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这事件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话里,上学也叫读书。今天我们所谈的读书只指课外阅读。我觉得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
  青年时期的读书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我大概也能算作一个过来人,因此可以和同学们随便谈谈。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这一切光凭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庭坚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
  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青年人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所以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
  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生命有限,要寻找一种最省俭的垫底方式,那就是选读名著。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的结果。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段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
  这是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要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是泛读,到头来就像狗熊掰玉米,满地狼藉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气定神闲地反复研读,啃一本是一本,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
  很多大学者都为青年人列过“必读书目”,但他们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青年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总是把书目开得太长。“必读书目”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有针对性的书目。
  青年学生不妨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效的指导。
  
  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
  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课外阅读的潇洒之处。
  再有针对性的书目也只考虑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无法考虑到你接受的可能性。所谓可能,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兴奋系统,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会清楚。
  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必硬来。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翻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名著是基础,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年老的图书馆管理员告诉我,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的将来,几乎百试不爽。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成就,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出息;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我讲的这些道理,有不少是从他们那里讨教来的。
  
  有一两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几部名著最与你情投意合。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情景。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因为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艺术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能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同构不等于同级。他是万众瞩目的文化名人,你是籍籍无名的青年学生,但他的存在,证明你所进入的生命系统的某些部分一旦升腾,会达到何等壮美的高度,于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崇高的缆绳。
  有的同学把文化偶像的崇拜看作幼稚行为,即使偶尔心有所动也快速地自我熄灭,实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机。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却说不出最喜爱哪几部著作、哪几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我也不敢恭维。在如此广阔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兴致,失去了亲和的热量,失去了趋附的动力,那还说得上什么?
  
  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值。
  但总地来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要你小心翼翼地梳理和维护。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肤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在同学间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的变得更加肤浅。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自静静地走一会,慢慢体味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雅深致的作品越可能是这样。
  
  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做读书卡片。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有关的一叠,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
  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
  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
  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贮藏取代了整体感受,得不偿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即使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灵魂。
  有人说,做卡片的原因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读过的书老也记不住,记不住等于白读,留下几张卡片也算是自我安慰。实际上,阅读的记忆力有一种严格的选择功能,书中真正触动你的内容,想丢也丢不掉,对此你要有更多的洒脱和自信。
  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定场合,由于某种需要,居然把多年前早就淡忘了的印象搅动起来了,使自己大吃一惊。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
  人类的大脑机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记不记得住,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的总会失而复得,轻轻松松读下去就是了。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对实时的感受进行提炼,把感受提炼成见识。
  
  有空到书店走走
  我们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书店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此疑惑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选书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几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既然生活是丰富多彩、流变不居的,那么教育就应该是开放包容、灵活生动的。回到生活,走向开放而灵活的教育应该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自觉追求和价值取向。回到生活,首先要重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重建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核心素养的共通性,生活方式的共通性,生命情感的共通性。回到生活,还要实现学校人际关系的优化:校长与教师应建立学术关系,教师与教师应建立同盟关系,教师与学
很多同学在抱怨,“我不是在补课,就是在补课的路上!”  每逢假期甚至双休日,你是否也是刚飞出学校这个大笼子,马上又到各式的补习班中继续修炼,向着学霸之路进发?数学强化班,英语口语班,作文提高班……补课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风萧萧兮易水寒:珍惜吧,以后就没有了,这样想想还是幸福的。  @叶芦茜:我比较幸运,不用补课 ,可邻居家的小妹妹常常向我叹气:星期六星期天又有什么意思,还不一样在上课。我就
百科  维基百科www.wikipedia.org  世界闻名的在线百科全书,最大特点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入口。你不仅可以修正文本,而且还可以添加图片和声音来修饰入口。它并不像其他百科全书那样具有权威性,但正是它的不确定性也给阅读带来了很多乐趣。  文艺  豆瓣 www.douban.com  备受推崇的Web2.0网站。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
他是《士兵突击》里坚毅倔强的伍六一,他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儒雅大将虞啸卿,他是《战雷》里的扫雷老兵林峰……他是邢佳栋,一个充满了男子汉气概的人。  1972年出生在山西太原的邢佳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5班,2006年因出演《士兵突击》中伍六一而被观众熟知,之后在多部电视剧中饰演军人警察等角色,出演的电视剧作品有《我的团长我的团》《烈火红岩》《缉毒精英》等。  片约不断的邢佳栋很忙,忙着
也许在我因一次比赛而爱上雕刻时,在我每次翻看杂志都先看倒数几页的设计资讯时,在我周末动手用卡纸和纽扣做叶绿体模型时,在我拿着锯子和锤子将木板做成植被吊盆时,我就知道——我的未来,注定会和设计打交道。  高二时,我在选择理科还是做艺术生之间纠结了很久。我虽然喜欢手工、喜欢画画,但对这方面的学校了解很少,而且很听父母话的我,一直觉得只有通过“最稳妥”的途径考上大学才是正道,学艺术则是“特立独行”。直到
今天“博”什么呢? ——自从用上“围脖”,被若干粉丝关注,我每天都在努力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Oh,My Dog!每个人都是需要观众的,即使你不知道你的观众叫什么,在哪里……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有个圆滚滚的男生踩着预备铃声,风风火火冲进了教室。  我坐在靠门的座位上,好心地提醒他:“同学,你走错教室了吧?”  那人倒退几步,抬头瞅了瞅高一(6)班的门牌,摸摸脑袋又走了进来:“没错,就是这儿。”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快步站上了讲台。  我有点懵,傻傻地看着他,甚至试卷发到手里都没有感觉。  他的脸很圆,眼睛虽然小,似乎也很圆,而且戴一副土到掉渣的圆框眼镜,配上憨厚的表
做事情要凭热情,认定是对的就行,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要热情够了,事情就会做好。我做学问做了40多年,经历过很多挫折,最后还是成功了。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勉励青年学生:一定要做有浓厚兴趣的事情,这样“才不会后悔”。  建筑师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应对那些非建筑的问题——贫穷、污染、拥堵、隔离,为此贡献我们的专业知识。  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智利建筑师Alejandro Aravena这样说,他在
父亲又花了高昂的补习费,把我送进县一中补习班。全班同学中,我的年龄最大。我在那里夜以继日地苦读,成绩稳步上升。  转眼一年过去,高考到了。可惜命运弄人,考试前夕我高烧不退,硬挺着病恹恹的身子上了考场。考完出来时,我对着在场外等候的父亲凄凉苦笑:“看来我这辈子是没福气读大学了,注定要当个打工仔。”满脸胡茬的父亲长叹一声,默默点燃了一支烟,他微驼的背影,在夕阳下越走越瘦小。  我的高考分数勉强超出本科
偶尔失散的朋友,  你现在还好吗?  自从那天,  在各自的站台挥手再见,  我也算见过千山与万水,  路过了人山与人海,  度过了天天与年年。  真希望与你再次相见,  在我们童年的小院,  老树、猫咪、大丛马蹄莲,  月亮晒着叶子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