐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猜猜他们会说什么?”以激起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让学生在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中逐步加深理解,并有所感悟。
教学《荷花》一课,“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文中的省略号,看着是个简单的符号,它却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呢?学生想象着:“小青蛙蹦过来,告诉我昨晚捉害虫的乐趣。”“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晨的花蜜可真甜呀!”“小鸟飞过来,告诉我这儿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小蝴蝶飞过来,和我一起翩翩起舞”……“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从审美的角度看,正是文本中的空白点,给了读者最大的想象自由。
又如《嫦娥奔月》一文,可让学生想象嫦娥飞到月亮上的日常生活状况。再如《二泉映月》一文中:“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可以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位邻家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结尾的对话:“三十年后,我再来看您!”“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七十多岁扫路老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可让学生想象作者与老人三十年后的相见场面。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三、形式多变,丰富练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主要训练策略有:
1.句式仿写
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可以从仿笔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黄山奇松》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文中既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又有“或……或……或……”和“有的……有的……有的……”的特殊句式,不妨让学生仿写一段,描写校园花坛里的菊花。再如《安塞腰鼓》一课的第五自然段写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接下去仿写“……一样,是……”的句式,学生写道:“闪电一样,是移动的身影;灵蛇一样,是扭动的腰肢;虎啸狮吼一样,是惊天动地的鼓声……” 2.段落仿写
如《秦兵马俑》一文,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两方面介绍、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两段是用这样一句话联系起来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使课文过渡自然,前后浑然一体。我就指导学生介绍某一事物的两个特点,学着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将这两个特点贯穿起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方法,这种练习比教师喋喋不休地介绍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的好处管用得多了。再如《莫高窟》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同时两段之间又运用了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是段落仿写的范例。
3.篇章仿写
篇章仿写是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板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可以模仿同一类素材的描写,在学习了《黄果树瀑布》后,仿写家乡的一处美景;学习了《广玉兰》《夹竹桃》,写自己熟悉的的一种植物等等;可以模仿文章的写作结构,比如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模仿文章的结构,从“书的来历”“书的内容”“读后感受”三个方面练写读后感;还可以模仿写作的顺序,如《金蝉脱壳》中“脱壳前——开始脱壳了——脱壳后”的描写顺序、《黄果树瀑布》中的“移步换景”等。
4.换位改写
改写常见的有角色换位和文体换位两种。角色换位改写,就是把自己设想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然后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有的学生就把它改为散文《农家乐》。再如学完了《游园不值》一诗后,联系诗意以及诗人叶绍翁访友偶遇探出墙的一枝红杏的前后心情变化,学习以“文包诗”的形式写一写“游园不值”的故事。这样的古诗改写,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意,深化文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的能力。
四、升华情感,深化文本
1.小结抒怀
学习了《草原》一课后,我对学生说,如果你是这次到草原旅游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草原呢?请你动笔写篇导游词吧!一个学生写道:亲爱的游客朋友,你们好!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这里的天空明朗,空气清新;这里广阔无边,一碧千里;这里牛羊成群,骏马飞奔;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这里的食物也是风味独特,与众不同,有手抓饭、烤羊肉、奶豆腐等等。让我们快走进草原尽情享受吧!
2.文尾续写
好文章的结尾往往是意犹未尽。课文《爱之链》末尾写道,女店主“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额,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可以让学生接下来续写“乔依醒来后……”,借助对文本的感悟表现故事。再如学习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一位教师提出:“南郭先生后来的生活怎样呢?他还吹竽吗?”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延伸,对课文情境进行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
3.读后感言
小学语文教材强调学生对规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也注重人文思想的渗透,注重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因此,很多课文都震撼人心,能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是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教材。只要引导得法,学生的“作品”会是相当感人的。如第十一册《小草和大树》一文的课后就安排练笔:“你从夏洛蒂身上学到了什么?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写下你的读后感。”或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与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心灵的对话,设计练笔:“你想对勃朗特三姐妹说些什么?”学生在完成这两道练笔题时,必定会对文章再一次进行解读,再一次感受勃朗特三姐妹的坚强,再一次被三姐妹的坚韧不拔所震撼。
总之,课堂小练笔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小练笔,发挥小练笔的有效性,让语文课上得更为有效,更为灵动,让课堂小练笔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