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猫》是篇与学生的经验距离较远的文章,但教师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梳理情感变化和合作讨论引发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成了情感体验的场所,并迸发出思维的创造力。
【关键词】情感体验;课堂;思维;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猫》是一篇关于作者自我忏悔的文章。这篇文章离学生的年代较为久远。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如何读懂这样一篇“悲伤”之作,如何打通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亲近文本,感悟人物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一件考验教学智慧的事。
从这点出发,这个课例值得称道。戴老师让课堂成了情感共鸣的场所,让课堂成为思维活跃的场所,这是一堂获得情感体验并迸发创造力的语文课。
课堂导入的优劣是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关键。在复习导入中,戴老师导入上堂课所讲的三只猫对比表格,从表格的对比中抛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为什么最不讨人喜欢的第三只猫亡失了以后,我却难过得多”?她以情感的变化为切入,抓住了本堂课学习的要点,简明扼要地引出本课的重点。
如何才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接触及作者的心”。在品读、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在作者塑造小说人物“我”中,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相通,引起学习的共鸣,是语文教学的要点。戴老师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我”三次养猫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从语言的品读中,学生对“我”失猫的情感有了初步体验。学生从“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感受到小说中“我”的喜欢、快乐,然而“我”对第一只猫的爱也不是那么深厚,戴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文中“我”失猫后的心情是“一缕”的酸辛,“一缕”代表了酸辛的程度,表示主人公对第一只猫的感情或许还不够深厚。三妹的一句“我再向别处要一只给你”,不可言说地表明了第一只猫失去后是可替代的。即使是称为“同伴”的第二只猫也得不到“我”平等的对待,它只是“我”所爱的“东西”,处于被拥有的处境,处于从属的地位。经过层层情感梳理,学生了解到文中“我”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喜欢第一只猫获得快乐到失猫后的一缕酸辛,从爱第二只猫到怅然、愤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从漠视第三只猫到对第三只猫充满了内疚和忏悔。
而戴老师不仅仅限于语言的品读,梳理出文中“我”复杂的情感变化,而是深入挖掘“我”内心的不同疼痛,触及作者的内心。学生在朗读完文章最后四段、交流之后归纳出“我”产生的疼痛分为两种:一种是亡失心爱之物的疼痛,另一种是忏悔之痛,即心灵深处永远的伤痛。“我”内心疼痛的不同程度,使作者对失猫有了不同的领悟。正是这样的不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自省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标准。” 在感受“我”疼痛的情感体验后,戴老師抛出“我”和三妹是否真的爱猫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纷纷在课堂上交流。在交流完之后,学生发现:“我”和“三妹”爱猫,是因为猫可爱、有本领,对人“有利”,是有条件的,并不是真正的爱。当条件撤去,爱就不复存在了。
那么,谁是真正爱猫之人呢?戴老师从小说的出场人物“我”、妻子、三妹、母亲、二妹、李妈、张妈中选取了张妈这个角度,让学生在人物比较中深刻地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张妈对小猫的援助是不以“是否对人有利”为标准的,而是对于生命的怜惜,从而让学生明白了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我”对猫的爱是有条件的,而张妈对猫的爱却是无条件的。为什么“我”和张妈会有这样不同的态度呢?这是本堂课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戴老师从共情的角度出发,从张妈的身份地位出发,揭示出张妈和猫其实有着共同的命运,那就是他们属于不能辩诉的弱者。因而本文的主题思想显而易见,那就是张妈和猫是处于社会底层、无法逃脱亡失命运的人。在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戴老师引导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少一些私心与偏见,多一点宽容与公正。愿弱势群体拥有话语权,不再悲楚与沉默。
这堂课的所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由文而发,有感而发,在课堂上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有所领悟,有所得。
这是一堂情感的领悟课,孩子共享着作者的悲伤之痛;这是一堂智慧的生成课,孩子在相互交流中针锋相对。不同悟性的孩子像花儿一样,在这堂课中次第开放。文章瀚海,谁主沉浮?请共品一言,共话一情,共说一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佩弦.中国现代名家散文书系:叶圣陶散文(鉴赏版)[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黄冬梅,女,1983年生,福建省平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漳州第一中学二级教师。
