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的意义及策略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je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存在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避免文化身份焦虑,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在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材、教师素质、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意义;策略
  一、一次测试引发的思考
  2011年6月,笔者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二B班15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测试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把30个常见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成英语;第二部分是把20个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翻译成汉语;第三部分是用英语写出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中国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在150份试卷中,有3份答卷因空缺太多被视为无效。在147份有效试卷中,最高分是20分(满分为50分),最低分2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7到10分之间,平均得分8.3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初便会根据其英语水平进行分班,A班为高水平班,B班为较高水平班,C班为一般水平班,大多数学生会被分在B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外语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英语是其优势专业,然而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尚且如此,我们可以推知全国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水平不容乐观。
  韩翠萍、郑厚尧、宋伊雯等人对不同层次的大学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中国大学生确实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尤其是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严重欠缺。[1][2][3][4]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长达10年以上,为何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上会出现“万马齐喑”的现象?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学生对本土文化掌握不够好。应试教育使中小学校都过分注重分数。一旦考试结束,学生便会很快遗忘所学的知识,不会真正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从而造成中国文化的“贫血”。其次,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学生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前提。假设学生对某一方面的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但其英语水平没法将其所知道的表达出来,也会造成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无能”。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的意义
  随着英语文化的大量涌进,许多中国学生对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越来越了解,而对本土文化却重视不够或视而不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孙汝建指出,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高等教育中严重缺失,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共识[5]。有的学者认为,面对英语作为“世界语”的现实,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无疑是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必经途径[6]。高等教育承载着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高校英语课程的普遍性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应推卸的责任,英语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融显得极其必要。
  首先,英语课程在大学教学中占用的时间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各大学要把大学英语课程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7]。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持续的正面效果。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较强烈,除了必修的英语课程外,很多学生在课外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意愿,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便会在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言之,中国的英语教育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肩负起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8]
  (二)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和平等的跨文化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外语语言学习是为了跨文化交流,而交流本身是双向的,它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9]。由于以往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已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多层面的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10]。如果学习者仅仅了解和掌握了目的语文化,而对本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就只能一味地附和他者文化,这会使学习者在国际化潮流中找不到精神归宿。
  有学者指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其基本功能是让各国的英语使用者互相交流彼此的观念和文化[11]。更有学者认为,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覆盖本族语英语、非本族语英语和本土化英语[12]。具体到中国,本土化英语指的是描述中国文化和情景所特有的词汇与短语,例如“儒家”“小康社会”等的英语表述方法。通过上述3类不同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眼光;既能理解各种文化,又能坚持中国立场;既能够用英语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思想,又能够用英语将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特色介绍给世界。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者只有立足于本国文化,放眼于世界文化,才有可能实现真正平等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三)避免文化身份焦虑,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及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包括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对文化身份的选择是一个客观而且自然的过程[13]。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影响。然而,对大量异族文化不加甄别地导入,特别是当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差异较大时,会给学习者带来心理文化冲突,甚至会使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强调目的语优良传统语文化的学习,就会给学生传递一种信息:西方文化是优于中国文化的,从而造成学生文化上的“崇洋媚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接受的西方文化会和学生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感产生强烈的反差及冲击,给学生带来“我到底是谁”“我应归属哪种文化”的困惑和焦虑,进而影响到外语学习的效果和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注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及其他文化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只是具有不同的特点,而没有优劣之分,学生就能够避免因外语学习而带来的文化身份的焦虑。
  三、在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大纲
  现行的教学大纲在2004年开始试行,2007年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相比之前的教学大纲,《要求》对英语这一语言的文化性以及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明确的表述,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14]。但是,从《要求》中我们无法找到有关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把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教学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笔者认为,在全国高校英语教育大纲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这样有助于培养出既能利用所学外语获取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利用所学外语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英语人才。
  (二)改进英语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学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比重严重失衡,有关中国文化的材料在英语教科书里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4册)共64篇课文中,有38篇涉及西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近60%;而涉及中国文化的仅1篇,仅占1.5%。
  有学者认为,教材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真实语言环境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正确运用语境传递文化信息的能力[15]。我们有必要在英语教材中增加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比例,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熟悉的风土人情。换言之,我国教材编写的文化源应该拓展,英语教材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应融入有关中国历史、人文、典故、风俗、思维的内容。这些内容既能促进学生理解自己丰富的母语文化,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中介,把文本上的文化知识以鲜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内容在课堂的传授效果。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植入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英语功底和汉语功底,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能在教学中将跨文化意识传授给学生;能从文化的角度传授语言,并有意识地将英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他文化进行比照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为此,英语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入研究中外文化,提高自己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四)改变教学评估方式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16]。教学评估往往能决定教学的方向和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5种语言能力为主要考查对象,这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严重的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学语言的目的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译5种能力。在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学生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而对语言所承载、所表现的文化却很轻视,甚至视而不见。
  大学生文化知识(包括中西文化知识)的贫乏,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缺失等现状不容忽视。要改善这种“文化贫血”的状况,就必须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改革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制度,包括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形式,以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引起学生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重视,从而真正学好文化,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翠萍,郑厚尧.大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6.
  [2]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3]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学报,2002 (增1):34-40.
  [4]宋伊雯,魏晓旭.中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5-48.
  [5]孙汝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民主,2007(5):15-17.
  [6][10]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7][14][16]中国新闻网.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kong/news,2007-09-26.
  [8]余芬蕾.后殖民语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的调研[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3):71-73.
  [9]Widdowson H 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8-10.
  [11]Smith 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Auxiliary Language [J].PELC. Journal,1976:38-43.
  [12]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283-292.
  [13]毛海燕.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身份的选择[J].北方论丛,2004(2):68.
  [15]张蓓,马兰.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60-66.
  编辑:张力玮
其他文献
据美国《纽约时报》2012年5月17日报道,2012年6月在伦敦进行的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会增加新的题型:除了测试关于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和分析写作能力的三大题型外.今年将增加新
【正】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3年7月29日报道,英国教师工会建议学校免费为每个学生配备苹果牌平板电脑(iPads),以缩小学生之间因家庭贫富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越来越
【正】据中国教育部网站2013年5月20日报道,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见了来访的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休.布雷迪一行,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柯炳生等陪同会见。双方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12年1月4日报道.佛罗里达州戴托那州立大学的研究指出,与许多商业宣传口号不同.电子教科书并不能为学生节省大笔开销。这项研究进行了4个学期,比较了4
【正】据越南网桥(vietnamnet)2013年10月31日报道,越南教育与培训部日前公布了高中考试机制改革草案:高中毕业考试将只有两门科目;大学将自主决定招生方式,通过组织入学考试
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呼吁美国中西部大学间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以减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
摘 要:巴西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时不长,虽然目前已在高校学生交流和协议项目的合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有差距,未能形成支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此外,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法规不健全以及相关政策的执行不到位等,都是当今巴西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巴西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学生流动情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吴安德(UlfAndreasson),1967年生,1994年在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获科学与技术史博士学位。2002—2008年,在瑞典职业雇员联合会任研究专员
2013年8月20日至28日,惠普中国教育创新基金项目“促进教师创新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暨“优创项目”骨干教师培训分别在杭州市下城区青蓝小学和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举行,杭州、成都两地的100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得到项目实验地区的大力支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副局长丁越、教育研发中心主任唐西胜、教育技术中心书记方鸥、教育技术中心研训部主任蒋先华,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
据《纽约时报))2012年3月11日消息,自2008年10月北大国际法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吸引来自美国、德国和韩国的学者前来工作。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在深圳创办并执掌北大国际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