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4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政治不断的民主化,相应的我们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最基本的小学教育来说,小学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这就对一些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方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许多高校的相关课程也做了相应的规划和变动,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適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变化。我主要以小学语文为例谈谈我的看法,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同仁可以给我一些建议,求同存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语文课程设计
  一、 小学语文教育理念与发展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上个世纪末,我国教育部门针对小学语文教育颁发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必须掌握两千多个汉字;可以对拼音音节进行正确拼读,甚至是直呼音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准确掌握中心思想;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写作能力。
  在新世纪初,我国教育部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整改,并对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进行了规范。首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语文教学中,说、听课程取向发生了较大转变;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行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锻炼语感并感知文章整体思想;再次,对学生的语言积累给予了高度重视;然后,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取缔,改为开展课外活动;最后,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应强调综合性学习
  在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时,不仅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的需求,还要对语文课程发展进行准确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必须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概念。语文学习需要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消除学校、学科以及课堂教育的限制性,实施综合性学习,符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学科具有多样性,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次,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最后,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综合性学习有利于语文教学实现个性化与多学科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与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综合性学习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强化。语文课程结构有两方面的变革,首先,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语文课程不断创新与发展;其次,随着人类科研活动以及生存活动经验的增加,人类对语文课程认知也在不断变化,例如,设计理念、内容理解等。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员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对语文课程特点进行充分考虑,还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个性特点。
  三、基于教学新理念,课程设计的发展
  教学理念的革新要求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遵循“术有专攻、综合发展”的理念对授课模式进行创新与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员在设置课程过程中,要对课程进行分类处理,本文将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两类,分别是基础课程、中文课程,中文课程的具体授课对象为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本文便是以中文课程设置为主要研究对象。
  1.基础必修课程
  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开始设立必修与选修课程,具体的必修课程有,中国文学、写作、儿童文学等等。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它重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因此通过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为高校学生今后步入教育行业打好基础。设立文学课程,有利于使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同时中外文学的对比,也可以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
  2.应用性较强课程
  应用性专业必修课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制作多媒体课件、书写、班级管理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遵照新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技能,还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从而丰富自身科学知识,提高设计技能。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合作精神。除此之外,多媒体新颖的知识传递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知识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巩固。新教育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能力,拓展知识获取渠道,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帮助其掌握终生学习技能,实现综合发展,进行更好的从事于小学语文教育。
  3.选修类课程
  选修类课程涵盖面非常广,例如,汉字学概论、口语交际、朗读艺术等,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学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师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可以说是我国新设立的一个专业,目前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政策与制度对其支持的力度,我相信,这一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中,教育事业更加突出,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妃、卢明德.从传统中师修辞教学看小教专业学科课程建设[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吴登云.关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的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2期
  [3]李永妃.关于小教专业基础写作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兼谈新近出版的几部教材的缺憾[J].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实行过程中,一些教学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枯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然后通过讲解分析,才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被巩固,只有通过学生大量的做题才能检验教学效果。就当前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高
期刊
一、小组的架构rn圣经上小组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实这是任何组织的最基本架构,对此,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rn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改革课堂模式,改造课堂教学,进行价值本位的有效转移,即从以知识、技能为本转移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生命活力和生命的光彩。也就是要求由过去强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转为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段练、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就要求现在的高中思政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让学生逐渐喜欢语文,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成果很不理想,究其根源是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低,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学生对语文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感性与个性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对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以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应该立足于课内,放眼于课外,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寻求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联系,全面打通课内外阅读的渠道。在实践中,我对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研究,下面就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探索。  一、课内指导方法,学会阅读  如果说课内阅读主要是指导“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则是“博览”;显然,课内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更需要学生在课外博览群书中去运用和发展这种能力,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
期刊
摘 要:传统的高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对地理学科都不予以重视,使得地理教学一度处于发展低谷。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也吹遍了高中教学的每个角落,地理人才的培养也是社会与教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互动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能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互动式  高中地理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步,也在顺势提高。教学中要紧
期刊
摘 要:高中教育是广泛接受各类知识体系的阶段,虽然其形式可以看作是义务教育的延续,但教育目的有本质的不同。从教育类型来看,高中教育属于中等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范围的广泛性,研究各类知识的原理与本质。本文中笔者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现状,提出研究型学习的重要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育;化学教育;化学学习;学习探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对研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是当前教学改革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课改实践中,结合学校的教学改革,我尝试了“问题导学,三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自学、合学、展学三学合一的小组合作方式为载体;达到生本愉悦、高效课堂
摘 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体现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体现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句子结构,语法以及文章内容时往往局限于课本,单调、枯燥无味。学生往往不想学习,或者是不爱学习。教育学家认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一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如何培养创造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