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体育课团队精神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需要互相帮助的游戏时,学生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就一览无余。体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活动具有非常强的集体性,从体育课的一些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体直接交流、合作以及交际等能力的差异,体育学科在培养团队精神上有着绝对的优势,笔者简单例举自己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
  关键词:归属感;从众心理;获得认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41-1
  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如今的小学生近九成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家中成堆的玩具就是父母对他们爱的见证,但是他们都很孤独,没有玩伴,就是上学后也只有在校的时间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不过还是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散学后就又各自回到各自的家中,最多就看看电视、电脑,因此他们都比较自私,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与合作。
  然而,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小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到以后学习、生活。如果从小就具备团队精神,将利于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团结协作,形成敢于竞争的健全人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竞技体育的优势,创设一些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发挥特长、培养感情等,关键是在合作中凝聚团队精神。下面简单例举我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
  一、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心理
  什么是归属感?说白了就是自己要具备属于一个团体的感觉,学生在学校里从小的方面看属于一个班级,从大的方面看属于学生所在的学校,走出社会后,他们就属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这个大的团体,生活在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归属感。归属感的产生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每个生活在团体中的人都渴望在团体中好好表现,并让团体中的其他人承认自己的能力、才华等,觉得自己在团体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归属感心理是每个正常的学生都具备的,所以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团体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群体中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互相激励等,让归属感心理在团体中产生积极的效应,学生在教师组织的任何团体活动中都拥有很强的凝聚力。如我校每个班上都有一部分外来的员工子女,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稍稍落后的地区,他们的见识和原有的知识水平都比较欠缺,随父母远走他乡后,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一度孤单、失落,他们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所以这部分学生在群体中总是沉默寡言,自我封闭。所以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总会身先士卒,主动走进外来学生群体,手把手地帮助这些孩子,对他们是多表扬,多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们也尝试着帮助这些外来员工的子女,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和信任很快就让这群外地孩子产生了归属感,融入班集体,和其他同学一起幸福成长。
  二、发挥从众心理的优势
  一个无论在大群体还是在小群体中生活的人,在自己的行动或者认知上总会不由自主地和大多数人一样,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从众心理。每个小学生在家中都是独苗苗,他们的言行总或多或多少地收到家长的袒护,所以他们在家中总会滋生一些坏的习惯。但是这些独苗苗一旦进入班级后,大家就属于一个集体,学生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监督和影响,慢慢地他们的行为就会从众。根据学生的这一从众心理,体育教师一定要发挥其优势,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练习中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惰,消极地应付教师的训练,动作一丁点儿都不到位。看到这种现象我没有和其他老师一样将这个学生喊出队伍,让其站在边上看别人训练,这种方法属于变相体罚而且达不到改善的效果,还容易促使学生和老师对着干。我根据学生的从众心理,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比赛,规范完成任务的及时奖励,表现差的小组继续训练,我发现此招效果很好,为了自己的小组得到老师的奖励,为了自己不拖小组的后腿,那些不想好好练习的学生形势所迫,只能“从众”,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相互鼓励,相互督促。
  三、教师要获得学生的认同
  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我校一个语文老师不是什么优秀老师,但是他特别的关爱学生,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也就是这位老师得到了班级学生的认同,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体育老师一般都是在室外上课,在很大的空间里发号施令,如果学生不认同老师就会导致课堂松散,学生懒散。所以体育教师更加应该弯下腰来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学生把你也当做他们的“哥们”,学生就会对你言听计从,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作用很大,可以营造轻松的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但是,培养团队精神不能流于形式,且不是朝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努力实践,付出很多的辛劳才能让学生领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一) 解放以来,我局在进行城市基本建设中,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文件材料。这些材料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它的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加以管理,给工作带来一些损失。
澳门是孙中山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重要基地。孙中山于 1 866年诞生在距澳门仅 3 7公里的香山县翠亨村 ,少年时代常随父兄往返于香山与澳门间。在
本文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分析方法,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同时又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内在联系,以及如
我喂养过许多小动物,有活泼的小鸡,有胆小的乌龟,有乖巧的小狗……其中最让我喜爱的是两只小鹦鹉。  鹦鹉的身体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嘴巴火红火红的,像一把带钩的弯刀,坚硬无比。它们的眼睛黑溜溜的,透亮灵活。眼睛外面有一圈白色的眼睑,像戴着一副白色的眼镜,可有趣了。最漂亮的要数它们的羽毛了,鹦鹉头上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像戴着一顶赤褐色的帽子。脖子上的羽毛是黄色的,像一条黄色的围巾,上面绣满红色的条纹。
More and more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have been used to achieve various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distributed systems in the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However cr
病毒性脑炎在儿科为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笔者对2000.4—2000.7间部分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穿琥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当下是供应链管理的时代。传统的物资采购单纯地追求供应商竞争的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近年,由于政策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
在《灰椋鸟》一文中,灰椋鸟“归林”的“热闹”的场景感染了作者,让作者对其印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源于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笔者立足生命,对课文进行了解读。  一、紧扣场面,感知生命的壮观  从课文中可知,作者一开始对灰椋鸟的印象并不好,这从“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一句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后来作者对灰椋鸟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在林场上空看到了无数的灰椋鸟
在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全球化的方式疾速奔跑时,紧张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让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一连串共性与个性的变化。许多人在追求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认同感的同时,经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要亲口对妈妈说出“我爱你”。可我却觉得很不好意思,怎么办好呢?  妈妈晚上加班,我一人在家闲得无聊,正巧电视上在播一档美食节目,介绍“翡翠龙眼”的做法。看着看着我心动了——我可以学着做出这道菜,等妈妈加班回来向她“一表爱意”。我为这个“金点子”兴奋着,赶紧准备材料跟着电视一步步做起来……  真是眼巧手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总算照葫芦画瓢做好了,我沉浸在“大厨”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