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感悟尊重语文学习规律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重在感悟。新课程标准强调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怎样的阅读感悟才是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该如何推进阅读教学呢?笔者以为,阅读感悟应该具有深刻性。这种深刻性是在学生为主体自读自悟,教师为主导点拨引领的深度阅读过程中发生的。这种阅读感悟因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不同而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在具体的教学中随阅读的丰富循序渐进发展的。这种发展伴随“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刨根寻底,审问悟“仁”
  没有深刻的阅读感悟,阅读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发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水浒传》第九回,主要写了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面对挑衅三让(让言、让座、让武)洪教头,最后棒打洪教头的事。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形成鲜明对比,结构的巧妙构思,将林冲仁义、隐忍、智慧、艺强的英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文章内容的阅读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不成问题,重点是通过品味词句、联想对比、质疑引导等方法深度阅读文本,精准感悟英雄形象并铭刻于心。
  质疑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深刻感悟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质疑,将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阅读之窗,窥视到崭新的风景,进而让阅读有目的地往深层次发生、发展。
  文章开篇写到林冲向洪教头躬身施礼,传统的教学重点一般落在林冲“谦虚、礼让”的品质上。笔者想,作为五年级的孩子,林冲这一品质稍微读一读文字就能感悟到,停留在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是难以唤起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期待的。基于这一点,应将文本读厚。
  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抓住“躬身施礼”“起身让座”,进行了这样的追问:林冲对柴大官人礼让谦虚我们都认可,有没有必要对洪教头躬身施礼、起身让座呢?问题抛出,自然会激发另一种思维结果,那就是没有必要。继续追问:既然没有必要,林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从中你体会到怎样的人物特征?
  此时的理解,就不是一般意义的谦虚、有礼、大度了。这就是林冲字典里的“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仁”,仁爱一切人。这才是真正的林冲。
  由此及彼,慎思悟“忍”
  深刻地感悟一定需要反复地阅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效的反复阅读并不是一味的多读几遍,而是需要教师精到的点拨,到位的引导。当学生反复阅读而没有感悟地提升,当阅读遇到瓶颈,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对比考量,将会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境界。
  在阅读感悟文章第二自然段:林冲面对洪教头三次言语挑衅连说“不敢,不敢”这一内容时,学生自然也会联想到“谦虚”这一品质。但这样的感悟同样是没有深度的,是触摸不到人物的实质的。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具体写了洪教头的言语挑衅,而描写林冲就写了一句话四个字,用意何在?仅仅是谦虚是说不过去的。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谦虚”的深度,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地联想,让英雄好汉悉数登场,进行面对面比较。于是,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组块设问:①面对洪教头“何故厚待一个犯人”的挑衅,如果前面坐的是李逵,同学们猜想一下,会发生怎样的状况?而我们的林冲呢?②面对洪教头“骗吃骗喝”的挑衅,如果前面坐的是武松,又会发生怎样的状况?而我们的林冲呢?③面对洪教头“较量一下”的挑衅,我们的林冲却说了“不敢,不敢”。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想对林冲说什么?④面对洪教头没有底线的挑衅,李逵受不了,打虎英雄受不了,我们同学也受不了,可林冲呢?从中你体会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
  此时此刻,相信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再会轻易地停留在“谦虚”了,即使是谦虚也是常人无法达到的境界,那就是“忍”。通过由此及彼的阅读感悟,学生也许难以精准概括,这已经触摸到了林冲的本质——忍常人不能忍,这才是真正的林冲。真正的英雄或许都是大忍的。
  切磋琢磨,明辨悟“智”
  《水浒传》成为经典名著,其语言肯定有其独到的精妙之处。透过语言文字,揣摩文字背后的信息,将会进行真正有效的阅读感悟,激发学生向往经典的热情,发生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后的自然延伸——学生兴趣阅读。
