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场域下抗美援朝影视剧的审美价值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抗美援朝影视剧再掀收视热潮.大众之所以喜爱这些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从思想价值上看,因为它们具有精神内涵之美,即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从形象塑造上看,过去耳熟能详的一批英雄形象通过艺术再现,形成了群体复合形象,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从艺术表现上看,不同时期的抗美援朝影视作品有不同的风格,镜像艺术的冲击力,使观众多元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些艺术追求,正是抗美援朝影视剧的审美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中国西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建构起西部电影神话.兴盛于20世纪50年代的神话批评,经由弗雷泽、弗莱等人的发展,融合人类学、心理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成为电影批评的重
研究印度尼西亚电影(以下简称为印尼电影)文化,必须意识到它复杂的政治历史背景、国家文化、民族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印尼电影文化与以上内容的关联超越了一门艺术的基本存在,
无论是执机还是担任摄影指导,摄影师赵小丁电影作品中的空镜头都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本文从三个方面尝试了概括:一是空镜头的色彩有强烈的辨识度,视觉冲击强烈,配合恰当的
“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阶级分析的二分法形成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和藩篱亟待突破.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简称“广影”)郭宝昌导演的作品《雾界》开启了生态叙
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位置,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鲜明的“为人民”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对“人民电影”与“人民艺术美学”的孜孜追求,在艺
迄今为止,“刺秦”题材电影主要以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周晓文的《秦颂》,以及张艺谋的《英雄》最为知名.这几部电影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显现出了新历史主义的美学风格.
春节档历来受到电影工作者重视,春节档电影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竞争日趋激烈.文章以2021年春节假期的《你好,李焕英》等七部影片为例,探讨了春节档电影创作特色.首先是血缘亲情
当代主旋律电影兼具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一方面立足于电影文本,重点分析其通过小
期刊
从第三代导演李俊到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再到韩杰,山西籍导演镜头下的山西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它既是中原大地中国人民朴素价值观的象征物,又是情感上的传统保守却朴实的故乡.从作
2021年的中国春节档电影市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优势,收获到了相当程度的商业利润.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统计,截至2月17日17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