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创建和谐课堂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gq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然而,在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不和谐的音符:相当一部分学生或不为教师所动、或不为教材所动、或不为同学所动,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静听的“零思维”状态:课堂上他们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和体验,同学朗读、表演、合作等等一切都似乎与他们无关,没有思维的意识与努力,事实上他们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奴隶。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进程中,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上,我们应该关注“零思考”现象、关注这些弱势学生。
  
  一、变“评价失策”为“相机诱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给学生,只要学生能自己动口表述或评价的,教师就不应该去替代或包办,即使发生错误,也要相信其他学生完全有能力帮其找出错误原因并纠正。“课堂就是允许人出错的地方”。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负有引导的责任,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诸如“你读得不错,但如果声音再大些会更好”“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这些语重心长的引导,比盲目的“很好!对极了!”更有益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 《生命的林子》一课时,有学生对教材的观点提出质疑:“灌木成为薪柴,薪柴还可以烧,就好像我们人可以做各种不同的工作呀,怎么说灌木就没有作用呢?”此时教师并没有强制学生认同自己和教材,而是在肯定这名这生的独特见解之后,相机地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学生经过多次的阅读、讨论、反馈,终于得出:一棵树木的作用不仅仅是作薪柴来烧,还应该有更大的作用,就好像我们人一样,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二、变“合作失当”为“互助互动”
  
  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照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和谐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月亮湾》一课时片段:
  师:现在开始合作学习。小组自学:你认为月亮湾哪些地方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找出来,小组内相互交流。(学生小组自学。)
  众生交流(学生说得比较片面,只讲了一个方面)。
  师:同学们真正的月亮湾可比你们说得要美得多啦!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美丽的月亮湾,来学习这篇课文——
  教学接近尾声:
  师:你们觉得月亮湾美么?现在,你们都是月亮湾的小导游、小村民,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吗?
  生(众):愿!
  师:老师有一个建议,小组内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用什么方式来介绍,要让每一位同学 都能做上月亮湾的主人。
  众生分工、合作、交流,……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在课内的两次生生合作、交流,真正做到了在合作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真正实现了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学习水平,最终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变“情感失落”为“主体尊重”
  
  众所周知,个性,作为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综合体,它包括智力、兴趣、动机、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精神力量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课堂正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场所。然而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一声呵斥“把手举好”,无疑是一盆冷水,把学生浇了个透心凉;教师的一声呵斥,多么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一声声呵斥下,学生连最基本的心理安全和人格尊重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主体,说什么主动,激什么思维,求什么发展?
  其实类似上述案例这样的情景在现在的课堂中比比皆是,面对这样现象,许多教师都是无奈摇摇头。固然,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学习热情让人感到兴奋,但他们却没有学会怎样倾听同学的发言、欣赏同学的表现又让我们感到更多的不安。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让学生拓展思维、活跃参与又避免热情过头、课堂失控或者严控课堂、主体缺失呢?
  笔者认为,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以暗示,我们应引导学生明白,学会倾听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尊重,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从而让学生学会“倾听”、自觉的“倾听”。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前,应该提出一些倾听别人谈话的要求,暗示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我们可以对学生说:别的同学在表演时,你既是师傅又是徒弟;当你做师傅这一角色时,你听一听,他们的表演中是不是有错误之处;做徒弟这一角色时,你再听一听,他们的对话中是否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要看一看谁做师傅、徒弟最棒。在教师富有启迪意义的话语下,学生在听的时候自然会格外认真、格外用心,因为他们都想成为老师所赞扬的“有教养的人”。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行为具有反复性,教师在课堂一旦发现学生又出现不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行为,还要再次用自己的目光、动作等给他们以暗示,做到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引导学生自觉倾听,逐渐的让“倾听”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常规行为。活动结束时,教师除引导学生对表演者给予评价外,还应该对倾听者、欣赏者进行评价,让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参与表演,但并没有被老师和同学忘记,并没有被挡在学习的大门之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别人的关注是多么的重要,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因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呢?  一、研读新课标,转变教育观念  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
期刊
对于政治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长期以来给学生留下索然无味的感受。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政治教学?    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增强参与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宽松、和谐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明确目标,改进教法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
期刊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就必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就不得不去思考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性与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地进行整合这个问题。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初中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倍受非议。“少慢差费”是语文教学状况的形象描述,“误尽苍生”让广大语文教师无法抬头。虽说这样评价语文教学有失公允,但扪心自问,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又教给学生什么了?无非是应试技巧,无非是架空分析,诸如此类,这难道都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过错?这样说恐怕也过于偏激。客观地说,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喋喋不休地大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意义争论,都影响和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期刊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鲁迅的思想博大渊深,其文出神入化。重视鲁迅作品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素质有重要的作用。鲁迅所处的时代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加上鲁迅作品的文言成分较浓,思想意蕴比较隐晦等,因此,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审视这位文豪,为学生开辟一条认识鲁迅的道路。鲁迅作品的高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多次谈到激情在创作中的作用。“我们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必须去叙述的,决不是使他无动于衷和可以缄口不谈的事物,应该是他不能不说和热爱着的事物”。为了进一步印证激情在创作中的作用,特意找来《世界100位作家谈写作》,从头到尾只找到两位作家直接提到“激情”对他(她)的作用。其中阿根廷小说家阿道夫维奥埃卡扎雷斯说到:“创作
期刊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课堂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的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实现宏观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课堂提问能有效组织和检查教学。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可以短线即时反馈了解教学双方的情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对原有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新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借以评价教学效果,并对以后的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效。学生
期刊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数学教学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