  关于林冲智慧这一特征的感悟,文章很多内容都有写到。文字一眼就能阅读感悟的固然重要,但对人物形象的真正领悟往往在细节处,在不经意处。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深入阅读,切磋琢磨,方能感悟真谛,切实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和素养。而本篇文章,林冲真正刻入人心的智慧就藏在这样的细节之处。这也许是《水浒传》语言艺术的迷人之处。为此,重点围绕“林冲能不能赢?”这个问题,笔者组织了如下“原地踏步”式的教学:①出示文字: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②自由感悟:读了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了林冲怎样的英雄品质。受前面阅读的影响,从文字的表面,学生自然更多落在“谦虚、忍让”这样的感悟上。③质疑感悟一:仅仅是谦虚忍让吗?这一场比试林冲能不能赢?经过讨论,在明确柴进与洪教头师徒关系的基础上,林冲判断自己不能赢,否则是对柴进的不敬,所以他叫着说输了,以告知他人柴进有眼光找了个武艺高强的师傅。这符合林冲的性格,又隐含了其极高的智慧。④质疑感悟二:面对柴进的不依不饶,林冲到底能不能赢呢?他又是如何判断的。经过前面林冲富有智慧的表现,再一次讨论林冲的话,学生是能逐步感悟出林冲的言外之意的,那就是“要我真打真赢,行,解下木枷”。一个“就算”道尽了林冲的智慧。
  一两句简单的话,一两个阅读的细节,依托一次又一次的感悟,英雄不说透的“智慧”瞬间高大明朗,深刻铭记。这才是林冲的性格。
  相輔相成,笃行悟“艺”
  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日常教学中,笔者经常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或联系实际、或填补空白、或续写故事等,进行写作训练。一般来说,这样的写作有助于延伸学生个体的感悟,进而提升写作能力。但我们忽略的是:我们只将写作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很少考虑通过写作训练提升阅读感悟的深刻性。为进一步感悟林冲武艺高强这一内容时,我尝试通过写作训练来提升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刻性。
  首先,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抓住“一横”“一退”“一扫”这三个关键的动词,通过人物的阅读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林冲武艺高强这一基本特征。当然,停留在文本表面的感悟是无法烙印在学生内心的,学生是不会发出“哦”“真的”等这样由衷的顿悟之音。
  其次,走出文本。作者写林冲棒打就写了3个回合,用了3个动作。如果让你来发挥,你打算如何展现这激动人心的棒打场面?命题一经抛出,学生情绪激动,日常影视观摩、阅读积累的场景马上浮现眼前。加以丰富的想法,一个又一个棒打的场景,一幅又一幅英雄的画面在学生的笔尖流淌。组织交流时,学生绘声绘色。
  最后,回归文本。群情激昂中,笔者“冷冰冰”地问道:你们写得好,还是施耐庵写的好?顿时,课堂气氛马上凝固,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阅读感悟开始形成。看似平静的课堂,涌动着无限的思维火花。于是,随着“我好还是文本好”讨论地不断深入,即使个别学生还有个性解读,但文本“三招定胜负”的表达艺术和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已经深刻学生的脑海。让阅读成就写作,让写作反馈阅读,让深刻的阅读感悟生成在简单的文字背后,林冲的形象就在这样的阅读中深刻起来。
  阅读感悟的深刻性,让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多了一点思考,多了一份修炼,多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在不断的阅读中逐渐培养生成。《林冲棒打洪教头》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例,在追求深刻性中精准感知人物形象,提炼英雄特征。我们追求更宽的是课后的阅读延伸,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能以课堂为鉴,感知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典型,参悟名著的经典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进行职业教育公共课有效教学,并探索出不同门类课程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提高我国高职公共课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满足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具有综合能力较强、适应企业
随着时代的进步,股份制企业越来越多,本文对股份制企业的档案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分如下几部分论述:档案收集工作、档案开发与利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生于1883年,5岁时经金瓶掣签被认定为九世班禅呼毕勒罕。1913年4月,民国政府授予“致忠阐化”名号。因与达赖喇嘛关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炭材料中孔控制方面的发展情况,总结提出了炭材料的几种中孔控制技术;催化活化法、共混聚合物碳化法、有机凝胶碳化法和模板碳化法.
中越两国共有之渔业资源丰富的北部湾,一直存在着双边渔业纠纷问题,这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在20世纪50、60年代,中越两国通过友好协商,有效地管控了北部湾的
周肃清 (1905-1978),字一生,湖南益阳人,曾化名赵一生、赵如松、赵亦松。在苏联曾用名周叔琴、米先科·瓦西里·彼得罗维奇,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2月入党。他早年丧父,家境不佳,但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经亲友资助考入湖南名校长郡中学,与陈赓、萧劲光、曾三等为同窗好友。因成绩优良,1923年由乡里集资赴北平考入北大工学院,1926年8月投笔从戎赴广州参加革命。  周肃清是大革命时期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