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对1+X证书制度的启动背景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土建类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进行了探究。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重构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可以取得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土建类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提供了现实支撑。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1+X证书制度的启动背景
  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教育部明确提出:自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该制度鼓励在校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缓解就业压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对学习者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大[1]
  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手段的巨大变革,使产业发展的形态、过程变得愈来愈复杂,而这对产业一线从业人员也产生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故,在产业对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人才的培养制度、培养模式也必然需要进行调整,1+X证书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二)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和竞争力[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现代社会就业的基本制度,能够表明劳动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学识和技能,是用工单位招录劳动者的主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普遍存在“证书管理混乱、证出多门”等现象。证书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和协作机制是产生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形成“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和“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两种证书体系将在竞争与协作中找准各自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群体,从而在市场环境中强化证书质量和鉴定效力。
  (三)更好地利用丰富的职业院校教育与培训资源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但是这些资源对社会开放的力度不足,仅仅使用于职前教育阶段,有些院校的实习实训设备长期闲置,不利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均衡配置。鼓励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业院校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定位
  建筑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现场实践能力,能适应土木工程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土建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二)培养目标
  采用“职业能力递进、工匠精神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等行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能够从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BIM技术应用、资料管理等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
  该专业形成了“职业能力递进、工匠精神贯穿、13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坚持“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土建类专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由1项基本能力、3项专项能力、2项方向模块能力、1项综合能力和1种工匠精神组成。其中:1项基本能力指识图能力,3项专项能力指施工能力、管理能力、信息应用能力,2项方向模块能力指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力、BIM技术应用能力,1项综合能力指企业顶岗实践能力,1种工匠精神。
  “13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学校、企业的“双环境”下依次培养1项基本能力、3项专项能力、2项方向模块能力和1项综合能力,并将1种工匠精神培养贯穿始终,使毕业生具备顶岗能力和工匠品质。
  (四)人才培养现状[3]
  目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为4+1+1(即4个学期知识学习+1个学期跟岗实习+1个学期顶岗实习)的培养方式,学分满足要求即可正常毕业。4个学期的知识学习主要包含公共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学生考试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专业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组成,其中專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属于必修课程,考核同样是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考试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目前土建类专业所开的专业课程并没有与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对应,虽规定学生毕业时除满足学分要求外,还需至少获得1个职业资格证,但证书的获得方式是学生必须参加专门组织的考试且考试合格。这种培养方式中的专业课考核和职业资格考核(或职业技能考核)没有互相融通,造成了课证分离的现象。
  三、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土建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原先的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而且课证分离,与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结合教育部启动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出了在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将职业技能考核要求纳入到相应的几门核心课程中,学生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后可获得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一)BIM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类别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一,也是土建类专业领域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职业技能考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分别为BIM建模、BIM专业应用和BIM综合应用与管理,具体详见表2所示。
  BIM建模考评与BIM综合应用考评不区分专业。BIM专业应用考评分为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类专业应用、结构工程类专业应用、建筑设备类专业应用、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应用四中类型。
  (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BIM职业技能初级:BIM建模
  针对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既有专业核心课程中植入BIM模块,并基于职业标准开发独立的BIM课程。
  BIM职业技能初级要求达到的核心能力主要有工程图纸识读与绘制、BIM建模软件及建模环境、BIM建模方法、BIM属性定义与编辑、BIM成果输出五个模块。在《建筑识图与构造》、《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建筑设备安装识图》、《地基与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将BIM职业技能初级要求的五个核心模块引入到相应的课程中。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开发独立的新的课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技术》。
  (三)“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BIM职业技能中级:BIM专业应用
  基于BIM的施工现场管理、基于BIM的4D施工方案模拟,作为BIM职业技能中级核心模块中的其中两个模块,可以将其植入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基于BIM的5D施工管理,由于没有专业课程与此相匹配,这个模块可以考虑开发新的课程,如《BIM5D协同管理》。基于BIM的工艺设计与模拟、基于BIM的碰撞检查、基于BIM的沟通等几个核心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新课程,如《BIM技术应用》。
  四、结语
  在1+X证书制度的大力支持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实施,通过“课证融通”不仅促使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能取得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03):30-35.
  [2]  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3]  缑慧娟.浅谈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4):84-85.
  基金项目:开封大学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开封大学“1+X”证书制度研究—以土建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9-KDJG-05)。
  作者簡介:刘宝兴(1987—),男,河南民权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土建类专业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英语和法语的历史文化渊源,两门语言长期以来互相影响和渗透。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二外法语词汇学习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迁移现象。因此,在二外法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且正确的利用语言学习中的迁移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二外法语;词汇学习;英语;正负迁移  一、研究的基本目的  语言学习中的“迁移”是指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在新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
期刊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思想,对人民概念与重要价值进行阐述,重视在该思想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汇集人民群众力量创造历史伟业。通过对经济生活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得知很多内容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从不同领域对这一思想进行解读与体现,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对这一思想的认知程度,也能收获更高层面的知识教育效果。所以本文对此进行多个维度的探究,希望能提高这一内容的认知程度。 
期刊
摘 要: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方法,高中物理实验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实验难,所以教材上的很多实验都是从基础出发,从简单考虑,粗略测量,所以就会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笔者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操作的方法,希望对广大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操作;方法  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实验,要想学好物理,理解物理知识,会用物理知识,离不开实验。所
期刊
新课改倡导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知识通过学生的内化,成为他们的个人精神财富,帮助他们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教学方法,加强探究性学习,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提高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与学生实现主体一致性,通过师生的积极配合达到效果。根据调查显示,80%的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上学习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我国当代著名声乐教育家彭维纲教授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彭维纲教授的声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对现在的声乐教学有所裨益。关键词:  关键词:彭维纲;共鸣训练;声乐教学法  “声贵于圆、声有八方”,是彭维钢教授对声音的要求。他常常说,声音只有八面玲珑、珠圆玉润,才能使声音更赋有灵性。要达到这种声音效果,就要把气息共鸣综合起来进行训练。彭维纲教授的声乐
期刊
摘 要:面对新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四个正确认识”,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增强对“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解和践行,已逐步成为当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为大学生的成长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亦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
期刊
摘 要:当不慎发生火灾事故时,需要利用物证加以证实,在火灾现场施救过程中也应对这些现场物品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以将其在火灾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物证损坏始终是火灾事故调查实践中面对的重大难题之一,文章在阐述造成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探究几点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火灾调查;物证损坏;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引言  预防火灾事故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谐
期刊
摘 要: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形势明朗,但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不再逆转,高校线上授课过程中涌现出多个“网红”教师,极受师生、社会群体喜爱,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成为讨论的熱点。本文以民航院校为切入点,探讨通过建立共享机制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民航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遇到的瓶颈与挑战;共享机制
期刊
摘 要:高中階段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改在日常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时除讲解教材中的词汇、语法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了实现最终目标,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帮助高中生寻找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高中生探寻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并探索其具体优化途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已经进入到各大高职院校的课程中去。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实用性的人才,就数控维修实训而言,很多高职院校在引对进数控技术这一板块引起重视。提高数控教学技术是各大高职院校较为关注的话题。针对这一话题本文对高职数控维修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职;数控维修;提升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社会生产中数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