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修饰在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观遗传修饰对神经发育、神经干细胞命运决定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异常升高的DNA甲基化修饰抑制了一些修复基因的表达,影响亨廷顿病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H3K27ac和H3K9ac组蛋白修饰增加,影响神经变性;RNA甲基化修饰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两种疾病动物模型中呈现差异化的改变.因此,表观遗传修饰可能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参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及其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 350 mg/kg,常氧对照组和缺氧对照组给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常氧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其余三组置于低压性缺氧动物实验舱模拟7000 m海拔进行缺氧处理.连续灌胃给药3d后进行力竭实验,统计各组游泳时间.力竭实验后立即采集大鼠的血液、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观察肝组织和骨骼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哮喘调节性T细胞体外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哮喘模型.采用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收集哮喘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脾CD4+CD25-T细胞,进一步分为三组,其中模型对照组予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IL)-2,雷帕霉素组予TGF-β、IL-2的同时用雷帕霉素(终浓度为500 nmol/L)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水平和CD4+CD25 T细胞增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mTORC) 1/2通路相关蛋白S6、Akt磷酸
近年来,全球正大步迈向大数据新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完善,我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也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会。文章在介绍大数据技术基本概念及相关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的应用为现代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便捷优势,同时指出了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PDE)通过介导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解影响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从而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PDE抑制剂如多种PDE4抑制剂、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及伐地那非)、PDE3抑制剂(西洛他唑)、PDE9抑制剂(PF-04447943)、PDE3/PDE4双抑制剂(pumafentrine)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改善作用;PDE4抑制剂阿普司特在临床试验中较替托司特的治疗优势更明显.本文就P
目的:探究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β淀粉样蛋白活性片段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建立Aβ毒性损伤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α-细辛醚组(0.5、1.0、1.5 μg/mL)、β-细辛醚组(6.3、12.5、25.0 μg/mL)、血管活性肠肽(VIP)组,并设VIP拮抗剂对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1、I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主要由GluN1和GluN2亚基组成,这类经典NMDAR结构和功能已有深入研究.然而,含有GluN3亚基的非经典NMDAR表达量少,没有典型的通道特征,其功能也知之尚少.近年研究发现,GluN3可参与形成两种不同的NMDAR:谷氨酸门控的GluN 1/GluN2/GluN3三异聚体NMDAR和甘氨酸门控的GluN1/GluN3二异聚体NMDAR.前者在调节突触成熟时间窗和修剪无用突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年时表达和活性增高则会导致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并与某
目的:构建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方法:将PC12细胞依据缺氧条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压缺氧组、低压缺氧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条件培养,常压缺氧组和低压缺氧组分别以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条件培养.通过考察氧气浓度、大气压力和低压缺氧时间,应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筛选低压缺氧的条件;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结构、数目,微板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结果:在1%氧浓度和41 kPa低压缺氧环境下培养2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用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结肠炎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用1 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 h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细胞凋亡率从(14.22±2.34)%下降至(9.88±0.61)%(t=3.119,P<0.05),紧密连接蛋白1和密封蛋白1相对表达量增加(t=5.172和3.546,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