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存在问题,详细阐述了后浇带施工工艺,重点对如何防止后浇带施工缝渗水做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 后浇带 高层建筑 渗水
1前言
在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较为复杂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往往通过设置后浇带来消除因温度变形或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因其厚度大、钢筋密,使其工作既耗对费工,又不易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成为地下室施工中的一大难点。
2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存在问题
(1)底板后浇带常常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截面受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
(2)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中进行凿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会凿破板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还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随着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个别工程先后反复清理、隐蔽检查多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3原因分析
(1)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最低洼处,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
(2)后浇等待的时间长(伸缩后浇带不少于42d,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之后封闭,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清理维护工作量大,费用高。因疏忽维护而使之成为积水池、垃圾坑。
(3)管理手段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后浇带到期准备封闭时,因清理作业条件困难。不愿作大的清理投入,忽视质量,草率了事。
(4)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排渣、清淤问题考虑不充分,没有设计排水、排渣通道,污水、杂物落人后,不能够顺利排出,积淀成害。尤其是在横穿后浇带的地梁位置,形成深深的泥水渣池,密集的地梁下部钢筋被埋在很深的沉积物中,清理条件极其困难。
(5)防水保护层上没有设置隔离层,剔凿后浇带中混凝土、砂浆废渣时,凿破板底防水保护层,损坏防水层。
(6)后浇带止水构造设计不当。有些设计者将中埋式止水钢板设计成向下弯折的形状,这是错误的,向下弯折的止水钢板并不能盖住上升的水流,反而会给清理工作造成障碍,使钢板下侧难以清理完善;同时,后浇混凝土时,下折的钢板又会聚集气体使混凝土不能充实.形成混凝土缺陷。所以.中埋式钢板止水节点设计时.应将止水钢板向上弯折才是正确的作法。既可以实现钢板的止水功能.又避免了使钢板下侧形成混凝土空洞。
(7)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封堵材料安装使用不当。例如:将钢丝网揉成团状进行塞堵、将快易收口网重叠起来使用等,都会使施工缝形成疏松混凝土,难以凿剔出密实的混凝土面,而造成混凝土缺陷,成为渗漏通道及结构薄弱带。
3后浇带施工工艺
3.1 后浇带的留设要求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设置在建筑物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留设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宜设置在柱与柱三等分的中部范围内,且要避开基础承台位置。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800mm,同时考虑方便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3.2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
沉降后浇带内的钢筋应贯通;对于收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以避免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受到约束产生应力出现开裂。对钢筋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按要求焊接好,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同时由于后浇带宽度较小,断开位置上的钢筋应符合规范内“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的规定。
3.3 地下室后浇带的模板
由于地下室底板、墙板混凝土较厚和配筋比较密,不利于普通模板支模。因此,在后浇带内部两侧面采用永久性模板“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有以下几个特点:力学性能好,受侧压力小;直接观察浇筑过程;自重轻,运输和安装方便;优化工艺,增加抗剪界面;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适应分段浇筑混凝土;套搪及裁剪操作简便。在浇筑混凝土后快易收口网一直嵌在混凝土内,模板表面呈波纹状。使混凝土浆通过模板的每个孔隙渗出,形成一个波纹状的表面。便于两次浇筑混凝土产生最佳粘结效果。
3.5 后浇带底板的施工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板筋一般为厚板筋的双倍数量,因后浇带板底筋数量多,给后浇带砼施工前的清洗工作带来困难,为了方便后浇带板底筋的清洗,避免板筋长期受积水的浸泡,后浇带底板必须预先进行施工处理。
充分利用后浇带地梁梁底加深部位作为后浇带板的集水坑,在后浇带底板面上做1%o的坡度使底板积水能流入地梁底,及时排水避免了因后浇带底板积水而腐蚀板底钢筋。
4防止后浇带施工缝渗水
后浇带是地下室抗渗的薄弱环节,如果施工时不注意或没有采用正确的防水措施,日后容易出现渗漏水情况。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地下室后浇带封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已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并加入适最的UEA膨胀剂。
(2)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在垫层上施工与地下室防水做法相同的防水层(应宽出后浇带两侧各300mm),与地下室底板先做的防水层连接,以增强抗渗效果,阻止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地下室的降水一般要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和达到一定的强度,以防止底板周围地下水流入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500mm处,增设宽60mm、高300mm的挡水墙,墙壁两侧做防水层(防水层做法应与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相同)。
(3)墙板的防水处理。为了使外墙能及时回填土方,可在外墙后浇带外砌筑240mm或370mm厚实心砖墙做为挡土墙,保护后浇带结构,如地下水丰富,砖墙表面可施工一层卷材防水或抹防水砂浆。
(4)施工阶段的防水,在后浇带施工时,为提高后浇带处的防水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考虑施工缝的形状(直缝、阶梯缝),设置止水带(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条)或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洗,施工缝表面涂刷一定厚度的界面处理剂, 在新浇混凝土浇筑前铺50mm厚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减石子的砂浆,浇筑新混凝土时充分振捣。
5结束语
后浇带在地下工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地下室砼温度应力收缩变形超过砼极限延伸率时,或温度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当时砼的抗拉强度时,砼会出现裂缝。这是地下室设置后浇带的主要原因。为防止砼裂缝产生而影响使用功能,可以依据“先放后抗” 的原则设置后浇带,也可以将先施工橡胶止水带的方法应用改进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中去。
