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控制信念与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交叉滞后分析

来源 :中国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we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交叉滞后研究设计,考察社会排斥、控制信念与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的内在关联.方法:采用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青少年控制信念量表、余暇体育锻炼量表,对上海市964名青少年[45.12%男生,年龄为(14.863±2.331)岁]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追踪问卷调查.结果:对于青少年,社会排斥、控制信念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余暇体育锻炼(活动量、参与形式和参与内容)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中,男性各指标均高于女性;社会排斥、活动量、参与内容的学段差异不显著,而控制信念和参与形式的学段差异显著,其中,高中生的控制信念强于初中生,而参与形式得分低于初中生;社会排斥与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具有跨时间稳定负相关,而与控制信念具有跨时间稳定正相关;交叉滞后分析显示,社会排斥可能通过控制信念的完全中介作用而间接影响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的活动量,可能通过控制信念的部分中介作用而间接影响余暇体育锻炼参与形式和参与内容,社会排斥、控制信念对余暇体育锻炼交叉滞后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结论: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活动量、参与形式和参与内容存在性别差异;控制信念和参与形式存在学段差异;社会排斥、控制信念与余暇体育锻炼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社会排斥是消极原因变量,控制信念是积极原因变量,余暇体育锻炼是结果变量;在社会排斥与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的影响机制中,控制信念可能是一个中介变量,且该交叉滞后效应具有性别一致性.
其他文献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自实施以来,已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以特殊学校为主的隔离形态,促进了特殊儿童的社会参与和融入.但在实践中,随班就读这一教育安置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审视我国随班就读所存在的问题,从社会构建的客观排斥和个体生成的主观排斥两种路径来分析问题产生的机理,并从装备育人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希冀能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裨益.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但由于管理观念和运行机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效果不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程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措施和方法.
科技冬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帮助.在冰雪项目中,跳台滑雪运动具有运动范围大、运动速度快、飞行距离远的特点,对其进行三维生物力学运动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研发团队融合数字视频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的精准定位技术和加速度传感技术等多项高科技手段,开发了一套跳台滑雪动作技术分析与反馈生物力学系统,并在国家跳台滑雪队的日常训练中得到了应用.研究就该系统的构建原理和技术路线、模块功能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和优秀成年100 m短跑运动员ACTN3基因rs1815739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性,分析rs1815739多态位点与青少年100 m短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并检验该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在我国优秀100 m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2名青少年(12~17岁,二级运动员及以上)和68名优秀成年(年龄≥18岁,一级运动员及以上)100 m短跑运动员(均为北方汉族),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和PCR-RFLP技术解析rs1815739多态位点,分析比较其与20
目的:探讨不同专项的青年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为其身体机能评价及完善训练安排、增强国际赛事的竞争力提供参考.方法:14位国家青年队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健将以上,按专项不同分为短距离组与中长距离组)完成最大摄氧量(VV?O2max)、Wingate 30 s无氧功测试,并在无氧功测试后第1 min、3 min 、5 min、7 min、9 min、15 min进行血乳酸测试.分析VV?O2max以及无氧功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每千克体质量递减功率、每秒递减功率、不同时刻血乳酸值、血乳酸峰值、血
系统梳理与分析世界优秀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技术特征、影响因素与训练策略.研究认为:1)世界优秀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操作表现出“快速落位、射击迅速、命中率高、快速离开”的特点.站立式射击时表现出良好的平衡稳定能力,特别是在疲劳状态下对姿势平衡和持枪稳定性的控制能力强.俯卧式射击时保持枪托与肩的紧密贴合,力量均匀分布,瞄准阶段步枪垂直方向运动幅度小;射击表现出时间短、失误率低的特点.2)生理学因素:射击与心率的同步能力、力竭状态下神经对肌肉群的精细控制能力;心理学因素:注意力和凝视行为的集中能力;训练学因素:持枪
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部分执裁中超联赛的裁判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NVivo 10软件进行编码和深度文本分析,探究裁判员执裁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裁判员执裁效能及其形成机理模型.研究认为,规则驾驭、阅读比赛、判罚能力、心理调适、比赛管理、身体状态等6个主范畴对裁判员的执裁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和方式差异明显.裁判员的执裁效能可以通过强化心理技能训练、加强缄默知识学习、重视肢体语言运用、提高“感知-认知-决策”效率等多种措施来提升.
目的:系统评价F-MARC IPPs对足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及运动表现的干预效果,并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提出最优干预方案.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并检索相关文献,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异质性、发表偏倚检验,并通过设置性别、年龄、热身方案、干预周期和频率等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24篇,涉及受试者7 814名.元分析显示,F-MARC IPPs可显著降低足球运动损伤风险(RR=0.67;95% CI:0.61,0.74;P=0.000)
目的:进一步甄别滚桥峰值扭矩体位下髋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躯干旋转用力是否直接影响滚桥技术力量,并量化评价相关肌力对摔跤滚桥技术的力量贡献水平.方法:招募19名优秀摔跤运动员,测试30(°)/s转速下的滚桥技术峰值扭矩和髋、膝关节伸展和躯干左旋的等速肌力,并据此建立相关关节等速肌力峰值对摔跤滚桥技术峰值扭矩的多元归回方程.结果:滚桥技术“背步”动作开始于运动员左脚离地[时间(0.577±0.425)s、旋转角度17.31°],结束于左脚落地[时间(1.926±0.744)s、旋转角度57.78°];滚桥技
目的:探索高强度运动对静坐少动生活方式(sedentary lifestyle,SDLS)人群代谢应答的影响.方法:对14名SDLS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高强度运动(4~5次/周)干预,每次练习密度为50%~60%,运动强度高于80% HRmax,每次练习时间为50~90 min,分别在运动前后测试身体形态机能指标,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4 h收集晨尿用于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SDLS大学生进行6周高强度运动可以显著提高VO2max、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等体质健康指标的成绩;运动前、后对尿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