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40周年:月球之战重新开始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是个轮回,美国经历着经济危机的压抑和沮丧,新一轮的航天竞赛会随着阿波罗的老照片的涌出重新振奋人心。这是一场庆典,也是又一轮游戏的开始。
  
  
  1957年,苏联“东方号”飞船载着加加林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冲破厚厚大气层,将人类的足迹带上新的领域,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就此翻开。
  美国愤怒了!……上世纪50年代末期,“飞弹差距”这个词在北美大陆肆意蔓延,如同一种神经性毒气,侵蚀着所有怀揣“美国梦”的男男女女,这暗示着苏联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推力远强于美国,也意味着苏联弹道导弹比美国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总统肯尼迪也禁不住站出来惊呼:“我们落后了!”
  于是,一项十年磨一剑的“复仇计划”应运而生。这个跨越两代美国领导人的宇航运动被赋予了一个诗一般的名字“阿波罗”。这位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光明之神,在逾时几千年之后冷战时期,竟披上了一场航天竞赛的战袍。
  一切尘埃落定:一名身穿白色宇宙服、戴着头盔、体态臃肿的“探索者”从一具怪异的飞行器中走出,将自己斑驳的足迹重重地留在了灰白色的月面尘土之上……生于那个年代的人是幸福的,真实与虚假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至少登月的奇观足以赏心悦目;生于这个年代的人是悲哀的,正当所有人以为肯尼迪的“伟大事业”将以绚烂华彩的结尾就此落下帷幕之时,情势却急转直下,在比尔·凯辛为首的“登月阴谋论”者狂风骤雨般的民间言论轰炸之下,一时间“阿波罗”登月的真真假假变得扑朔迷离,甚至几度演变成了满城争说“阴谋论”的闹剧,30年来人们始终徘徊在“英雄主义”与“质疑主义”的博弈边缘犹疑不定。
  2009年7月19日,恰逢阿波罗登月40周年的特大庆典,阿波罗11号上曾经的三位宇航英雄,如今的耄耋老者极其罕见地再度聚首,吸引了全世界“长枪短炮”的注目。只是今日不同往昔,40年前的航天创举悄然转变成了21世纪的一场“勇敢者游戏”: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加加林这些曾经罗列在转盘四周的玩家再次聚首,再加上中国“嫦娥”和日本“月亮女神”这些强劲对手,彼此斗智斗勇,旅美科普作家方舟子对此有着深刻细腻的独到理解:“不论如何,历史不容妄加评论,我们应该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40年是个轮回,美国经历着经济危机的压抑和沮丧,新一轮的航天竞赛会随着阿波罗的老照片的涌出重新振奋人心。这是一场庆典,也是又一轮游戏的开始,玩家更多,花样也更繁杂。”
  
  “这个事实连阿姆斯特朗都不知晓”
  
  时光倒回公元1969年7月16日,佛罗里达浸淫在一派拂面的海风之中,广阔的肯尼迪角搭满了各色帐篷,一大簇不同肤色人群涌向海滩,他们无不怀着同一个诉求: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进入最后4小时倒计时,三位宇航员享受着他们出发前最后一顿“地球餐”,他们的宇航服和装备被带到了一间特殊的房间作最后一次检查。NASA工作室充斥着死一般的宁静,飞行主管吉恩·克兰茨(Gene Kranz)却早已习以为常:“这是一种惯例,在每一次执行任务时,我们都会默默祈祷:‘上帝啊,千万不要弄糟了!’而这次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们,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谁都试想不到,捆绑在发射台上的土星5号火箭所装载的100万加仑液氢燃料这时竟然出现了严重的泄漏情况,所有技术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要一个火星就能摧毁火箭和所有工作人员”,吉恩的话将现场的紧迫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迫于“火箭必须按时发射”的压力,NASA决定先让宇航员登舱,一边继续着维修。为了安抚宇航员,他们被告知,如果燃料泄漏导致引擎在点火时失效,他们的座舱会被彈射到远离火箭的安全地点。直到40年后,吉恩才道出了真相,“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逃生计划,发射中断系统需要两秒钟来感知危机启动逃生系统,如果在发射初期火箭的引擎熄火,箭体会在半秒钟内解体,宇航员根本无法获救!这个事实连阿姆斯特朗都不知晓。”
  土星5号的漏油症结在两个小时后终于得以解决……倒数声响彻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地。刹那间,一道闪光照亮了肯尼迪湾每一个角落。
  
