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状切面在妊娠早期超声筛查胎儿腭裂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矢状切面在妊娠早期超声筛查胎儿腭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31例妊娠早期腭裂的胎儿,分析头颈部超声检查矢状切面的异常征象,总结不同类型腭裂在矢状切面的超声表现以及其他结构异常情况。结果(1)超声声像图表现:28例出现上颌骨间隙(90.3%,28/31),其中14例为单侧腭裂,5例为双侧腭裂,9例为正中腭裂;27例表现为缺失“重叠线征”(87.1%,27/31),其中正中腭裂5例,单侧腭裂15例,双侧腭裂6例,单纯腭裂1例;6例颌骨前突(19.4%,
其他文献
目的设计竹文创产品,探讨营销策略。方法通过剖析当前安吉竹文化存在的问题,对竹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实现非遗产品再创造;同时借助线上与线下等多渠道营销方式。结论让非遗技艺走向生活,唤醒竹文化的新生,为乡村文化产业建设赋能。
采用包埋渗法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Al–Y渗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能谱仪分析了渗层的结构及相组成,对比研究了TiAl基体及Al–Y渗层的抗热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经930℃保温2h所制备的Al–Y渗层厚约50μm,组织均匀致密,主要由富Al的TiAl3外层和TiAl2内层组成。在1000℃热冲击下,TiAl基体裂纹一旦产生,将会持续扩展,在热冲击31次后出现贯穿性裂纹;而Al–Y渗层的裂纹萌生时间较长,并且具有多发性,裂纹产生后绝大部分会在膜基界面处终止,个别裂纹会
乌兰毛都盆地是发育于古生界浅变质岩及花岗岩基底之上的中生代火山盆地,基底历经多期次强烈改造、成熟度高、富铀,中生代盖层具多旋回、多期次、岩相复杂多变、铀含量普遍较高等特征,铀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对区域典型铀矿床(点)控矿因素及物化遥多源成矿信息进行剖析,系统梳理了区域多源铀矿找矿信息。类比邻区国外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对研究区航放、化探及遥感等找矿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乌兰毛都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预测成矿远景区4处,为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设计出一种新的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移动物联网技术,使路灯外接用电设备由传统分散独立状态向现代时尚的互联互通状态转变,从而解决路灯外接用电设备点多面广,数量巨大且不易于管理的问题,并且通过系统,使繁杂的路灯外接用电管理变得更加条理化、精细化,提高了路灯外接用电日常管理能力.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基于松辽盆地东南部航磁、重力资料,尝试利用重磁异常综合解释铀成矿的地质控制因素(如断裂构造、背斜构造、岩浆岩体等),为重磁学与铀矿勘查学交叉学科前缘创新方向提供思路。结果表明:(1)从平面位置上看,重磁异常梯级带附近及其交汇部位、局部重力高轴部与其旁侧重磁异常梯级带之间的区域,多为铀矿化(异常)点(孔)密集分布区;(2)从空间位置上看,利用重磁资料可以判断深部是否具有含油气的有利局部构造、浅部是否存在寻找构造天窗的有利部位、深部与浅部之间是否存在还原性气体的运移通道;(3)从成矿条
目的:总结周仲瑛教授运用交泰丸的经验。方法:采用Medcase Ver 3.8采集医师工作室医案,建构交泰丸数据库,使用集内关联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医案解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病例158诊次,病机138条,药物234种。数据产生高关联症状为失眠、口干、怕冷、便溏;高关联舌象为苔淡黄、苔黄、质暗、质暗紫、质红;高关联脉象为滑脉、小脉、数脉、弦脉;高关联病机为湿阻气滞、肝肾不足、湿浊中阻、胆胃不和;高关联药物为黄连、肉桂、川芎、丹参、知母、炒酸枣仁、法半夏、炙甘草。结论:周仲瑛教授运用交泰丸治疗者症状多表现为失
史前美术实践在美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史前美术实践研究有利于推动美术史整体研究;有利于完善对人类早期美术遗存的分析,丰富已有的认识;有利于从多角度看待早期美术实践对原始信仰演进的重要作用。
期刊
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受到孕妇、胎儿、脐带、胎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宫内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均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可能会延续至婴幼儿期、青春期,甚至还会诱发一些成年疾病[1]。超声是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方法,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孕龄、各生物学测量参数、体重等。目前,应用超声指标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问题有:(1)未核实孕龄,如仅凭孕妇自述的孕龄判断胎儿的大小,导致实际孕龄估计错误。(2)对测量误差认识不足,选取的测量平面不标准,偏差过大;由于孕龄过大或胎位原
消费者对于食物清洁标签的需求,引导着配方设计师从大自然的“调色板”中寻找新的色调。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着色食品专家讲述了在探索和寻找亮蓝色方面最为可观的进展。该校化学与创新食品与健康研究所的研究生Pamela Denish说,蓝色在自然界中确实非常罕见,事实上红色和紫色是植物界最常见的呈现色。Denish和她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研究发现,从红卷心菜中有望提取到亮蓝色(又叫食用蓝色色素)。一旦提取成功,这种大自然的“天然蓝”可以替代工业合成的食品着色剂,例如常用的FD&C蓝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