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问题来源”是什么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国则值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两国于1978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明确改革开放方针后,日本政府即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并始终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两国经贸联系。面对这种“单纯”的经济联系,两国人民反而感受相对踏实、稳定。中日这样走过了30年。
  
  今天,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国之间交流也增多了。贸易额、投资额、航班数、友好城市、高层对话、文化交流、军事交流、青年论坛……中国和日本已经从简单的“一衣带水”走向了复杂的“相互依存”。另一方面,摩擦多了,误解也深了。中日关系将走向下一个30年。
  站在历史的拐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笔者愿意提出近年来中日两国始终无法摆脱的一个问题:中日关系的“问题来源”是什么?
  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与其说是两国对外关系存在问题,不如说是两国间内政冲突的不断深化。“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问题是,内政究竟如何延伸到外交?中日内政与外交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假如两者的关系不健全,又应该如何应付?
  
  内政冲突的两个层面
  
  中日内政的冲突确实影响着良性的外交关系。两者绝不是“单纯延伸”,而是“复杂互动”,有时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中日内政的冲突存在于两个层面:
  一、制度层面。“日本首相经常更换”令中国感到日本政治不值得信任、“不靠谱”。笔者曾在中国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日本老换首相,所以中方没法制订比较长期的对日战略政策”的说法。日本的这些“怪象”到底从何而来?选举制度、国际形势、舆论压力、国民对政治的不信任、人才不足等是直接而深远的原因。如何在健全竞争的选举环境下,培养能够承担国家未来的人才,日本政治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笔者也曾在日本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中国体制不透明,所以日方没法制订长期的对华战略”的说法。中国高层始终努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在民间层面,围绕“要不要民主”也展开讨论,“民主是个好东西”正逐渐深入民心。尽管如此,由于国家的发展阶段、历史传统以及复杂国情等原因,中国的改革恐怕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历史认识层面。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总不反省历史,不懂历史”,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人老提出历史问题,总有话说”。两国在历史问题上还有不少未解决的问题。
  “制度”与“历史认识”的差异是两国内政冲突的两大来源,这使两国时有“互不信任”的情况出现,不利于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的发展。两国间某个领域遇到问题,双方都把问题归结于制度,解决不了问题就把原因归结于历史认识。今天中日关系的信任机制在某些方面还是空白。
  
  我们还需要外交吗
  
  那么,我们还需要外交吗?今天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而中国、日本是地区大国,需要为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担负责任,没有以武力解决争端的选择。
  我们还需要外交官吗?“炒作—反炒作”的媒体报道以及“作用—反作用”的民众情绪背后,最无奈和痛苦的是两国正实实在在办事的外交官。一遇突发事件引发民族情绪,外交谈判就会停滞不前,过去积累的外交资源和基础也随之流失或搁置一边。外交官们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媒体和民间的批评,据说还会收到老百姓寄来的钙片、壮骨粉等“营养品”。
  笔者认为,中日问题虽源于内政,但外交谈判仍是基础。当下,政治、媒体报道、国民感情三者相互作用,制约中日关系,传统“外交”的作用日益被弱化,这是时代的特征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对“外交”应有新的理解。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是在密室里展开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如今外交的性质有所改变,政治家、媒体、老百姓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外交过程,外交公开化、大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外交决策者虽然变化了,外交所处理的问题的实质却没有变化。新的行为体往往带着情绪参与决策过程,这样,一些敏感问题就变得更复杂,更难以处理。要突破这种不良状况,两国外交人员都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虽然诸如敏感的钓鱼岛等问题有时使两国关系紧张,但这些问题绝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更不能否定今天两国关系实实在在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办法总比问题多
  
  “总有办法,永不放弃”。中国人和日本人都认同这一哲学思想。笔者认为,中日应通过强化以下三种方式,尽可能避免冲突:
  第一,首脑外交的机制化。“政治”是国家关系的根本。两国首脑频繁、定期的接触有两个好处:能够向国民展示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能够在最高领导之间开诚布公地谈论热点问题。无论从“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意义看,首脑外交都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外交方式之一。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增进政治安全互信对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决定,建立两国领导人定期互访机制,原则上隔年互访,在多邊场合频繁举行会晤”。笔者估计,除非日本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方可能因此拒绝双方会面,否则两国首脑外交陷入停顿状态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频繁、广泛的交流。如今的中日关系与30年前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流的频繁和广泛。经贸关系始终引领两国整体关系,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人文交流逐步从官方扩展到民间;“高层对话”的活跃前所未有。首脑外交的作用是为两国关系奠定政治基础,经贸、高层官员、社会文化、青少年、文艺等交流则是实实在在支撑、推进中日关系的经济文化基础,两者缺一不可。
  第三,危机管理的具体化。只要首脑外交机制化、多层次的频繁交流广泛开展,中日关系一定会往前发展,不会错过正确方向。唯一剩下的“不安定要素”是“突发事件”。两国的国民感情仍相对脆弱,甲方的民族主义必然引起乙方的民族主义,发展下去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在此情况下,双方外交当局还能务实推行政策吗?因此,双方都应建立两国各界人士共同应付危机的方式,培育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联系渠道,以图保持沟通,分享信息,管理风险。
  中国和日本正站在历史长河中的十字路口。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充分认识“与对方交流”即“外交”的作用。笔者坚信,两国各界人士不断、踏实、诚恳的外交努力能够逐步化解内政冲突,使得跨时代的中日关系迈向更高的台阶。
  (作者系日本公派留学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者)
其他文献
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拉美后,副主席曾庆红于翌年2月也访问了À¬美。两次访问间隔仅两个月左右。时隔4年,如此高密度的高层访问再次出现: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拉¬美后,习近平副主席在2009年2月也访问了拉美。  当代国际关系中,如此密集的高层访问是罕见的。这无疑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越来越重视大洋彼岸的拉¬美。    拉美可成为中国重
2008年4月中旬,美国Atlas 5型火箭及欧洲Ariane 5型火箭相继实施商业发射,分别将美国大型移动通信卫星ICO G1、巴西新一代通信卫星Star One C2和越南首颗通信卫星Vinasat 1送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
一、走近科技馆科技馆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发达国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科技馆的建设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只有地质、石油、海生、盐业等专业性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章他走得那样的匆忙,留下的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清晨,浓雾拥抱着西北边城乌鲁木齐。杨夫岑伏案工作又是一个通宵。他猛然抬头仰视壁钟,记起今天要送老伴到空军医院实施胆
追命五锤是中国民间武术散手中重要拳法之一,是用简捷、凌厉的重拳攻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其技术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务求一击必中,运用得当,很具威力。一、夺命锤当双方对峙
目的:本文探讨超声对I型不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拟诊脂肪肝的患者经超声诊断及CT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追踪上级医院手术、穿刺结果,已获得确切的病理结果,25例
无线不压缩的HDTV,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线HDMI",即无线高分辨率数字多媒体接口(Wireless HDMI),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视频显示设备与视频源之间的连接方式,以无线的
期刊
一场场惨烈的角逐激动人心,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犹在眼前,作为拳迷,生逢2002是值得庆幸的事情。用央视的话叫"以拳击的名义见证历史"。但很不幸,我所喜欢的拳手却无一例外地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