  这一步走得如此艰辛
  
  7月20日上午7点02分,休斯敦监控台传来的无线电波如同闹钟一般唤醒了睡梦中的宇航员。终于,此次征程最危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着陆用的“腿”伸展出去,航控台向他们发出了最终指示:“你们可以驶离船坞了。”登月舱和“哥伦比亚”就此分开,休斯敦瞬间被阿姆斯特朗万分激昂的声线所征服:“‘鹰’已经长了翅膀了!”
  事实上,阿姆斯特朗的喜悦并没有感染NASA的工作人员。“鹰”和现代的太空舱相比太过落后,它的墙壁仅两层铝箔厚,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用手指狠狠地戳向它的墙壁就能凿出个洞来,而史蒂文提供的另一份资料更是让人惊诧不已,“NASA心里其实对登月完全没底,别看地控中心的监控屏幕和设备摆满了整个房间,但所有这些设备的总处理能力,只相当于一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而‘阿波罗’飞船的计算能力还远远不及一台I-PHONE。”
  一切都只有听天由命了。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驾驶着“鹰”登月舱在距月球表面约16公里处启动了反向推进器,飞行速度骤减,登月舱像一具钟摆那样,缓缓降落。就在所有人为之前的进程狂喜不已时,“鹰”的计算机突然爆发出一阵警报声:“错误代码1202”,几秒钟后计算机用一句“抱歉,我要关机了”结束了自己的工作。这个闻所未闻的警报让阿姆斯特朗惊得目瞪口呆,几年后NASA在分析了“鹰”上存留的数据后,得出了结论:雷达提供的数据瞬间超过了飞船计算机的承载量,计算机一下子崩溃了。
  然而,祸总不单行,“鹰”的计算机恢复了工作,地面控制室又向宇航员发出了另一个坏消息“飞船偏离了轨道”。……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表上空,阿姆斯特朗透过舷窗,却发现自己被一大片环形山和四下堆砌的庞然巨石包围了,奥尔德林在采访中用极其夸张的语调感叹道:“尼尔当时对地形很不满意。那些石头大得惊人,有几辆摩托车那么大的。”原来,“鹰”鬼使神差般地驶入了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阿姆斯特朗必须立即做出决定,要么转向飞出火山遗迹,要么机毁人亡。
  在雷达的引导下“鹰”降至距月表面约152米处,阿姆斯特朗果断地做出了决定:向火山坑外面飞去。毋庸置疑,这一意料之外的举措增加了额外的旅程,而增加的里程数让本就杯水车薪的油箱愈发超负荷运行……终于,NASA向“鹰”发出了警告,控制中心的读数器显示他们必须在60秒内完成着陆,而在以往的训练中,这项工作通常需要至少10分钟来完成。
  监控室的大屏幕显示剩余燃料只够维持17秒,整个休斯敦陷入了沉思,吉恩的心早已陷入了悲观的谷底,“除了祈祷上帝,我们无能为力。”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遥远且荒凉的月面已沸腾起一片雾海——登月舱降落时扬起了大量尘土。
  几分钟后,NASA的广播中传来了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着陆。”……一瞬间,世界炸开了锅。
  3小时后,阿姆斯特朗的九号半尺码的靴子接触到了月面,他没有引用《圣经》上的谨言妙语,也没有赘述新闻官备好的文稿,“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简洁明了的话让全人类回味了将近半个世纪而不绝。
  
