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审美主义文艺思潮评析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审美主义文艺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直接的现实文化语境,又受到西方审美现代性理论的影响。在新时期它迅速兴起并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艺思潮中的主流,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存在一些理论偏差,出现了纯审美主义和泛审美主义等理论现象,需要我们进行辨析和反思。
其他文献
陈建华教授,男,1947年10月出生,籍贯浙江宁波。197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研究生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对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的有关政策,是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赋予山东的又一重大区域政策。加快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省级协调推进机制;加快编制沂蒙革命老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大政策争取和落实力度;尽快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强与全省重大区域战略的协调;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代传人王献唐》是海内外出版的第一部全面总结研究著名学者王献唐一生学术与事功的专著。本书是李勇慧博士在广泛搜集整理王献唐日记、遗著、手札、档案等逾三百万字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王献唐的生平学行、事功学问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考证后撰写的六十万字博士论文《王献唐研究》基础上修改完成的。王献唐作为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与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冷战结束如今已经有20年了,弥合东西欧历史学的裂隙至为重要。一些转折点曾对想象和记忆历史的方法产生了影响,但历史分期和历史学的分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其中历史语境塑造了历史学的方向。社会科学有足够多样的方法和提问来制造范式观念,其假定学术领域内的共识是不可操作的。历史学的重新定向与对当代西方文化的批判有很大关联。1990年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此前大量缺乏的相对跨民族的内容已经引入了。大多数这类历史著作仍旧是以西方中心的,只有最近才有历史学的全球方法。
马俊峰,男,1954年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全国价值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可以反思。中国的现代化没有经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梳理、反思这段历史,既能廓清因岁月流逝而模糊甚而湮灭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印迹,更有助于预见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未来走向。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教授的新著《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一书.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伦理学家如苏格拉底、洛克和摩尔等都力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将伦理学问题当成是一个科学问题来处置,竭力确认伦理学与科学的正相关性,企望建立起“科学的伦理学”,走向了道德问题上的科学决定论。对于这种科学决定论,卢梭、休谟还有康德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抗。他们要求在事实与价值之间作出分离,并预示了伦理学的超科学性。伦理学不是自然科学,因而也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来把握。道德公理既不能经验证实,也不能逻辑证明。科学理性说明不了道德的行为,不能最终解决伦理问题,相反,科学对道德的承诺很容易变成对道
学界广泛流行的李达曾与人合译波卡洛夫等著《世界史教程》的说法不过是一种讹传。波卡洛夫等著的《世界史教程》曾有两个中译本即方天白等人的译本和许仑音等人的译本,虽然它们都非全译本,但它们都曾受到中国思想界的高度重视。如果像人们讹传的那样李达曾与人完整地翻译过这部著作,它不可能在中国思想界没有产生任何反响。上述讹传的源头是笔耕堂书店出版物所附的“笔耕堂书店书目”。尽管笔耕堂书店的出版物曾反复登载过关于李达与人合译波卡洛夫等著《世界史教程》的出版预告,甚至多次声称该书已在“印刷中”,但李达实际上并没有实施翻译该书
有机整体论在西方理论史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分支,在美学史上也有诸多影响。本文从格式塔美学的图式理论入手,结合考夫卡、阿恩海姆、贡布里希的相关观点,考察该理论对有机整体论传统做出了哪些修正。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前期的一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作品中乔伊斯开始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为《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奠定了创作基础。本文从情节安排、场景呼应以及叙事角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作者如何使看似纷乱芜杂的文本内容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从结构上实践他的"完整、和谐和闪光"的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