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课堂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日常班级管理和任课老师的反馈与评价,高校课堂普遍存在着一些消极行为,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消极行为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某高校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课堂行为特点,在高校课堂管理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希望达致良好学风和相互激励的课堂学习氛围。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课堂消极行为;课堂管理;礼仪与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68 — 02
  目前,高校课堂的消极行为已经成为教育者关心和重视的主要问题,它不但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挑战。因此,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成为现在高校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更多的课程改革却更多的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而忽视了教学外在课堂环境的改革,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课堂形式的改革,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自主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一、高校课堂消极行为的现象及成因
  1.高校课堂消极行为的现象
  通过课下与各专任老师交流和通过听课的形式发现高校出现的课堂消极行为主要包括:旷课、迟到早退、与同学聊天、睡觉、听音乐、玩手机、看小说杂志、吃东西、发呆、看考证教材或看书自学等。
  2.造成高校课堂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
  2.1天气因素
  当天气炎热、闷热的情况下,学生会出现上课情绪低落、烦躁或睡觉的现象;当天气寒冷时,旷课和迟到的同学人数升高,主要表现在起床晚、迟到和身体不适旷课。
  2.2外部人为因素
  2.2.1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不足表现在认为大学课堂不应该像中小学,所以对点名考勤不重视,对上课说话、吃东西、打手机及看书等现象不管不顾,助长了学生学风懒散的风气。
  2.2.2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备课不充分,让学生觉得组织混乱,无从下手没有头绪,降低了学习兴趣;照本宣科,上课形式单调,让学生觉得自己看书就可以,不用来上课听讲;缺乏人格魅力,老师高高在上,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没有形成师生平等的和谐上课环境。
  2.3内在环境的原因
  2.3.1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考上高校院校之后,都是希望拿到毕业证即可,只有少部分有思想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拿到荣誉和奖学金,来实现自身认可和缓解家庭压力。
  2.3.2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
  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没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在广州觉得学生晚上作息时间非常晚,造成无法早起或者上课补觉的习惯;现在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网上聊天工具、手机游戏、电视剧等资源使学生沉迷于网络;随着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越来越薄弱。这些都是造成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因素。因此针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教师在课程改革上不单是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方面因素,从上课的管理形式上进行改革。
  二、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自20世纪80年代始,德国职业教育界展开有关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讨论。1980年,德国教育专家T·特拉姆提出,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展现〔1〕。国内的学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实践与行动;也有学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体行为能力。〔2〕因此,行为导向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自发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套既可以综合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等。
  三、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堂管理中的运用与实施
  1.课程简介
  基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公共必修课“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本文展开进一步研讨。该课程属于面向全校大一新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实行小班教学,每班人数为50人左右。
  2.实施过程
  2.1组建团队
  在课程开始的首次课,由班长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要求:男女生分配合理;7-9人一组,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尽量不分为一组。
  2.2角色分配
  因授课对象是来自高校院校的学生,故在角色分配时,教师选择的是以公司的职位来设定。建设好团队后,让每一个组选举出一名CEO来负责该团队,其余的组员在CEO的带领下完成给公司取名和部门人员划分的工作。具体分配情况如下表:
  2.3礼仪课工作证
  公司组建,角色分配完成之后,把制作工作证的任务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团结和做制作具有自己公司名称、品牌logo和文化理念的工作证。
  2.4理念文化的渗透
  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打造,对员工的素质也非常看重,每天的问候不但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公司文化的具体表现。但在绝大多数的高校课堂中,老师认为大学的课堂不同于中小学不需要考勤,不需要互相的问候,上课也不用举手不用起立,有疑问可以直接向老师提出,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助长了学生自由散漫不重视课堂习惯和态度,进入社会也就更没有规矩。因此,在礼仪与形体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师生约定是:上课铃一响,老师发出指令:“上课!”,审计部的学生喊:“起立!”,全班同学齐声鞠躬问候:“老师好!”,任课老师欠身回复:“同学们好,请坐!”。大家坐下,安静的还是与老师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看似是小学、中学的做法,用在大学的课堂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它既可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又可以让学生收敛感官于课堂,从课程一开始就为学生营造了课堂就是学习的圣地的氛围。下课时,同学们收拾好垃圾和桌椅一起击掌下课,形成有序的习惯和表达上课后的喜悦感。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课堂上的公司组建对课堂管理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学生为期一学期的课堂行为监控,得出以下数据:
  本学期迟到的人数为2人;旷课的人数为0人;请假人数为4人;看其他书籍的人数为0人;睡觉的人数为0人;玩手机的人数为10人。
  数据来源于每个团队审计部同学的小组考勤、对小组成员进行以上行为的课堂记录。通过这样的规范记录,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自律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上课形式对授课教师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胸卡的识别,更容易记住学生的名字,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团队之间和每一个学生之间的特质差异,以便于教师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
  4.1.2课堂上的公司组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样组建公司的形式运用任务驱动将整个学期的课程模块串在一起,提升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放式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活动中,使每一个角色分工明确,每一堂课的前中后都有事可干,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群体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形成了很好的社群学习氛围。正向的社群学习氛围是做好课堂管理的首要因素。
  4.2建议
  根据对课堂消极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及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后课堂消极行为得到改善的现象出发,本人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以便使高校课堂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提升。
  4.2.1改变高校院校教师传统的课堂管理的观念
  转变大学课堂管理松散的态度,切忌抱有我上好我的课,学生听不听都与我无关的态度。自由是在一定限制内的自由,教师应首先意识到课堂的神圣,给学生灌输好课堂的规章秩序,教师严格,学生才能重视,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4.2.2提升高校院校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应认真备课,组织策划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连贯流畅的进行。教师还应把课堂交到学生的手里,让自己成为引导者,而不是给与者,让学生成为探索者,而不是被填塞的鸭子。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材、教具的创新,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课堂的教学互动,避免照本宣科或是念幻灯片文稿的现象。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及个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4.2.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播者,也应该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并且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能尝试去记学生的名字,学生会有关注感,会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
  〔参 考 文 献〕
  〔1〕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2〕陈士亮,王晓望. 行为导向教学论综述〔J〕. 教育与职业, 2005, (12).