  “后阿波罗时代”:充满质疑和月球之战
  
  “阿波罗17号”安全返地后,“阿波罗计划”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太空探险终于告一段落。阿波罗留下了富饶的月球财产:大量月球土壤、岩石标本直到今日依然是人类研究月球的唯一实体标本。有趣的是,仿佛一切与美利坚有关的故事总会附着上好莱坞色彩,阿波罗计划并没有如人想象的那样以一个完美的结局收尾,恰恰相反,随着“阿波罗”计划的进展,冥冥中总有一股“阿波罗”登月“阴谋论”的声音甚嚣尘上,
  “阴谋论”的论调最初集中在美国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拍摄的科幻影片《太空:2001年的奥德赛》,在阿波罗11号登月前一年,这部电影就已大胆地描绘出人类登月和月球都市的详细场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那么,位于“天使之城”的好莱坞现成片场会不会就是所谓的“登月现场”呢?“阿波罗计划”又是否真的只是一场耸人听闻的骗局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久以后,库布里克亲自出面比对了自己的电影与登月录像中的多点差异,所谓阴谋论的最初证据不攻自破。即便如此,随着更多登月阴谋论的著作粉墨登场,其中以比尔·凯辛于1976年所撰写的《我们从未登陆月球》影响最深,还是造成了美国民众对登月真实性的普遍怀疑,致使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美国当地的阴谋论者已从最初的6%猛增到了2009年的22%。
  “阴谋论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人质疑,阿波罗登月阴谋论只是其中之一。有人因此牟利,更多的人则是满足猎奇心理。中国国内最早的质疑论是2000年7月的一则名为《俄专家潜心研究得出惊人结论:美30年前登月疑为大骗局》的消息。有趣的是,所有的质疑一直限于民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提出过官方质疑,”连老美都不相信老美,素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先生也一直在思考这个“怪圈”,“冷战时期,即使是苏联、古巴、中国,这些与美国不在同一阵营的国家,都认同了阿波罗登月。假设,登月是伪造的,作为这场战役另一方的苏联又怎会不采取行动?”
  无独有偶,1978年,“阿波罗”与中国的第一次邂逅又恰巧为“真实论”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向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华国锋赠送了两件特殊的礼物:阿波罗宇航员带上月球再带回地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
  岩石很快便被送往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欧阳自远和王道德手上。这群年轻科研人员兴奋不已,废寝忘食地研究,不久就编写了《月质学研究进展》一书。欧阳自远院士同方舟子一样,一以贯之地站在了“力挺派”的统一战线上,“对于阿波罗的质疑,一般可以分为这么几类:讹传讹的谣言、没有考虑到月球的特殊环境的想当然、对影像资料的一知半解。没有一个综合科学的分析就乱下结论,只是单纯地指哪打哪,这样的做法不够辩证。”
  无论“阿波罗计划”是阴谋还是阳谋,世界所遵循的规律还是一成不变的:谁有远谋谁就笑到最后。“阿波罗计划”是冷战时期美苏载人登月竞赛的产物,其诞生是赤裸裸的政治目的,随着美苏争霸狂潮的退去,愈发趋向国际化、商业化的航天科研导致人类“登月”成了昙花一现。在经历了一段“思考期”之后,美、俄、中、日等国重新拉开了探索月球的序幕。40年后,美国政府的这场史无前例的特大庆典的目的也是昭然若揭:唤起美国人对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关注和支持。
  “重返月球计划”可以算作在经济大萧条的大环境下一支最强有力的强心剂,而用“英雄主义”救市安民也是美国政府当下所能打出的唯一一张王牌。与此同时,NASA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的考验,“为了于2020年之前将两艘月球登陆飞船‘牵牛星’和‘猎户座’能重新载人上月。3年内,NASA已在投入了69亿美元,但这个数字和肯尼迪的200亿初始数据还是有很大的差距。”NASA主管查尔斯·博尔登(Chales Bolden)向记者透露,奥巴马上台后,还特别委派了一个独立小组全面评估“重返月球”的多个太空项目,在白宫的压力下,NASA不得已又指派资深火箭和太空飞船设计师另外起草一个更廉价的登月计划。一个“差钱”的NASA还能给我们多少惊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登月40周年的纪念庆典上,柯林斯与奥尔德林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航天科技发展的新路:火星将成为人类下一个焦点,但所有的“戀月”者都知道,21世纪的月球之战并未偃旗息鼓。反之,这场“战争”的局势将比40年前的美苏互搏复杂得多。“众所周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石油,而新一轮的月球之战也要算起经济账、科技账、效益账。”方舟子总结道,“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等矿物质,且谁先利用谁先获益。月球上一种独特的神秘的物质‘氦——3’,也势必在石油枯竭后成为一种更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取代品。”
