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标准与构建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怎样让教育适合学生发展?这是多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问题. 本文从适合学生发展课题教学的界定与构建策略两个方面展开了讨论,研究认为构建策略上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策略的实施加以实现.
  【关键词】 学生发展;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能适合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问题. 那么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标准有哪些?又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呢?本文有如下认识.
  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标准
  1. 和 谐
  课堂教学是师生两个生命体以文本为载体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与交流过程,所创造的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既符合教为学服务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并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这节课,在学习“同样多”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用语言叙述谁多谁少,而是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学生通过摆学具,很快比较出小白兔和水泥砖同样多. 这种设计看似简单,但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这种轻松有序、张弛有度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很感兴趣,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利于教为学服务,因此收到了“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教育效果.
  2. 有 效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新课改的课堂,我们最该关注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精致的教学设计?是熟悉的教学模式运用?还是明晰的教学目标?……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觉得教师最该关注的还是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教为学服务”这个思想,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解读教材、解读学生,精心做好课前预设.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要做到紧扣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问题含量大,耐人深思.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巧妙与准确,又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同时达到了创编诗歌的目的,更达到了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 生 成
  教学“生成”不是为生成而生成,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学中为达到有效生成,需要教师对具有生命力的文本深入地理解与科学地分析,而且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引导,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教学生成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中实现的,课前预设是基础,动态生成是必然结果. 教师的精心预设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获得新知的具體体现,但是课前预设又往往被教学中一些 “偶发事件”所打乱,形成动态生成,这是教学适合学生发展的重要体现. 但不管是预设生成,还是动态生成,它都会使教师和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
  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构建
  1.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往,教师始终处于主宰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现代的和谐教学观则要求把师生放在平等参与、自主学习之中. 课堂上,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与学新关系的确立,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多重角色”,教师在教学中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鼓励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三句话:“老师,我懂了. ”“老师,我不懂. ”“老师,我不同意. ”学生从“不敢问”“懒得问”到“敢问”“乐问”,再到“善问”,激发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既打破了传统习惯,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 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为谁而教”地位的确立,使教学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 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并学会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要和学生自己的因材施学结合起来,使“师生——生生——师、生、教材、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融洽的感情共鸣. 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实践证明:教与学的关系,集中反映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控制者、指挥者,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是顺从者、执行者. 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是难以得到培养与发展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应是和谐共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格都应是对等交往,并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文本为载体,实现多元互动,教师在“互动”中发挥“教”的职能,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和谐的个性发展.
  总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不能仅仅立足于课堂教与学关系上的转变,更要以生命的高度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我们提高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林.浅淡如何创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2).
  [2]邢红兵.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尝试[J].成才之路,2009(23).
其他文献
从空间V0的框架出发,找出该空间的尺度函数,把框架转化成Riesz基,从而做框架下的不规则采样定理就转化为在Riesz基下做不规则的采样定理,或者说Riesz基下的不规则采样定理在
对(桥式)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流器电路加以改进,通过引入辅助开关,使准谐振变流器工作在恒频PWM方式下;同时,分析及研究桥式并联谐振开关变流器存在的几个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
贴着命题要求写作, 是考生写作应守的规则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就2018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而言, 历史上的和今天的 “浙江精神” 是前置的论点, 成为考生写作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不知是谁说过,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是移情力,读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我时时回想昨天,认真审视今天,也深深渴望着我教育生涯的明天。回想昨天,还能清晰看见自己常常熬夜备课的
针对炼钢生产物流情况,在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基础上,综合运用赋时着色Petri网和排队网络方法, 以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和开发了炼钢物流仿真系统.设计的仿真系统具有建
将涂有聚乙烯醇薄膜的玻璃基片放入反应器中,通入苯胺蒸汽,在基膜表面FeCl3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苯胺原位(in situ)氧化聚合,在玻璃表面直接制备聚苯胺导电复合膜.对影响聚合反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对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自
【摘要】 我国课程标准指出:“要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明显加重了数学应用分量,数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数学应用题问题”仍是长期困扰学生和教师的难题.教师在数学应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怕学、难学的特点,分析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和困难,采用正确的方法和对策,使学生变难学为易学,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述了有机锡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途径,锡甲基化和有机锡的富集、迁移、降解的原理.对有机锡的毒性、抗癌活性及生态效应进行了论述.有机锡化合物被用于工业、农业和海洋船舶防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Ⅰ类方程极限环存在问题,在PoincaréBendixson理论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外境界线,得到新的极限环存在定理.  【关键词】极限环;Ⅰ类方程;奇点;外境界线  1.引言  【参考文献】  [1] 叶彦谦,等.极限环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李孝贵.关于二次微分系统Ⅰ类方程的极限环[J].数学学报,1998,41(1):75-80.  [3] 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