  〔3〕吴江萍.“引导—激发—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湖南大学女生形体课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杨成.历奇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5〕孔庆涛.行为引导教学法及其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 (7).
  〔6〕〔美〕D·A·库伯,王灿明,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7〕李和平.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行为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 (4).
  〔8〕王晓华.“启发—引导—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形体课教学及考核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3,(18).
  〔9〕程辰.大学生课堂消极想为调查研究——以N市三所高校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16.
  〔10〕张中迅.大学生课堂不当行为分析及对策〔J〕.社科纵横,2013,(12).〔责任编辑:杨 赫〕
其他文献
[摘 要]齐齐哈尔市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在全国地级市当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也还有不足之处。伴随着国务院《2014—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颁布,以及齐齐哈尔市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具体规划目标所需,齐齐哈尔市诚信体系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为齐齐哈尔的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新的能量。   [关键词]齐齐哈尔;诚信体系;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中的推进,国资监管工作将会面临新的挑战,这需以公司控制权的设计为基础,从公司治理、国资代理人的监督与激励等方面入手促使国资监管工作回归法律路径。并从规范国资监管授权、以股权结构为标准实行国资分类监管、加强公司信息披露、推动外部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下的国资监管工作。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控制权;国资监管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理工院校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其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目的模式方面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服务社会;二是在内容模式上强调人文社科教育与理工学科的交融;三是在运作模式上通过课程设置、设立人文教育专门机构、引进名师授课和学生管理事务部门的联合培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办学层次。有鉴于目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人文底蕴薄弱的实际,西方工科院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办学挑战,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管理是其重中之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针对此,以独立学院的学分预警制度为中心,从学生学风管理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层探讨,对学分预警制度的具体实施提出建议,以便完善实行这一机制,保证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分预警  [中图分类号]H36;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原创话剧是校园原创文化的典型样式,表现出精神原创的本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特征,是大学生表达价值观念的艺术化形式。校园话剧的生存面临内涵缺失、专业培训力度薄弱、影响范围局限的困境。基于原创话剧的大学校园原创文化建设模式的运行,需高校教育管理者遵循以下举措:提供创作指导,深化作品内涵;强化专业引领,优化艺术表现;加大宣传推广,彰显原创精神。  [关键词]原创文化;校园话剧;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在我国创新创业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当代大学通过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体现其社会价值。产学研合作能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积极依据地方优势产业群依托本校优势专业构建适应于本地产业群的特色专业群,并在实训基地、 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实现校企合作与资源共享。  [关键词]产
期刊
[摘 要]让—保罗·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以存在主义思想阐释人道主义,提出一种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为本体论基础,将自由视为最高价值,强调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并自称为一种真正关心人、尊重人的学说。萨特由此建立的抽象的人性论与马克思现实的人性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存在主义;自由;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制约我国农业信息化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主要包括:缺乏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加以支持;农业信息供给机制不完善;农业信息需求不足;缺乏专业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环境建设滞后;缺少农业信息商业运作模式以及缺少资金支持等。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018 — 0
期刊
[摘 要]在21世纪初期,美欧等西方国家向中亚渗透,导致中亚国家发生了“颜色革命”,对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利益造成了严重挑战。为此俄罗斯对其中亚政策在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做出新的调整,采取了多种反制措施,从而有效地抵御“颜色革命”向周边国家蔓延,俄重新掌握对中亚事务的主导权。  [关键词]“颜色革命”;俄罗斯;中亚政策  [中图分类号]D5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期刊
[摘 要]一个人良好私德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私德修养的事例和记载,通过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会其中的内涵和深意,抓住正确的方法和重点,从而更好的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来指导生活、教育子女。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私德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