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普遍存在教学环境较差、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达到其整合功效、没有达到教学环境子系统要素的最优化组合从而发挥系统最大能量、教学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效果。为了适应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创造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环境概念的界定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概念表达的准确性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界定与分类观点不一,而且许多研究是从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教育评价学等角度展开的。因此,研究者所取的角度不同,对教学环境的理解也就很难一致。笔者按“亚氏”形式逻辑关于定义的规定,一个概念的形式应该是:被定义项:属 种差。并从教学论的角度、依据《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的观点,对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予以界定。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与教育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空间领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运动锻炼、体育竞赛而主动地利用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产物,它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主客观条件和力量的整合。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内容分析
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体育运动依赖的地域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分等自然因素。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前提。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气象、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与气象、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着开展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影响着参与者的情绪、行为和健康,影响着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空气、温度、光线等生态因素是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教师与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可以引起教师与学生生理上的不同感觉,另一方面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反的情绪,形成情感,这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
2.运动环境中教学设施的合理配置。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场地、设备、器材。器材设施的变化往往决定教学方法的改变,同时,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也有密切关系,在现代教学中,合理的场地,器材资源的配置以及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录相机、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对加强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学校中,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它早已集教学、休息、娱乐、审美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所以,建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设施环境会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在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对现有器材设施的开发与利用。体操器材除了被用来学习体操之外,还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生存生活等能力;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来做障碍物、标志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跳绳可以用做绳操、跳移动绳、跳蛇绳、二人双足跑、三人角力等;栏架可以用来跨栏,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第二,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制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械,如自制沙袋、接力棒、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总之,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器械的功能,尽量开发一切可以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资源,克服学校器材设施匮乏的困难,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环境,课堂教学情境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披露灵性、展现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师生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在人格上更健全,在思维时更活跃。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使学生人人动脑、体验、敢问、敢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作为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和孩子们站在同一高度去看待事物,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其充满激情地去学习。
4.师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要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课堂目标向着多元化价值目标转化,要求教材灵活实用、课程趋于开放化。因此,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感染力的传导,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练习情况和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课堂的生命力来自对事件和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来自探究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喜悦;来自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这样的体育课堂,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激活了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生命力,而且还在于它为提高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是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关键。我们应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三、构建优化的体育教学环境
1.体育教学环境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教学环境首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受的体育氛围,满足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和运动的需要。这种动机和需要是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的起点,比如:新奇的场地器材布置使学生产生“试一试”的运动需要,虚拟的游戏场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体育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体育教学环境,使之符合学生的一般学习规律,引起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班级文化氛围和体育的群体意识对体育教学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一个班级的体育文化氛围比较浓,那么体育教学环境就要多样化且具有目标指向性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设置体育教育环境,小学阶段侧重于游戏虚拟场景的描述,高中阶段侧重于场地器材的布置和体育环境的实用性,初中阶段界于二者之间用虚拟的游戏场景结合体育场地器材的新、奇、特等特点,创设积极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育人环境。
2.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学环境应服务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满足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有利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在创设体育环境的过程中,要发掘体育教学环境的教育功能,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教具,布置场地和场景,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
构成体育教学环境的因素颇为复杂,既有物质的,又有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只有当这些环境因素协调一致时,体育教学环境的正向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构建优化的体育教学环境,首先要考虑整体的筹化布局,把体育场馆的建筑,周边环境的绿化,场内场外的布置,图书资料的购置,各类器材的设置,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考虑和控制,注意体育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和美化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规律,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以及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科学的调控,使体育教学环境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统一体。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一、体育教学环境概念的界定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概念表达的准确性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界定与分类观点不一,而且许多研究是从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教育评价学等角度展开的。因此,研究者所取的角度不同,对教学环境的理解也就很难一致。笔者按“亚氏”形式逻辑关于定义的规定,一个概念的形式应该是:被定义项:属 种差。并从教学论的角度、依据《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的观点,对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予以界定。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与教育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空间领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运动锻炼、体育竞赛而主动地利用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产物,它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主客观条件和力量的整合。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内容分析
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体育运动依赖的地域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分等自然因素。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前提。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气象、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与气象、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着开展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影响着参与者的情绪、行为和健康,影响着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空气、温度、光线等生态因素是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教师与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可以引起教师与学生生理上的不同感觉,另一方面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反的情绪,形成情感,这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
2.运动环境中教学设施的合理配置。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场地、设备、器材。器材设施的变化往往决定教学方法的改变,同时,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也有密切关系,在现代教学中,合理的场地,器材资源的配置以及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录相机、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对加强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学校中,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它早已集教学、休息、娱乐、审美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所以,建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设施环境会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在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对现有器材设施的开发与利用。体操器材除了被用来学习体操之外,还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生存生活等能力;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来做障碍物、标志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跳绳可以用做绳操、跳移动绳、跳蛇绳、二人双足跑、三人角力等;栏架可以用来跨栏,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第二,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制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械,如自制沙袋、接力棒、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总之,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器械的功能,尽量开发一切可以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资源,克服学校器材设施匮乏的困难,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环境,课堂教学情境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披露灵性、展现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师生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在人格上更健全,在思维时更活跃。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使学生人人动脑、体验、敢问、敢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作为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和孩子们站在同一高度去看待事物,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其充满激情地去学习。
4.师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要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课堂目标向着多元化价值目标转化,要求教材灵活实用、课程趋于开放化。因此,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感染力的传导,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练习情况和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课堂的生命力来自对事件和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来自探究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喜悦;来自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这样的体育课堂,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激活了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生命力,而且还在于它为提高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是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关键。我们应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三、构建优化的体育教学环境
1.体育教学环境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教学环境首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受的体育氛围,满足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和运动的需要。这种动机和需要是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的起点,比如:新奇的场地器材布置使学生产生“试一试”的运动需要,虚拟的游戏场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体育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体育教学环境,使之符合学生的一般学习规律,引起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班级文化氛围和体育的群体意识对体育教学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一个班级的体育文化氛围比较浓,那么体育教学环境就要多样化且具有目标指向性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设置体育教育环境,小学阶段侧重于游戏虚拟场景的描述,高中阶段侧重于场地器材的布置和体育环境的实用性,初中阶段界于二者之间用虚拟的游戏场景结合体育场地器材的新、奇、特等特点,创设积极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育人环境。
2.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学环境应服务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满足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有利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在创设体育环境的过程中,要发掘体育教学环境的教育功能,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教具,布置场地和场景,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
构成体育教学环境的因素颇为复杂,既有物质的,又有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只有当这些环境因素协调一致时,体育教学环境的正向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构建优化的体育教学环境,首先要考虑整体的筹化布局,把体育场馆的建筑,周边环境的绿化,场内场外的布置,图书资料的购置,各类器材的设置,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考虑和控制,注意体育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和美化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规律,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以及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科学的调控,使体育教学环境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统一体。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