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网下计及锁相环影响的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重塑

来源 :高电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例积分+谐振补偿控制器(resonant harmonic compensators,HCs)可以用来抑制电网背景谐波引起的并网电流畸变.然而在电网阻抗较大时,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电流控制器与电网阻抗相互耦合,降低了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改善弱电网下锁相环对并网逆变器系统的不利影响,首先建立了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并网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分析了锁相环导致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揭示了电网阻抗影响并网逆变器-电网交互系统稳定性的本质规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二阶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LPF)的锁相环优化控制与参数设计方法,以重塑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最后对所提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策略可以提高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其对电网的适应性,从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机械故障是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changer,OLTC)的主要故障类型.为解决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参数设置对分解质量的影响难以确定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OLTC机械故障诊断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振动信号的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具有稳定寻优能力的自适应小生境递阶遗传算法(adaptive niched hierarchical genetic algorithm,ANHGA)并将品质因数作为衡量信号分解质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广泛接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组网运行已成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组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数量较多且往往归属于不同主体,各组成单元的信息交互并不完全透明,传统依赖全局信息的小干扰稳定性集中式分析方法难以满足分布式信息处理的要求.为此,建立了面向分布式发电广泛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耗散理论的系统小干扰稳定分布式判定条件,给出了小干扰稳定性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推导了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耦合参数的求解流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小干扰稳定性分布式分析方法的
逆变侧电流单环反馈控制是工程中主要控制方式,但是数字控制延时使控制系统稳定区间减小,且需牺牲环路增益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增加逆变侧电流反馈内环的方法增加额外阻尼,针对等效虚拟电阻为负和等效虚拟电抗导致谐振频率偏移的问题,提出在逆变侧电流反馈内环加入超前环节校正阻抗特性,使谐振频率位于[0,0.25fs](fs为采样频率)内对应等效虚拟电阻为正,且保证谐振频率不会偏移至负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将稳定区间由[0,1/6fs]提高至[0,0.25fs],通过有源阻尼抑制谐振保证了控制系统的高性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区段定位的线性整数规划方法在不同畸变位置和畸变类型下,其容错能力不同.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区段定位的高容错稳定性线性整数规划方法;首先,构建出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区段定位的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其次,利用枚举法求解区段定位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按评价函数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建立故障候选集;最后,利用馈线终端单元遥测数据对得到的故障候选集依次进行校验,找出真实故障区段.仿真表明,与其他线性整数规划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受畸变位置和畸变类型的影响,具有更稳定的定位容错能力;与利用
电力系统惯性高效连续追踪本质上涉及两个环节,1)低计算代价辨识数据匹配度最高的模型;2)限时提高惯性时间常数提取值与实际值契合率.因此,采用何种算法实现上述两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惯性评估与追踪的效果.针对环节1,采用递归思想大幅降低模型辨识耗时和空间占用;针对环节2,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贝叶斯网络提高每一时步惯性时间常数提取值与实际值契合率;同时,在算法设计上采用多线程并行计算,极大降低计算耗时.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估计的惯性时间常数相对误差均小于5%;耗时较已有方法降低97%
直流单极闭锁故障下交流系统暂态过电压会导致直流近区域新能源机组脱网.针对这一问题,详细分析了单极闭锁对暂态过电压的影响机理并进行验证,发现交流系统大量无功盈余是引起暂态过电压骤升的根本原因;然后基于对单极闭锁故障下健全极整流器功率特性的剖析,以稳态下整流侧换流母线处无功的平衡状态为目标,推导建立了健全极直流电流指令值表达式,提出抑制暂态过电压的直流控制策略.当暂态过电压无法被完全抑制时,为避免风机脱网,提出投入合理容量的调相机进一步抑制暂态过电压的协调抑制策略.最后,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搭建改进
随着电力系统和氢气系统耦合程度的加深,含电-氢系统(electricity-hydrogen system,EHS)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已成为能源系统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含EHS的孤岛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首先,建立EHS模型和负荷模型;其次,从系统级和设备级两个角度定义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体系,并且提出了系统负荷削减与功率调度策略;再次,考虑元件故障、源网荷不确定性等多种随机性因素,提出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含EHS的孤岛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后,以改进的RBTS BUS6 F4作
在安装电缆附件时,通常会在电缆附件硅橡胶绝缘和电缆本体交联聚乙烯绝缘之间的界面处涂覆硅脂,硅橡胶吸收硅脂后会对其力学特性产生影响.目前关于硅橡胶在多种情况下吸收硅脂后其力学的研究并不充分.该文研究了吸收硅脂后对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扩张程度、温度和吸收率对硅橡胶吸收硅脂后应力松弛和蠕变及永久变形率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涂覆条件对裂痕发展的影响.结果 表明:硅橡胶吸收硅脂后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减小;硅橡胶吸收硅脂后的应力松弛与扩张程度和温度之间无明显规律,但其永久变形率随扩张程度的增加而
DC Chopper能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网侧发生短路故障时耗散系统的盈余功率,并实现故障穿越.针对全桥型集中式模块化DC Chopper使用IGBT和二极管数目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桥/全桥混合型集中式模块化DC Chopper拓扑.该拓扑采用半桥子模块替换桥臂中一部分仅起到电压支撑作用的全桥子模块,并根据桥臂电流单向性的特点,省略掉子模块中部分IGBT,仅保留其反并联二极管,大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集中式模块化拓扑控制策略精确度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利用方波正半波幅值调节
针对海上风电场经多端柔性直流电网提供频率支撑的功率安全分配问题以及二次频率跌落问题,提出了风电场与换流站协同频率支撑控制策略及风机预设恢复策略.协同控制包括换流站和风电场两个层面.换流站层面,采用功率电压下垂控制,引入功率裕度因子修正自适应下垂系数,实现对风电场提供频率支撑功率在换流站间的合理分配以避免过载;海上风电场层面,风机首先在频率支撑阶段通过释放转子动能以提供惯量和一次调频支撑,提升频率最低点,其次对风机提供频率支撑后的转速恢复阶段,提出了衔接频率支撑阶段输出功率的预设恢复策略,并探究了不同加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