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通过品读下面这三篇文章,你将领略到中华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周俊根)
去华县是冲着皮影去的。在华州皮影文化园里,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演出。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块幕布、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就构成了华县皮影戏的舞台。在乡村,这些东西只要用小车一推,背篓一背,就可以走街串巷地去演出。所以,在当地,皮影戏又叫“五人忙”,即每场戏的表演是由“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5个人完成的。其中,“前声”负责演唱、打大鼓、弹月琴,“签手”操纵一切皮影表演,“后槽”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上档”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5个人配合默契,严丝合缝,让人隔着幕布听去,仿佛20多个人的乐团在演出,可见技艺之超凡。
台上热闹,台下寂静。“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随着器乐声起,造型各异、情态多样的皮影人物出现了,抑扬顿挫、悠扬细腻的唱腔也随之而起。那些上下跳跃、左右腾挪的皮影,透过神秘的幕布,将我们带入历史,让我们穿越时空。时而是温婉朦胧的女子在广舒长袖,诉说脉脉柔情,时而是横刀立马的将军在舞枪弄棒中尽显英雄气概。相比古朴粗犷的老腔,皮影戏要委婉典雅许多。当那些咿咿呀呀的腔调从幕后跑出来时,就像江南春水绵绵不绝,又似一坛醇香朴实的千年老酒,让人沉醉。那幕布后的人物,在灯影下,男耕女织,抬轿挑担,策马扬鞭,甩袖舞刀,举手投足,惟妙惟肖,沉醉在他们的世界。5个人肩负着吹、拉、弹、唱,還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表演,一切都忙而不乱,游刃有余,让人连连惊叹。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又名碗碗腔,起源于汉代的陕西省华县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如黄土地般朴素的装扮,让华县皮影戏荣获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虽然舞台上唱着、动着的皮影少了,但是墙壁上、礼品盒里的皮影却多了。吸收了汉代砖雕、民间剪纸和唐宋寺院壁画手法与元素的华县皮影,转身成了馈赠佳品,连外国人都很喜欢。
在皮影制作间,只见工人师傅们正在埋头认真地制作皮影。华县皮影讲究的是雕绘并重,一件精美的皮影需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8道工序,方能做成。手工刻皮影是一项非常磨人性子、锻炼耐心的工作,同时也需要艺术天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雕镂时,扎在皮子上的刀子不动,手指推动皮子来刻镂。师傅们手下动作娴熟,好像那刻刀不是刻在皮子上,而是画在纸上。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细细的毛笔在他们指尖飞舞,多次烘染,精致高雅,不一会儿,一件小巧玲珑、精美细腻、俏丽动人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皮影艺术品就成形了。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是相当复杂的,即使一件传统的“雪花纹”影人至少也需要雕凿3000多刀,上色20余次。
每一种古老文化的身后都有一段久远的历史和艰辛的历程,每一项民间技艺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技艺精湛、心灵手巧的艺人,华县皮影同样如此。透过那一张张静寂的皮影,我们看到了灯影下的另一个世界。
(摘自201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稍有改动)
◤简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现的是华县皮影的独特魅力。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演出,感受到了演出人员的超凡技艺,了解了具有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之称的华县皮影的久远历史,以及皮影制作师傅的精湛工艺及艰辛付出。
(周俊根)
去华县是冲着皮影去的。在华州皮影文化园里,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演出。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块幕布、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就构成了华县皮影戏的舞台。在乡村,这些东西只要用小车一推,背篓一背,就可以走街串巷地去演出。所以,在当地,皮影戏又叫“五人忙”,即每场戏的表演是由“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5个人完成的。其中,“前声”负责演唱、打大鼓、弹月琴,“签手”操纵一切皮影表演,“后槽”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上档”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5个人配合默契,严丝合缝,让人隔着幕布听去,仿佛20多个人的乐团在演出,可见技艺之超凡。
台上热闹,台下寂静。“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随着器乐声起,造型各异、情态多样的皮影人物出现了,抑扬顿挫、悠扬细腻的唱腔也随之而起。那些上下跳跃、左右腾挪的皮影,透过神秘的幕布,将我们带入历史,让我们穿越时空。时而是温婉朦胧的女子在广舒长袖,诉说脉脉柔情,时而是横刀立马的将军在舞枪弄棒中尽显英雄气概。相比古朴粗犷的老腔,皮影戏要委婉典雅许多。当那些咿咿呀呀的腔调从幕后跑出来时,就像江南春水绵绵不绝,又似一坛醇香朴实的千年老酒,让人沉醉。那幕布后的人物,在灯影下,男耕女织,抬轿挑担,策马扬鞭,甩袖舞刀,举手投足,惟妙惟肖,沉醉在他们的世界。5个人肩负着吹、拉、弹、唱,還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表演,一切都忙而不乱,游刃有余,让人连连惊叹。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又名碗碗腔,起源于汉代的陕西省华县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如黄土地般朴素的装扮,让华县皮影戏荣获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虽然舞台上唱着、动着的皮影少了,但是墙壁上、礼品盒里的皮影却多了。吸收了汉代砖雕、民间剪纸和唐宋寺院壁画手法与元素的华县皮影,转身成了馈赠佳品,连外国人都很喜欢。
在皮影制作间,只见工人师傅们正在埋头认真地制作皮影。华县皮影讲究的是雕绘并重,一件精美的皮影需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8道工序,方能做成。手工刻皮影是一项非常磨人性子、锻炼耐心的工作,同时也需要艺术天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雕镂时,扎在皮子上的刀子不动,手指推动皮子来刻镂。师傅们手下动作娴熟,好像那刻刀不是刻在皮子上,而是画在纸上。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细细的毛笔在他们指尖飞舞,多次烘染,精致高雅,不一会儿,一件小巧玲珑、精美细腻、俏丽动人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皮影艺术品就成形了。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是相当复杂的,即使一件传统的“雪花纹”影人至少也需要雕凿3000多刀,上色20余次。
每一种古老文化的身后都有一段久远的历史和艰辛的历程,每一项民间技艺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技艺精湛、心灵手巧的艺人,华县皮影同样如此。透过那一张张静寂的皮影,我们看到了灯影下的另一个世界。
(摘自201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稍有改动)
◤简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现的是华县皮影的独特魅力。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演出,感受到了演出人员的超凡技艺,了解了具有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之称的华县皮影的久远历史,以及皮影制作师傅的精湛工艺及艰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