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消除学生依赖心理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已是大势所趋。现在,新课改的春风已吹遍祖国大地,我们思品学科也不例外。但无论怎么改变,更新观念、注重实效、方法指导是思品学科不变的主题。
  当前,“支架式”教学已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式”教学的一般流程为: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其实,无论“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如何,其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学习辅助(亦即搭建“支架”),让学生逐步实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思品学科来说,从1999年开始,考试形式及题型一直都在不断变化,知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教材的不断改版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开卷考试试题的灵活性又使考试有了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每年如何应对新题型、新时事、新内容都会让教师们绞尽脑汁。新形势下,如果还是采用“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的老方法无疑是自掘坟墓。多变的形势下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变”,要临危不乱,“变”得主动、“变”得及时、“变”得有效。
  2000年以前,由于是闭卷考试,思品教学主要采用勾画重点、死记硬背的方式,效果较好。2000年开始实行开卷考试,老方法不能再用,于是我便采用有针对性的题型讲解、解题方法固定模式的指导等方法,并辅以“拉网式”的精编试题练习战术,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但从2004年以来,全国的教育教学形势日新月异,加上考试形式和题型的调整,采用上述教学模式已没有优势可言。于是从2004年开始,我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解决问题能力、审题及解题能力、理解分析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规范答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考试能力入手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以消除他们对教师过于依赖的心理。
  从2004年开始,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较容易的问题我从不面对全体学生讲解(因为学生自己一定能想办法解决问题),我重点收集学生解题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其仔细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对于历次模拟试卷,我一直以“点击”的方式讲解,而且将讲解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给学生自主纠错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思品学科中的辨析题是教学难点,是学生取得高分的关键,让学生掌握本类题的解法很困难。对于七年级新生,一开始就采用天天讲、大量练的方式是不行的,因为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辨、什么是析。所以我们不妨先选取部分典型例题,如观点类辨析题、材料类辨析题、漫画类辨析题等,要求学生反复通读,以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然后再教给学生解答辨析题的方法与思路;同时,实行“每周一题”的办法,即每周有针对性地训练一道辨析题。每学期我还会利用课堂和测试的机会进行三到四次集中讲解训练,即选取例题对本类题解题思路与方法同学生进行交流,做到讲练结合,再抽取若干代表性试题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逐渐掌握了此类试题的解法。
  对于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两大题型,学生一开始更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如果对其强行灌输只会事倍功半。教师可先出些代表性的例题,教给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找感觉、去领悟,最后再进行分块复习、突击练习以达到水到渠成。
  对于平时练习中或考试后学生的发问,我们不妨做个“懒”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答案,而要点到为止,让他们自己找突破口。这样长时间坚持下去,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中考时会使学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误,同时也给学生发出这样一个信号:靠老师不如靠自己、靠团体,如此更能激发学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斗志。
  学生自编试题也能培养创新能力。近年的中考试题不断创新,教师如果忽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会使我们的优秀生越来越少,使学生独立学习和应变的能力不断缺失。我在课堂上通常采用以下方法:①让学生做课堂的小老师,由学生自学、学生讲、学生评、学生总结。②由学生自编试题、自拟答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让学生创新试题、多角度解答问题。
  新课改形势下的思品课教学要结合本学科实际,融合创新。但再好的方法执行没力度、再好的思路不落实无疑为空中楼阁。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不必事事代劳,甚至越俎代庖,要会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授人以渔”并最终拆掉“脚手架”,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由独立的学习、不存在依赖心理,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在考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S]
其他文献
什么是环境教育呢?环境教育就是使学习者认识和理解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将系统的环境科学知识予以大众化,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人类与环境关系概念的过程的教育,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  一、树立两个观念  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
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为什么现在有关历史的书很火这一问题时,她的看法是,看历史可以满足人们窥探隐私的欲望。这话说得很有想法,也很到位。  翻看史书,数千年的王朝更替,其中的纷乱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其中的玄机也让人难以捉摸,毕竟,当无数次你方走罢我登场的大戏,变成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最终形成厚厚的史书之后,便消失无踪。对于那些往事,后人只能靠这些文字去想象,去猜测。所以,《寻秦记》主人公项少龙穿越时空回到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尤其还是外语言学科,对学生的理解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新课改对学生的提问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关于学生提问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提问技巧;现状问题;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卓小露,福建省南靖县奎洋中学。  在英语的学习之中,关于听说读写等方面一直有着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
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以大量的图表呈现地理知识,所以地理课堂应该紧扣图表来开展教学。下面以《地形图的判读》一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介绍笔者在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围绕地理图表开展教学  地理图表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许多地理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离开了地理图表,地理课堂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地形图的
一、课题提出背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资料被引入了课堂教学。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将视频资料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探讨的。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视频资料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下面笔者就结合视频资料,对“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教学进行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
一、目标定位:简洁明了  “互联网 ”时代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和教学思维,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追求。在有效教学中,“有效”和“教学”是对立统一的,体现了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统一。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共同构成了有效教学的三要素,也是有效教学的本质
初中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初中历史复习课有利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对初中历史知识的进一步梳理、理解、整合、掌握和拓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而研究近年来中考试卷可以发现,以专题的形式编制试题是中考历史试卷的一个具有导向性的特点。因此,专题复习在初中历史复习中显得十分重要。历史专题复习要对分散、孤立的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进而形成全面、系统及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背景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遵循“学主教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原则,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在课程实施中,要通过议题的引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
提取教材内容中的线索,以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能使教学过程连贯清晰,也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些课程内容线索比较明显。本文以部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2017版)第一单元第2课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例,谈一谈线索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子目: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
新一轮的课改活动主要培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自主参与学习、探究及合作的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的探究。  一、课前预习  1.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纬度差。  2.测量三中新校区教学楼的高度和教学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