(编辑:郭恒)
【关键词】情感体验;课堂;思维;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猫》是一篇关于作者自我忏悔的文章。这篇文章离学生的年代较为久远。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如何读懂这样一篇“悲伤”之作,如何打通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亲近文本,感悟人物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一件考验教学智慧的事。
从这点出发,这个课例值得称道。戴老师让课堂成了情感共鸣的场所,让课堂成为思维活跃的场所,这是一堂获得情感体验并迸发创造力的语文课。
课堂导入的优劣是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关键。在复习导入中,戴老师导入上堂课所讲的三只猫对比表格,从表格的对比中抛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为什么最不讨人喜欢的第三只猫亡失了以后,我却难过得多”?她以情感的变化为切入,抓住了本堂课学习的要点,简明扼要地引出本课的重点。
如何才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接触及作者的心”。在品读、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在作者塑造小说人物“我”中,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相通,引起学习的共鸣,是语文教学的要点。戴老师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我”三次养猫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从语言的品读中,学生对“我”失猫的情感有了初步体验。学生从“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感受到小说中“我”的喜欢、快乐,然而“我”对第一只猫的爱也不是那么深厚,戴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文中“我”失猫后的心情是“一缕”的酸辛,“一缕”代表了酸辛的程度,表示主人公对第一只猫的感情或许还不够深厚。三妹的一句“我再向别处要一只给你”,不可言说地表明了第一只猫失去后是可替代的。即使是称为“同伴”的第二只猫也得不到“我”平等的对待,它只是“我”所爱的“东西”,处于被拥有的处境,处于从属的地位。经过层层情感梳理,学生了解到文中“我”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喜欢第一只猫获得快乐到失猫后的一缕酸辛,从爱第二只猫到怅然、愤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从漠视第三只猫到对第三只猫充满了内疚和忏悔。
而戴老师不仅仅限于语言的品读,梳理出文中“我”复杂的情感变化,而是深入挖掘“我”内心的不同疼痛,触及作者的内心。学生在朗读完文章最后四段、交流之后归纳出“我”产生的疼痛分为两种:一种是亡失心爱之物的疼痛,另一种是忏悔之痛,即心灵深处永远的伤痛。“我”内心疼痛的不同程度,使作者对失猫有了不同的领悟。正是这样的不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自省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标准。” 在感受“我”疼痛的情感体验后,戴老師抛出“我”和三妹是否真的爱猫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纷纷在课堂上交流。在交流完之后,学生发现:“我”和“三妹”爱猫,是因为猫可爱、有本领,对人“有利”,是有条件的,并不是真正的爱。当条件撤去,爱就不复存在了。
那么,谁是真正爱猫之人呢?戴老师从小说的出场人物“我”、妻子、三妹、母亲、二妹、李妈、张妈中选取了张妈这个角度,让学生在人物比较中深刻地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张妈对小猫的援助是不以“是否对人有利”为标准的,而是对于生命的怜惜,从而让学生明白了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我”对猫的爱是有条件的,而张妈对猫的爱却是无条件的。为什么“我”和张妈会有这样不同的态度呢?这是本堂课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戴老师从共情的角度出发,从张妈的身份地位出发,揭示出张妈和猫其实有着共同的命运,那就是他们属于不能辩诉的弱者。因而本文的主题思想显而易见,那就是张妈和猫是处于社会底层、无法逃脱亡失命运的人。在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戴老师引导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少一些私心与偏见,多一点宽容与公正。愿弱势群体拥有话语权,不再悲楚与沉默。
这堂课的所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由文而发,有感而发,在课堂上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有所领悟,有所得。
这是一堂情感的领悟课,孩子共享着作者的悲伤之痛;这是一堂智慧的生成课,孩子在相互交流中针锋相对。不同悟性的孩子像花儿一样,在这堂课中次第开放。文章瀚海,谁主沉浮?请共品一言,共话一情,共说一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佩弦.中国现代名家散文书系:叶圣陶散文(鉴赏版)[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黄冬梅,女,1983年生,福建省平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漳州第一中学二级教师。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