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进击金融科技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进军金融科技的冲锋号已经吹响。2018年还没有过半,各银行就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金融科技的高地。由此,对于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及客户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科技助力银行应对更严峻考验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更加开放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以及更严格的金融监管,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机遇,同时也迎来更严峻的考验,这些考验包括利率市场化、经营模式雷同、创新研发效率低等。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产业理念,解决发展痛点,成为银行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思路。可以说,银行与科技的结合,将助推银行业转变经营理念。通过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将为银行注入技术创新的基因,充分发挥自身在支付结算、资金托管、市场交易上的优势,提升以客户为核心的产品研发,加快向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运用金融科技公司的大数据优势,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准确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加强客户服务,优化客户体验。
  具体来说,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各类领先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进金融行业,并且极大的提升了金融效率,银行业同样可以主动出击拥抱新科技,例如将移动计算与大数据征信相结合,助力信贷服务的普惠发展;引入针对个人用户的智能投顾,提高用户的维护和追踪效率;利用多种智能支付手段,提升个人消费者的交易效率和服务体验。
  此外,在支付领域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影响非常大。正如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所说:“金融科技给支付清算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具有颠覆性的。”在客群年轻化、场景多样化、模式创新化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凭借极致的客户体验,削弱了银行转账服务的客户规模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金融科技给支付清算类业务带来最深远的影响还在于渠道的颠覆。
  科技公司“去金融化”成趋势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巨头们的标签也在逐渐产生着变化,但就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如火如荼之时,部分行业巨头却开始了“去金融化”。2017年4月,蚂蚁金服就曾宣称未来只做科技,帮助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无独有偶,今年以来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乐信都纷纷宣称不做金融。
  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金融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也经历过一些不同的阶段,早期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类金融组织或者纯粹的金融科技企业,更多是在既定轨道下探索自身业务的改进。在多元化情况下,不同的金融服务提供主体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政策环境,会做出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跳出原有的单一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企业在早期很多想往金融领域靠的过程当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开始遭遇更多的挑战,比如这些领域可能会遭遇更加严格的监管,一些机构就有可能进行业务或者战略的调整。”杨涛表示。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指出,金融科技企业“去金融化”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金融是一个特殊行业,需要牌照,牌照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需要一个过程。在牌照获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资本金投入到一个重资本牌照类型的金融企业,其实和互联网企业的轻资本和轻资产的模式是相悖的,它有限的资本金投到一个牌照里面,是不符合它的利润最大化的需求的。
  在杨涛看来,“去金融化”只是金融科技巨头战略思路的调整,下一步在其业务“因为巨头们一方面原有的金融牌照,或者涉足的金融业务,理论上不是那么简单能够退出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要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输出或者技术支撑,而后者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所以未来这些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金融业务怎么样退出,而是从事的金融业务跟他想要做的技术输出这一块,如何在风险、组织架构、利益关系上能够有效的隔离,这可能是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
  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从北京银行的智能银行到今年建设银行的无人银行,银行不断用科技为自己赋能。与此同时,银行给客户带来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服务体验。
  4月9日,上海九江路的中国建设银行无人银行正式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无人银行,预示着国内无人银行时代开启。
  无人银行里见不到一个银行工作人员,见不到一个保安,也没有了成排的柜台窗口。见到的是人脸识别的闸门和摄像头、能对話的机器人、智慧柜员机、VTM机、外汇兑换机以及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互动体验区。人们到这里再也不用排长队等待办理业务,因为这里的办事效率远远高于有人银行。这里不是只办理简单的银行业务,90%以上传统银行网点的业务在这里都能够办理。这里的融合机器人、VR、AR、人脸识别、语音导航、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元素,更为客户呈现了一个拥有全新体验的全自助银行智能服务平台。