  一场因能源而发起的月球之战在所难免!
其他文献
“螺旋桨”节目在收费电视频道播放,收视率无法与落地到户的公共电视频道相提并论,受众十分有限。    7月下旬,从欧洲回来的西京集团董事长叶茂西有意避开媒体。他成功收购英国小众电视台Propeller(螺旋桨)的消息已经让这位49岁的温商蜚声海内外。作为买下西方电视台的第一位中国人,没有传媒经验的叶茂西究竟能否让“螺旋桨”成功转型并实现盈利还是个未知数。而这几年温商频频出击海外传媒,似乎预示着他们的
美国的政治学家试图从各州文化道德程度的异同来解释这一现象。    7月末的美国新泽西,一场反贪大风暴骤然袭来。  23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国税局等部门在新泽西多点同步展开大规模行动,共逮捕44人,其中包括霍博肯市刚上任的32岁市长马拉诺、锡考克斯市市长埃尔维尔以及里奇菲尔德市市长苏亚雷斯,以及泽西市副市长贝尔蒂尼和市议会主席,2名州议员、5名犹太教士以及负责房屋规划的官员等。在这44人中
了解双龙汽车公司一路走来的历史,也就可以体察韩国特有的劳工文化。    韩国的劳工运动之强悍,全球闻名。最近,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又爆发了全面的劳资冲突,持续罢工了数十天。近千名工会成员(即将被解雇的双龙员工)占领了韩国平泽市双龙汽车总部,在汽车生产基地安营扎寨。  7月22日,警察与罢工者之间的紧张对峙和暴力对抗。罢工者在工厂内点燃汽车轮胎,挥舞着铁棍,向警察抛汽油弹,用同时可发射数十颗螺母钉、射程
“现在整体的思路就是鼓励律师闷头赚钱,别管那么多事儿。”      张凯律师的手腕上有一圈清晰的深色印记,那是手铐嵌入肉身后留下的痕迹。  贵州农民曹大和被列车长捆绑致死案、江西博雅事件中犯罪嫌疑人万建成被警察逼供致死案……这些公共事件的影响之大,以致提起它们时不再需要注脚。张凯都是这些案件的代理人。  比起公益律师,他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维权律师——这是一群专门帮助维护公民在宪法中权利的人,如信仰
单从获得愉悦感这个层面来说,并不能认为他有什么心理问题,只是行为方式比较特立独行。      7月初,一名身着蓝色T恤的年轻男子与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内众多“明星”“过度亲密”的合影惊现网上。  据蜡像馆相关人员介绍,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蜡像馆并没有禁止游客与蜡像亲密接触。因此,游客热衷于和实际高高在上而如今近在咫尺的“明星”合影留念本在情理之中,即使做些勾肩搭背等表示亲切友好的动作也无伤大雅。但从照
上海,刚刚送走一次日食狂欢。在这场狂欢中,有一拨人,他们不会满足于一生只看到一次日食,更不会满足于在日食的神奇时刻仅仅是“看”。他们,是为日食痴狂的“追日族”。      看日食会上瘾    “我看过9次日全食,这是第一次错过。”7月23日上午,坐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大堂里的Xavier Jubier说起前一天的观日食经历,又是耸肩又是撇嘴。这个清瘦的法国人本满心期待,能在最佳观测点之一上海看到本世
即便因为卖掉C.罗被广为诟病,即便皇马声势浩大,但在今年4月福布斯公布的世界足球俱乐部价值榜中以18.7亿美元高居第一的曼联,依然信心十足,其全球商务总监理查德·阿诺尔德说:“下半年我们会做得更精彩。”      当“红魔狂飙”席卷杭州之际,7月25日夜,位于上海繁华南京路恒隆广场五楼的MUSE2酒吧,同样成了曼联的“主场”:在“斯米诺·曼联共举杯”的派对上,主办方“斯米诺伏特加”特意请来了两位特
侯耀文遗产门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一个“怪相”——名人身后,在不翼而飞的巨额遗产面前,谁是谁非?或许真的很难说清。      侯耀文遗产门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一个“怪相”——名人身后,在不翼而飞的巨额遗产面前,谁是谁非?或许真的很难说清。  2007年初夏,59岁的相声大师侯耀文于自己的玫瑰花园别墅吃完平生最后一碗炸酱面后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去世。  然而,大师身后并不平静。一场历时两年之久的遗产分
本届香港书展提出了“多元与创意”的主题。这一主题,恰恰暗合了香港书展20年发展的内在基因。    作家阎连科曾说:许久的许久,我们千百万的人,都把繁闹的香港视为文化的沙漠。可是,每年7月的香港书市,让我豁然改变了这个人云亦云的无知。  凡是去过的人,都说此言不虚。7月22日至25日,记者应邀访问第20届香港书展期间,就真切地见识了它的魅力。  书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主办,设在位于港岛核心区
你可以像麦兜这样生存,但也可以成功,就好像2009年的麦兜。    “麦兜”真的很火,结束了过去一个月来好莱坞动画电影在中国市场无可匹敌的狂飙突击。上海浦东新世界影城在24日首映日,将常规放映时间从10点提早到了8点半,一天排了28场《麦兜响当当》,晚上11点半时还临时加了一场。  SMG如今在电影领域也可以呼风唤雨了,他们将成人童话“麦兜”吆喝成了老少皆宜的全年龄段动画片,这绝对超出了谢立文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