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8年1月3日至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在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召开2007年度学术年会。会议的主题为“回顾与展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来自全国22个单位的60多名代表与会,重点回顾了30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思想转变、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重要问题。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3日至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在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召开2007年度学术年会。会议的主题为“回顾与展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来自全国22个单位的60多名代表与会,重点回顾了30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思想转变、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越来越需要组建创新学术团队,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攻关。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有着学科众多和人才汇集的优势,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和建立一批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研究,已成为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国家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愈益重视,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教师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相关的研究回顾显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向度研究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城市的标准、技术的角度来分析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情况还比较普遍;相关的实践现状表明,有关政策制度还没有充分利用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变动带来的机遇和空间,
本论文各章的内容及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第一章:导言。在分析背景的基础上,提炼出本研究的主要问题一职业教育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来考察职业教育制度的变迁?如何评价职业教育制度的效率?确定与研究主旨相适应的历史分析、社会学功能分析、经济学制度分析、国际比较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构成研究方案。第二章: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现代日本的高等教育经过近120年的发展,通过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日本高等教育.惊人的发展速度和社会适应性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作为核心部分的大学教育的教育质量,还表现于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的合理结构和分工统一、协调发展的整体功能。
20世纪20年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崛起、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在华传教士的分化成为教会大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这直接引发了教会大学的深刻变革。尽管过程极其复杂,但“巴顿调查团”提出的“更加有效率、更加基督化、更加中国化”的目标成为这场变革的主要诉求。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第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性是地方高校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因此,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与社会稳定。第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路是:改革高等教育,畅通就业渠道;强调各类高校应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即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办学主体多元化,即在坚持以国家办学为主,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论文共五章。第一章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历史沿革、一元办学的特点及其弊端,
论文由六章展开。第一章分析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对历史的继承;主要对历史上“彼得一世-叶卡特琳娜一世”和“列宁-斯大林”这两个巨变而又富有影响的历史时期,在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的作法与思维方面进行梳理和提炼;从中找出变革高等教育体制前的状况,如对高等教育实行意识形态控制,对高等教育实行行业部门管理,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计划性对口培养,对工科高等教育的政策倾斜等等。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过分介入。
当前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做出迅速反应,而高校的学生构成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也日益多样化。高等学校必须开发更具有弹性、灵巧、敏感和切合实际的学位课程,设计出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项目;要深化改革,使高等学校的教师、职员和学生能与商业、政府和民众团体结成伙伴,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对象涉及师范生、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非教育职业的大众。就针对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学教育而言,需要以时代为背景,确立教师立场和实践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激发教育学之趣,引发教育学之需,形成教育学之养,养成教育学之眼,培养教育学之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