  无人银行的办事过程很简便,第一次来此者,刷脸+身份证识别绑定即可认证身份(以后每次来只需刷脸,银行就确定是你);无需取号,进门有机器人引导,在其屏幕上预约业务操作即可;通过智慧柜员机、VTM机、外汇兑换机以及AR、VR等互动体验区体验银行服务,包括现金和非现金业务,复杂业务还有可视化柜台远程连线人工柜员(只需戴上耳机和眼镜,远程一对一。能办的机器人办,不能办的远程给办)。
  银行的变化来得这样迅猛,不单是网点实现了无人服务,网点的职能也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巨变。或许随着科技创新,手机等设备终端更加强大,未来的银行将不再需要网点,业务依靠更强大的智能化。
  更让人感到方便的是,5月15日,建行杭州分行打造的浙江首批“无感支付”停车场,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联合大厦等停车场开通运行。建行签约用户在这些停车场缴费无需再使用现金、刷卡,甚至不用掏出手机,自动缴费离场,实现了“不停车、免排队、免找零、先停车后付费”。
其他文献
当大多数人都认为江西银行将会“后来者居上”,捷足先登,成为江西首家上市法人银行时,九江银行的一纸上市申请,瞬间让人有种将要改写结局的架势。在此,江西银行或许也已感觉到了某种压力。  2018年1月19日,江西银行便获得了江西银监局H股发行并上市的批文,并于2月12日提交了上市预披露文件。和2017年8月便取得银监局批复却迟迟未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九江银行相比,虽然在时间上没有占得优势,但是在进程
期刊
一场影响方方面面,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应用的金融科技正迎面而来。  就目前来看,新兴的互联网巨头BATJ凭借其科技的力量在金融领域展开了强势布局,支付宝、微信支付近乎在小额高频支付市场上形成双寡头格局,传统的金融公司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也宣称要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建行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与四大行合作成立金融科技实验室。可见,金融科技已经
期刊
4月16日,保险业两位部级官员落马案件有最新进展。一为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被指控其在任主席前就曾“利用职务便利”,另一位则是人保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总裁王银成被控受贿870万元。  项俊波从落马到公诉仅用一年  最高检发布:近日,江苏检察机关对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检查机关起诉指控显示:被告人项俊波利用其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中
期刊
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5月1日起,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将试行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行期暂定一年。  对这一《通知》该如何解读?给老百姓的养老带来哪些好处?《通知》中指出要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
期刊
暖风阵阵,姹紫嫣红,正值春日好时光。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季节里,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保险”)也迎来了人生之中的美好时刻。  3月28日,大地保险的母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集团”)发布公告称,大地保险将以增资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除现有股东宁波开投外,还包括云杉资本、东航金控、东航产投、新华保险、上汽颀祥、中金启通、通用投资及四维图新等8家,共9家
期刊
他是一名老国寿,如今又是新华保险的掌舵人。35年的寿险从业经历,让他不仅有着丰富的业务经验,更对整个寿险业的发展、转型和回归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就是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  2016年3月万峰接替原董事长康典正式入主新华保险。两年多时间来,新华保险在万峰的带领下走出了怎样的一条道路?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用战略眼光发展期交业务  回首2015年寿险市场,理财型产品正受到人们的青睐,众多中小保险
期刊
从宣布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到无人银行,然后再到建信金融科技,显然,金融科技已进入到下半场。上半场,互联网企业占据优势,制造了喧嚣;下半场,监管从严发力,银行强势回归,大型银行金融科技已从牵手借力转向了自建独立。  “风云变幻的金融科技行业已出现四大转折:创新驱动力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行业红利从互联网人口转向数据价值,金融机构创新理念从渠道和产品创新转向融合创新,金融机构着力点从丰富入口转向数据治
期刊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当然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耐心。  4月27日,漆包线龙头精达股份发布公告,实际控制人李光荣先生因涉嫌行贿罪被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执行逮捕。  今年55岁的李光荣,不仅是A股上市公司精达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还兼具多重身份,特华投资管理董事长、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咨询委员主席、华安保险董事长……在李光荣的身上有着“大佬”的特质——神秘低调,然而其在资本市
期刊
2017年以来,从四大行纷纷宣布与BATJ合作,到多家银行逐一宣布独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很显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银行在金融科技竞技场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从过去的“追赶者”强势转换到到如今的“领跑者”。  据了解,自2015年底,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先后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起步最早成立的兴业数金累计与346家商业银行建立信息系统建设
期刊
目前,银行充满危机感,也饱含激情,银行业进军金融科技的冲锋号已经奏响。是敌是友,取决于利益。  那么,未来银行和科技公司将是怎样的关系?他们又将如何更好的发展呢?  走别人的路,让大家的路越走越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上站稳了脚跟,银行巨头开始发力金融科技,个别银行开始定位为金融科技银行,让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也归金融。可以说,银行早已告别了“高枕无忧”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不破不立”的关键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