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策略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能集图、文、声、像及动画多种信息方式于一体,能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现各种信息,使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这将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化学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和策略。
   一、更新化学教学观念,优化化学教学内容
   1.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整合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因化学变化发生。衣、食、住、行、用,处处离不开化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把一些相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及化学反应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学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联系潜水员在水下呼吸过程以及所利用到的呼吸面具的原理;学习醇类能被氧化的性质时,与如何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联系起来。学生将会感到化学是一门有趣、有用、有意义的科学,就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执教“铝及其化合物”时,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总结铝的重要物理性质及部分化学性质,然后提出:为什么铝制餐具不宜贮存酸性或碱性食物?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使用,探究铝片、氧化铝分别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出铝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再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后在巩固运用阶段,引用家庭常用于疏通堵塞下水道的“管道通”让学生讨论其反应原理。通过这一节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而且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道理。
   2.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整合教学内容
   化学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诸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水资源污染等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不仅能澄清一些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车辆液氯泄漏,造成28人死亡,两万多亩农作物受损。画面上农作物枯黄变白。2005年10月30日,武汉一废品收购点的液氯钢瓶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进行紧急处理。画面上消防员将钢瓶浸入到了石灰水中。2009年1月14日,宁波巨化化学有限公司液氯储存车间一液氯储存罐发生泄漏事故,消防员进行紧急处理。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消防员要向泄漏罐喷洒泡沫、液体等?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获得结论:氯气是一种黄绿色、酸性、有毒性气体。紧接着问:是不是氯气就是一种危害人类而毫无益处的气体呢?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掌握了氯气的性质用途,还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化学,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改变化学教学模式,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新课程改革提倡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就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看成知识构建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媒体不再只是帮助老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用来创设适宜的情境,探究化学原理、规律、实验,进行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知识的工具。在个人实践中,“情境——问题——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效益。
   当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如掌握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能够制作课件、软件等。例如,在讲授“离子键”中NaCl的形成过程时,可用FLASH动画演示Na﹢和Cl﹣的微观形成过程,并提出问题:“(1)为什么会形成氯化钠?(2)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什么?(3)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是什么?(4)通常是哪些元素能形成离子键?(5)形成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引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归纳,逐渐地从具体事实中进行抽象概括,化难为易,从而抓住离子键的关键,揭示离子键的本质。恰当地使用课件,可使教学方式生动、直观,顺利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学要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以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三、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化学课堂环境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能改变教师“传授者”的身份。但是要注意教师仍然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的设计和掌控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也是教学活动及其重要的一环。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背景的,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以一定的方式分析或者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者,也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化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入的角度,都要切合化学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和教学节奏控制上,特别要重视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和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享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乐趣。
   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恰当的、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探索的教学情境;从方法和策略上教给学生运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践来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换为感性、生动的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容易被激活,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验证核心自我评价与班级类型的关系,以及针对性别、年级和班级类型的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一、研究工具  采用杜建政等人2012年修订的本土化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修订后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共有10个标准化的题目,包含有对自己积极的评价和消极的评价,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分半信度为0.84。在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0.80,分半信度为0.81。  二、被试  被试为四会市华侨
体验是主体通过外部的行为活动引起自身内在的某些变化的一种活动。这种“内在的某些变化”包括知识的内化、情感的升华、态度的转变或实践技能的提高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事物
有一家知名出版社就名著阅读向一千多名大中学生调查,调查结果是:喜欢看但没有时间看的占54%,太长了、看起来很吃力的占23%,太难了看不懂的占4%,其他占4%,选择很受欢迎的仅占15%。85%的大中学生不读名著。  以上数据令人吃惊,经典名著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经典名著是过去文明汇聚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更是反映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它是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的沥血之作,是世界文化的精髓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人类社会正常的和必要的道德原则。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说过“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话语,向世人强调诚信的重要。相
何谓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研究已成为国外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与开发方向。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自然、和谐、生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的家长从小就逼着孩子“算数写字”,报读各种“特长班”,家长们认为这才是真本领,至于孩子是否会穿衣、做饭、是否敬老、有无礼貌等等都是次要的。这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的思想,已深深地植根于我们很多家长的头脑中。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如何借助 “学前儿童家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策略研究”,帮助家长了解和掌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时期。但反观我们现在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仍然没有彻底地摆脱以正面说教为主的套路,并且更多的时候以思品课为主要途径。虽然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活动仍然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否可以让语文教学承载起以文育德的任务?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选择以文育德的切
近两年在哲学的教学中遇到一个问题:学生感觉哲学学习的难度很大,原理理解很困难,遇到题目不知如何表达,得分也总与期望值有较大距离。然而,这些问题在三四年前却没有这么突出。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教材没有大的改变,学生的感觉却有如此大的变化?哲学真的这么难学吗?  一、“理性精神”培养与哲学教学的关系思考  初步分析学生遇到的哲学学习中的“理解难”“运用难”问题,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今竞争激
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以提高素质来育人。当今社会要求教育者培养具有敢于担当、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和民主作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科学知识和强健体魄的国民,更重要是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意味着能够坦然地承认并接受现实  在现实中有这样的一个现象,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校认真學习、听从教导大胆表现、自尊心极强,老师对这种学生也特别“呵护”。这类学生往往经不起挫折
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科学现象和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它既有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消化巩固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探究实验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观察为前提,探究为核心,以提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