关键词:地下室 后浇带 高层建筑 渗水
1前言
在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较为复杂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往往通过设置后浇带来消除因温度变形或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因其厚度大、钢筋密,使其工作既耗对费工,又不易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成为地下室施工中的一大难点。
2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存在问题
(1)底板后浇带常常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截面受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
(2)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中进行凿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会凿破板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还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随着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个别工程先后反复清理、隐蔽检查多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3原因分析
(1)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最低洼处,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
(2)后浇等待的时间长(伸缩后浇带不少于42d,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之后封闭,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清理维护工作量大,费用高。因疏忽维护而使之成为积水池、垃圾坑。
(3)管理手段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后浇带到期准备封闭时,因清理作业条件困难。不愿作大的清理投入,忽视质量,草率了事。
(4)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排渣、清淤问题考虑不充分,没有设计排水、排渣通道,污水、杂物落人后,不能够顺利排出,积淀成害。尤其是在横穿后浇带的地梁位置,形成深深的泥水渣池,密集的地梁下部钢筋被埋在很深的沉积物中,清理条件极其困难。
(5)防水保护层上没有设置隔离层,剔凿后浇带中混凝土、砂浆废渣时,凿破板底防水保护层,损坏防水层。
(6)后浇带止水构造设计不当。有些设计者将中埋式止水钢板设计成向下弯折的形状,这是错误的,向下弯折的止水钢板并不能盖住上升的水流,反而会给清理工作造成障碍,使钢板下侧难以清理完善;同时,后浇混凝土时,下折的钢板又会聚集气体使混凝土不能充实.形成混凝土缺陷。所以.中埋式钢板止水节点设计时.应将止水钢板向上弯折才是正确的作法。既可以实现钢板的止水功能.又避免了使钢板下侧形成混凝土空洞。
(7)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封堵材料安装使用不当。例如:将钢丝网揉成团状进行塞堵、将快易收口网重叠起来使用等,都会使施工缝形成疏松混凝土,难以凿剔出密实的混凝土面,而造成混凝土缺陷,成为渗漏通道及结构薄弱带。
3后浇带施工工艺
3.1 后浇带的留设要求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设置在建筑物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留设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宜设置在柱与柱三等分的中部范围内,且要避开基础承台位置。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800mm,同时考虑方便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3.2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
沉降后浇带内的钢筋应贯通;对于收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以避免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受到约束产生应力出现开裂。对钢筋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按要求焊接好,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同时由于后浇带宽度较小,断开位置上的钢筋应符合规范内“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的规定。
3.3 地下室后浇带的模板
由于地下室底板、墙板混凝土较厚和配筋比较密,不利于普通模板支模。因此,在后浇带内部两侧面采用永久性模板“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有以下几个特点:力学性能好,受侧压力小;直接观察浇筑过程;自重轻,运输和安装方便;优化工艺,增加抗剪界面;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适应分段浇筑混凝土;套搪及裁剪操作简便。在浇筑混凝土后快易收口网一直嵌在混凝土内,模板表面呈波纹状。使混凝土浆通过模板的每个孔隙渗出,形成一个波纹状的表面。便于两次浇筑混凝土产生最佳粘结效果。
3.5 后浇带底板的施工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板筋一般为厚板筋的双倍数量,因后浇带板底筋数量多,给后浇带砼施工前的清洗工作带来困难,为了方便后浇带板底筋的清洗,避免板筋长期受积水的浸泡,后浇带底板必须预先进行施工处理。
充分利用后浇带地梁梁底加深部位作为后浇带板的集水坑,在后浇带底板面上做1%o的坡度使底板积水能流入地梁底,及时排水避免了因后浇带底板积水而腐蚀板底钢筋。
4防止后浇带施工缝渗水
后浇带是地下室抗渗的薄弱环节,如果施工时不注意或没有采用正确的防水措施,日后容易出现渗漏水情况。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地下室后浇带封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已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并加入适最的UEA膨胀剂。
(2)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在垫层上施工与地下室防水做法相同的防水层(应宽出后浇带两侧各300mm),与地下室底板先做的防水层连接,以增强抗渗效果,阻止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地下室的降水一般要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和达到一定的强度,以防止底板周围地下水流入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500mm处,增设宽60mm、高300mm的挡水墙,墙壁两侧做防水层(防水层做法应与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相同)。
(3)墙板的防水处理。为了使外墙能及时回填土方,可在外墙后浇带外砌筑240mm或370mm厚实心砖墙做为挡土墙,保护后浇带结构,如地下水丰富,砖墙表面可施工一层卷材防水或抹防水砂浆。
(4)施工阶段的防水,在后浇带施工时,为提高后浇带处的防水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考虑施工缝的形状(直缝、阶梯缝),设置止水带(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条)或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洗,施工缝表面涂刷一定厚度的界面处理剂, 在新浇混凝土浇筑前铺50mm厚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减石子的砂浆,浇筑新混凝土时充分振捣。
5结束语
后浇带在地下工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地下室砼温度应力收缩变形超过砼极限延伸率时,或温度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当时砼的抗拉强度时,砼会出现裂缝。这是地下室设置后浇带的主要原因。为防止砼裂缝产生而影响使用功能,可以依据“先放后抗” 的原则设置后浇带,也可以将先施工橡胶止水带的方法应用改进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