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教学实践的积极作用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各种操作实践,学生可以丰富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使用习来提高数学课程的质量,积极改进传统的预习策略,消除学生的焦虑,简化学习活动。对于学习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让学生始终对预习活动保持积极性,让预习成为打破滞后课堂的工具。
关键词:预习,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预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增强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强大的信心。数学课程非常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各种生活技能。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教师需要应用适宜的预习教学设计,才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并且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预习的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投入学习中。
一、 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熟悉课本习题是预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顺利的了解课本中的习题以及基本运算方法,才能够在预习过程当中扫清首要障碍,为学习数学运算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前预习活动当中,应该做到对新知识的初步了解,寻求新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对于其中不理解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另外,学生还应该对旧知识进行不断的复习与巩固,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预习新知识时,要回想相关的旧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让知识能够更加系统化。
例如,学习小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出发运算法则、分数约分等概念融合进来,让学生对整数除法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预习的效果,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有详细的预习方案,是学生能够有计划地进行预习。首先可以利用习题开展预习指的是将课本内的知识点通过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预习。其次可以定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也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其按照一定的顺序完善结构,列出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指引下预习。
二、 指导学生科学开展预习活动
预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第一,培养学生预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预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断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完成预习。教师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方法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特点,比方说可以在下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而在再次上课之前进行比赛,看哪个学生读的最好。第二,指导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很多小学生在数学预习方面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在预习时往往十分盲目,不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于是教师要告诉学生预习目标与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让学生可以更加扎实和有针对性的完成课程预习。第三,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小学生在方法总结和知识学习方面都没有章法,在预习方面也没有一定的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善于向他人求教和提问,也就是将预习当中获得的疑问进行归纳总结,寻求父母或他人帮助,或者是到课堂当中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三、 利用小组合作突破预习问题
合作学习策略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学习方案,在教学改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十几年来教学改革中最为成功和重要的探索成果。在新课程改革中同样也大力提倡学习合作,指导学生利用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沟通互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实现学会、会学与乐学。合作性的预习活动符合合作教学的先进观念,同时也能够在思想以及能力方面起到互相推动和共同支持的作用。合作性预习能够让学生及时交流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困难,密切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差异化角度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利用高效的预习活动,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能更加主动积极,集中注意力,保证听课质量。而且预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完成读书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并利用小组合作突破预习问题。
学生在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将预习转变为学生自觉性的行为。运用竞争性预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尽快树立预习意识,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这是很重要的。
四、 如何开展预习活动、提高预习效率
(一)实践操作开展预习
实践操作进行预习是针对部分以公式推导的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这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真知,可以采取移、量、观察、比较以及拼等活动,对新知识进行体验。由于动手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就需要首先对教材了解更加透彻,了解实践中应该掌握的方法、材料等,课前就要准备好。学生通过实践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有助于其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
(二)温故知新开展预习
温故知新开展预习有助于巩固新旧知识的联系。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初步及更加深刻的认识,将新知识中的疑点归纳出来,另外也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巩固。温故知新的预习方式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新知识能够更加系统化,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知。
五、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一)初读教材,掌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
(二)重点思考,标注教材的疑难之处
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
六、 总结
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以及正确预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艳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J].新课程,2016(1).
[2]于雷.浅议“课前预习”与“当堂检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作者简介:
高阳,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预习,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预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增强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强大的信心。数学课程非常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各种生活技能。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教师需要应用适宜的预习教学设计,才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并且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预习的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投入学习中。
一、 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熟悉课本习题是预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顺利的了解课本中的习题以及基本运算方法,才能够在预习过程当中扫清首要障碍,为学习数学运算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前预习活动当中,应该做到对新知识的初步了解,寻求新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对于其中不理解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另外,学生还应该对旧知识进行不断的复习与巩固,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预习新知识时,要回想相关的旧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让知识能够更加系统化。
例如,学习小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出发运算法则、分数约分等概念融合进来,让学生对整数除法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预习的效果,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有详细的预习方案,是学生能够有计划地进行预习。首先可以利用习题开展预习指的是将课本内的知识点通过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预习。其次可以定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也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其按照一定的顺序完善结构,列出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指引下预习。
二、 指导学生科学开展预习活动
预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第一,培养学生预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预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断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完成预习。教师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方法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特点,比方说可以在下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而在再次上课之前进行比赛,看哪个学生读的最好。第二,指导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很多小学生在数学预习方面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在预习时往往十分盲目,不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于是教师要告诉学生预习目标与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让学生可以更加扎实和有针对性的完成课程预习。第三,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小学生在方法总结和知识学习方面都没有章法,在预习方面也没有一定的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善于向他人求教和提问,也就是将预习当中获得的疑问进行归纳总结,寻求父母或他人帮助,或者是到课堂当中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三、 利用小组合作突破预习问题
合作学习策略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学习方案,在教学改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十几年来教学改革中最为成功和重要的探索成果。在新课程改革中同样也大力提倡学习合作,指导学生利用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沟通互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实现学会、会学与乐学。合作性的预习活动符合合作教学的先进观念,同时也能够在思想以及能力方面起到互相推动和共同支持的作用。合作性预习能够让学生及时交流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困难,密切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差异化角度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利用高效的预习活动,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能更加主动积极,集中注意力,保证听课质量。而且预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完成读书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并利用小组合作突破预习问题。
学生在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将预习转变为学生自觉性的行为。运用竞争性预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尽快树立预习意识,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这是很重要的。
四、 如何开展预习活动、提高预习效率
(一)实践操作开展预习
实践操作进行预习是针对部分以公式推导的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这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真知,可以采取移、量、观察、比较以及拼等活动,对新知识进行体验。由于动手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就需要首先对教材了解更加透彻,了解实践中应该掌握的方法、材料等,课前就要准备好。学生通过实践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有助于其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
(二)温故知新开展预习
温故知新开展预习有助于巩固新旧知识的联系。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初步及更加深刻的认识,将新知识中的疑点归纳出来,另外也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巩固。温故知新的预习方式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新知识能够更加系统化,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知。
五、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一)初读教材,掌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
(二)重点思考,标注教材的疑难之处
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
六、 总结
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以及正确预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艳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J].新课程,2016(1).
[2]于雷.浅议“课前预习”与“当堂检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作者简介:
高阳,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