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传统胡同的历史发展脉络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梳理胡同发展脉络,强调胡同风貌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胡同保护现状与问题,反思在现代化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胡同风貌;历史变迁;文化传承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对胡同四合院居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包含着浓厚的乡情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是文化的根,是值得传承的。
  一、北京胡同概述
  “胡同”是我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历史上对“胡同”由来的解释有很多。胡同空间是由四合院建筑的台基轮廓线的彼此相接而界定的功能性邻里单元,它随着元大都城的建立才开始形成。其作用是连接居民院落,也是交通道路,还肩负着居民社会交往、贸易往来等功能。至今己有700多年历史。
  二、北京胡同历史沿革
  北京胡同兴起于从元朝,经历元、明、清三个代的发展,在民国时期走向衰落,在历史变迁中深深烙下了胡同文化的印记与情怀。
  (一)胡同始建于元朝
  公元1276年,元朝在金中都原址东北部,按《周礼》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当时明确规定大街宽二十四步(约36.96米),小街宽十二步(约18.48米),胡同宽六步(约9.24米)。因此,宽度超过六步就不再称之为胡同,元大都胡同仅29条。
  作为胡同四合院的开创时期,元代胡同的建设意义重大:一方面,开创北京民居建筑的新潮流,引领了新时期的城市肌理发展风貌,为后续时期的建筑风格演变提供了参考性史料。另一方面,优秀的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开创了胡同四合院文化,积淀历史风情。
  (二)明朝胡同的突破性发展
  明代与元代相比,北京城的位置有所南移。明朝基本保留了元代的胡同格局,只是进行整修。明朝迁都后,为解决迁入人口的居住问题,在内城建设了数千套四合院。突破了元大都四合院必须占地八亩的限制,因地制宜,大小各异。四合院里的居住成分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北京土著居民和来京匠人住进了四合院。
  明代胡同在元代基础上进行了历史性的发展,意义重大。数量增加、打破宽度及面积的限制是胡同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胡同四合院结合北京地形地貌特色,在不断变化最终深深扎根于北京城。同时,胡同四合院建筑风貌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底蕴也越发深厚。
  (三)清朝胡同的发展
  满清统治者占领北京后,基本沿用了元明两代的城市格局,没有做特别大的变动。原来居住在内城的汉民基本上都迁往南城一带,在那建造各种各样的四合院。由于土地及资金问题,汉人新建的四合院大多简陋、占地小,胡同窄,大都是弯弯曲曲的。对元朝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模糊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也已经不那么清楚了。清朝是历史上北京胡同最多的时期,胡同数量随人口的增长而增加。而且随着胡同规模的增长,行政管理制度也逐步建立与完善。其行政与职能建立对当代区位划分、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胡同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与使命。
  (四)民国之后胡同的变化
  民国时期对于阻碍城市交通的建筑进行了拆除。处于战乱时期的北京胡同经受着风雨变幻,政府无暇顾及旧城区的翻修改造,造就了北京胡同风貌的千差万别。整体来看,胡同居住条件已经开始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公职人员携带妻儿入住胡同四合院,成为新的居住群体。这种格局被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打破,北京四合院数百年形成的一户一人家的历史风貌从此打破,胡同文化风貌悄然发生了改变。为了加快发展建设,开始拓宽马路、盖新房。大部分北京胡同在留与拆中岌岌可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牺牲品。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有些历史片区还是得以保留下来,却已破败不堪。
  据资料记载,1949年北京四合院的总面积为1700万平方米,到2002年变为300万平方米;1949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是3050条,2003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仅有1600条,50年少了近1500条。对于北京传统胡同的去留问题,无外乎两种态度:其一,要取得社会发展进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拆除阻碍发展的胡同建筑;其二,胡同文化作为老北京的城市记忆,拆掉之后是无法恢复的,没有文化的城市只是一副躯壳。
  三、北京传统胡同保护反思
  相对于明清时期胡同,近现代胡同的发展一直在走下坡路,新旧城市风貌更替中,传统胡同四合院文化已经开始消失。保护传统胡同,并不意味保护明清或者民国某个时期的胡同风貌一层不变,历史在发展,对于胡同的保护也不可能停留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要保护的是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淳朴积极的民风习俗,推倒承载历史文化的骨架(胡同四合院),我们的保护从何谈起?
  值得庆幸的是1999年公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4号文件《关于印发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通知》,划定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发行,这是第一次公布文化保护区的详细规划;北京市决定从2008年到2015年实施《北京市文物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围绕着北京名城保护、环境整治、北京古都风貌的恢复,开展文物修缮工作。
  虽然遗憾很多,但在各方的努力下,北京部分胡同片区的保护和维修还是取得了成果。现代化是无法阻挡,也无需阻挡的,保护传统胡同与现代化建设并不矛盾,不意味着抹杀胡同文化。通过环境整治、修复,保留传统胡同的肌理风貌,不仅包括建筑实体本身,还有当地居民的语言、生活方式、风俗民情及浓重的胡同往事。
  【参考文献】
  [1]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2][明]张爵.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3]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4]翁立.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
  [5]李坤.近现代北京胡同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价值[D].吉林大学,2009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高压水劈裂是高水压驱动裂缝扩展的一种现象,常是影响涉水工程安全的一大因素。由于高坝需抵挡巨大水头,且混凝土坝具有"无坝不裂"的特性,高压水劈裂也逐渐成为高混凝土坝安
水力机械过渡过程试验是调节保证计算模型验证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过渡过程压力数据处理由于缺乏相关标准的指导,测试结果与调节保证模型计算之间往往存在显著偏差。针对这
几年前我提出过"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个看法,现在是旧话重提。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画是"大传统",其历史积淀已极深厚,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则是"小传统",其积淀尚短浅,是未经太长历史
期刊
在愈演愈烈的商战中,店铺店面的装修照明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视为重要的营销手段,店铺照明设计成为商场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店内照明在卖场中扮演的角色和色彩一样重要,它可以提高商品陈列效果,营造卖场氛围,从而创造出一个愉快舒适的购物环境。在整个卖场中,照明设计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它就像一个调色板,可制造出各种不同的色调,又像一个五味瓶,可配置出不同的品位。一个优秀的商店照明设计,不但要有提供整体
长怀绝句(二十首选一) 壁上丹青冠艺坛,诗书亦复有波澜。缶庐逝矣虹庐殁,柳浪东风感嫩寒。潘天寿先生(1897-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别暑阿寿、寿者、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曾任浙
1985年秋天,我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四年的课堂时光,我们反复锻炼写实的素描、色彩基础,像海绵一样吸取各方面的知识。课余,我喜欢翻画册,大师们成熟的作品让我产生很多想像,由一
摘 要:书法教学在我国一直是一项传统教学科目。它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民族精神到现在。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素质教育思想越来越备受关注,以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字:书法 教学 高中生 学习态度  一、书法教学概述  书法,在《辞海》上指“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即书法是指依据文字特点及其意
【正】秦海,1957年生,山东省乳山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出版有《秦海画集》、《秦海花鸟画集》等。作品润格
>摘要:  审美化课堂不仅仅以教材的美学价值来吸引学生,引领学生,而且还以课堂教学的过程美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发挥教学审美化功效,既能体味课文的语言美,也更能突出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最终必能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教学审美化原则就是指善于运用审美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以"直观"手段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