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读”走向“精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就是具有永恒意义、能够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它是历史证明出来具有高价值、比较重要的书籍。它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泱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历代散文都堪称经典。
  熟读成诵,从古至今,这是人们一直沿用的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古人读经,用的也是“恭熟忘合灵”的五字心诀,其中的“熟”指的就是熟读成诵。从“泛读”走向“精读”,需要一系列的优化策略。
  一、梳理适合的诵读内容
  1.筛选。筛选出值得孩子诵读的经典。除儒家之外,那些道、法等诸子名家以及他们后面各个时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都可视为经典进行诵读。
  2.精选。精心挑选出一些有用、适合孩子经典诵读的内容。诵读内容力求精练、实效。在筛选与精选的基础上,我们分类建立一个课外阅读资源库:①阅读描写文化积淀的“物”;②阅读记叙有文化色彩的“事”;③了解歌颂人格魅力的“人”;④阅读揭示哲学启蒙的“理”。
  二、实施有序的诵读框架
  我们在对内容的梳理与整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力求在经典诵读上让孩子做到有量、有序、有质。
  1.有量。把入选的诗按体裁与内容大致分为六类,分布在六个年段完成诵读。诵读的内容以课标中推荐的优秀诗词为主,《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中节选的部分内容以及中外现、当代儿童诗歌美文为辅,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六年完成。
  2.有序。所谓有序就是要求我们在安排学生诵读内容和指导学生经典诵读时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特点,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3.有质。这里的质其实就是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的保证。每个年段的老师要先挑选出适合本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经典诵读内容,在开学之际把它印发给每个孩子,然后找出固定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诵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巨大乐趣。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教师还可以设计诵读记录卡,以加分奖励的形式督促孩子每日诵读,养成经不离手、诗不离口的习惯。
  三、探索有效的指导模式
  1.主题式阅读:教材及拓展内容。主题阅读,即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性的阅读。教学中,可以从现有的教材出发,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将涉及的相关作品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要求其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将课内閱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从文章的作者入手,引领学生拓展阅读。有思考的阅读者会有一种寻根溯源、读之若渴的阅读期待。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出自一些名家名篇,教学中我们要很好地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学完课文之后,不失时机地推荐相关作家的其他作品让孩子们去阅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此作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后,拓展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习《夹竹桃》后拓展阅读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后拓展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海上日出》……
  从文章的主人公出发,引领学生拓展阅读。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写人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主人公就是文本描写的对象,想要对人物有个全面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文本本身是不够的,因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引导孩子跳出文本,有效地进行主题阅读。如在教学《海伦·凯勒》后引领孩子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小草和大树》后引领孩子阅读夏洛蒂妹妹创作的《呼啸山庄》;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后引领孩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样延伸阅读涉及文章主人公的作品,可以对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了解。
  从文章的原著开始,引领学生拓展阅读。比如,教学《江姐》之后,可以链接《红岩》让学生阅读,既深化文章主旨,丰富情感内存,又拓宽阅读面,让课内阅读大幅增值。长期坚持,可为习作奠定言语基础。再如,结合《三打白骨精》介绍《西游记》;结合《三顾茅庐》介绍《三国演义》;结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介绍《水浒传》等。学生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了解到的却是一本本经典名著。这样的阅读不仅了解了课文的背景知识,同时也为孩子们打开了阅读经典名著的窗口。
  2.经典式阅读:儿童文学及其传统文化。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儿童优秀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诗歌、寓言、漫画、谜语,里面蕴含的创新精神能触发学生的灵性,像《皮皮鲁传》《小王子》等现代文学作品,《30天环游中国》《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等科普作品。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及运用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快餐式阅读:报纸及书刊。在中高段教学中,常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选》《读写天地》《作文评点报》等报纸刊物。这些读物内容时代气息浓,语言鲜活,表现手法灵活多变,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浏览报纸、刊物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学习其时尚的语言、新颖的技法,了解当前的生活动态,培养学生洞悉生活的习惯,这能提高学生选材构思的能力。
  4.品鉴式阅读:优秀学生作文选。我常鼓励孩子多看优秀作文选,那些文章与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接近,学生可以模仿,向例文学习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根据儿童的思维发展,让其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让语言和心智在儿童心根处互动共生,以提高习作能力。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同学,写作文时才会想象丰富,思路畅通,文思泉涌而出。习作教学不能忽视阅读指导,我们要学会引领他们从阅读中吸取写作养分,生发习作灵感,掌握习作知识、方法,蓄积习作动力,以起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以理服人是议论文的最终目的。许多考生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在利用材料对观点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多角度论证方面却显得束手无策。这就使得所写出的文章没有层次递进和逻辑推进,结构松散无序,自然会影响考试成绩。一、通过使用关键词增强逻辑的严密性  议论文逻辑的严密性体现在遣词造句、思路结构和推理的方方面面。遣词造句主要是指关联词的使用。单句之间使用不同的关联词可以形成句意完全不同的复句
期刊
2010年9月,在育才小学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主题阅读”作为新的研究课题被正式提出。  第一次听到“主题阅读”这个词,我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主题阅读?围绕一个相同的主题,进行相关文本的教学?这与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研究、广东黄田小学的“新语文主题阅读”不是如出一辙?会不会是步人后尘?  课题主持人的解读和对研究步骤的设计,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研究的方向,虽然它是那样模糊与邈远。迷茫——教什么  
期刊
谈及语文,总要强調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审美意味着精神的自由,意味着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但美或审美,并不只属于语文学科。在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礼上,获得大奖的数学家许晨阳发言,他谈到的是自由和美。  他说:“我们享受那种日复一日,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超越出来,去聆听和发现世界运行规律的时刻。沉浸在数学研究中的数学家们,只需要服从数学世界的客观法则。构成一个研究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本质,是他们聆听事物
期刊
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已走过了数十年,经过一批专家与学者的辛勤探索,语文教育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7年岁末,作为语文教育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隆重出版。这套书共15卷,由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林祥教授任总主编,分卷主编14位,他们是张心科、龚孟伟、许艳、高笑可、余虹、赵志伟、张立兵、欧阳芬、韦冬余、程稀、冯永玲、陈黎明、闫淑惠、兰保民,是以这套书堪称语文教育史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培育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浸润传统文化,真
期刊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一线教师的习作教学常会忽视写作的真正源头——生活,让写作成为了无“源”的纯文字活动,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常会翻书抄袭,或是胡编乱造,或是照他人仿写……这样的写作教学往往难以实现高效。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无材料可写,教师也会觉得习作难教。叶圣陶曾指出写作的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学生的写作活动与文学创作活动一样,他们作文的源泉也是社会生活。
期刊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大量积累来学好语文,简单说就是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  
期刊
开学初,我偶然发现,班级的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我就与他们聊读书的感受——书中的那些动物与我们平时百科书上介绍的一样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情节?一番询问后,我发现孩子们沉醉于精彩的情节,只知大概,感悟肤浅。这样的阅读,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养分”呢?于是,我指导学生共读《狼王梦》,并设计了以下阅读流程,使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一、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
期刊
《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是《我的母语课》六年级的一个主题阅读单元。由《忆江南》《调笑令》《乌夜啼》《西江月》《念奴娇》五首词组成。笔者进行了如下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本单元五篇词,读出“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  2.了解每篇词的大意及写作背景。  3.抓住词中的景物仔细体会,知道“有什么样的景就有什么样的情”。  4.知道不仅同一词牌所填的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期刊
这学期我听过两节课,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却上出了天差地别的效果。听过这两节课,我才发现导致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精彩,没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所在——教师对文本浅尝辄止,教学过程平淡无味。  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提问:“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