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重思辨” 提升思维品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k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父》是必修五(苏教版)第三板块“直面人生”中的一篇,通过对“渔父”和“屈原”两者人物形象的分析,明确不同的处世态度,形成有关“儒道”的认知。其实,“儒道”的论辩可以脱离文本单独成为命题,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为佐。以此开展的思维训练其实是架空文本的模式化训练,难有深刻性和独创性。笔者执教《渔父》一课时,在课堂实践中希望通过紧扣文本进行的“三重思辨”,展开有效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上作出初探。
   一、“概念之辨” 见思之深刻
   问题一:请同学们在横线上添加一个你认为最准确的动词。
   渔父是指______(动词)鱼的老年男子。
   生:捕鱼。
   生:抓鱼。
   生:叉鱼,会借助具体工具,年代久远比较野蛮落后。
   问题二:那么在古典的诗句中一般对渔者的表述用的是哪个动词呢?
   生:“钓鱼”,比如独钓寒江雪,姜太公钓鱼,严子陵钓台等。
   师:的确,如《论语·学而》中的“子钓而不纲”的意思就是:夫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
其他文献
环境出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心出了问题    问:作为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的创办人,你认为当今的环境已经恶化到了怎样的程度?关于环境的恶化程度,有没有科学的评估方法?  廖晓义:环境恶化非常严重,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北京地球村(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自1996年成立至今已近15年,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的传播与实践。我们的工作重心不像环境科学工作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和报告环境恶化的状况,而我们的
在经济、资讯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人虽然意识到“创意”“创新”“变革”“崭新理念”等重要性,但有些人却不知道为何要创新,更不知道如何创新。其实,人类的所有进步都是人类自身创新的结果,而所有创新都是基于人性的需求而发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的本性,否则人类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最有引领意义的要属“颠覆性的创新”。这种创新是一种文化,一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颠覆传统思想的理念与行
近来翻阅几本关于中国画论的书,由其中关于山水画论的部分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文人精神追求的某种关联,尤其是与隐逸文化的联系。  传统中国文人相当讲究某种高雅情趣的追求,与琴、棋、书、画向有不解之缘。而在这“四雅”中,同样具备观赏性的书、画,更是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宋朝以后,文人在习书之余,莫不爱画上几笔山水云石,或者兰竹墨梅,并且常常自称以作书的笔法作画——这既体现了书法和绘
2014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赵永春、赵丽合著的《横扫千军如卷席——女真灭辽的故事》一书。该书以通俗的语言、详实的史事,叙写了女真人灭亡辽朝的历史事件和错综复杂的辽宋金三国关系,对于了解女真人的历史具有较高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念的认同  从秦朝统一到清朝结束的两千多年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他各少数民族
他沉静执着地行进于文学的道路,孤独寂寞,但从未想过放弃。迄今,他的全部著作加起来已达1300余万字,包括18部长篇、11部中篇、130多个短篇和300多万字的散文文论以及两本诗集。《古船》被海外誉为“五四以来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被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亚洲周刊),被评为“金石堂选票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还被法国教育部和科学中心确定为高等考试教材。世界最大的出版机构哈柏·柯林公司向全球推
中学生的课堂,不能静若止水,而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而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具形象性和情感性,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让学生在秦砖汉瓦中找寻中华文化的轨迹,在唐诗宋词中汲取古典文化精髓,在元曲明清小说中领会历史人物的传奇,从而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可以这样说——“没有艺术境界的语文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是远离本真的!”在语文课堂上,无论是描述、抒情还是
安振常,山东泰安人,1969年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调入西花厅工作,担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厨师。  周秉宜,周恩来侄女。为了多角度全面了解周恩来生前的饮食习惯,并把它作为历史资料保留下来,她专程采访了安振常。  周秉宜:您到西花厅工作后,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安振常:一个是总理工作实在太忙了,另一个是他吃饭始终没有规律。那个时候,毛主席习惯通宵工作,总理也跟着通宵整宿地工作。他起床晚,起床后吃早饭就常
中国花鸟画自唐代开派,工致体经五代至宋已达辉煌,元代以后至明、清逐渐走向式微。画鹰一路在晋、唐、五代以前偶有文献记载,但无作品真迹传世;此后有宋代赵佶、李迪,元代张舜咨、雪界翁,明代边景昭为代表,只有存世极少的几幅画,清代为空白(仅郎世宁结合油画法有几幅白鹰图),推至近现代于非闇、陈之佛画有二三幅白鹰,工笔“院体”画鹰几近失传。中国画当代名家黄妙德抓住这一时代契机,承接与发展了这一正脉,充实、深化
人生在世,时势的力量常常会比人的意志强。所谓时来运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撇开其中循环的历史观,仅就其所强调的人的意志拗不过客观的“势”而言,说的倒是有道理的。这一点,我觉得明显可以从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的讨论中得到印证。  大约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思想界的这个“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说此前的80年代是新启蒙的时代,强调打破封闭的国门、向世界看齐,那么90年代中
拙作《德國思想与文化:反思与创新》虽然篇幅不大,但是从学理上看涉及十分广泛,既包含哲学方面的考证和辨析,也包含历史文化及國际问题方面的新思考,还有对学术术语及译名的独特研究。笔者曾出版哲学专著《超越西方思想——哲学研究核心领域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8年增订),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系。《德國思想与文化:反思与创新》是《超越西方思想》观点的延伸和扩展。能出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