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迁移在初中数学的运用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q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迁移在初中数学的应用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要遵循知识迁移应用原则,就要从情感、内容与方法三个层面出发,以“兴趣”、“基础”、“创新”为切入点进行知识迁移的诱导、应用与培养,促进知识迁移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知识迁移;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知识迁移的教学方式,是侧重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科学、巧妙的应用知识迁移,有利于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当前提倡优先发展教育,强化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知识迁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一、知识迁移的相关概述
  知识迁移(Knowledge transfer)主要是指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对后续新知识、新技能等形成的影响,或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后续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对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的影响,可简单概括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学习所具有的连续性、终身发展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知识迁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语》有言:“温故而知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因此,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迁移的运用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加强基础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提升知识与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由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可知,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与研究空间形式的重要科学,以符号、图形等媒介,实现了客观现象的抽象概括与体现,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存在普及性、发展性,能够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提供知识与技能支持[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逐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实现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实践问题分析与处理中的科学运用。
  二、知识迁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运用的方式有很多,如情景迁移、正向迁移、侧向迁移等。要想保证知识迁移运用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需注重以下运用原则,以实现知识迁移作用与价值的充分发挥。
  1.遵循学生认识水平与思维发展规律
  由知识迁移内涵可知,知识迁移注重学习内容的关联性,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有效连接。对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遵循学生认识水平与思维发展规律,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知识,并在后续学习与实践中,进行新知识的有效应用[3]。
  2.从整体出发,注重教学开展的循序渐进
  构建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是初中数学教学关注的重点,这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初中生数学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需要在长期积累中进行发展与完善。对此,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时,需从数学整体层面出发,明确数学教学总目标、总任务,并遵循“从易到难”、“以点带面”、“由少聚多”原则进行目标分析与内容细化,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问题,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3.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知识迁移的本质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思维、情感等全方位发展,能够应用本质相似或相同的知识与技能对同一问题或不同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运用知识迁移应注重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4.基于生活的情景化设计
  数学作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础,其知识体系的形成多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对此,在运用知识迁移时,需从生活实际入手,注重教学内容的情景化设计,以促进知识与生活的链接,增强课程教学趣味性、探究性、开放性,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觀能动性。
  三、知识迁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从情感、内容与方法三个层面出发,进行知识迁移的巧妙运用,以强化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1.基于情感,以“兴趣”为切入点,诱发知识迁移
  情感交流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运用的基础所在,是诱发学生进行知识自主迁移,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经验与教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缺乏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时,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多项式乘法时,根据初中生求知欲、好胜心强的特征,创新教学模式,以“比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即,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每组学生编制出二十五道形如(x+a)(x+b)的乘法算式(a、b值由学生确定);小组互换习题进行习题解答,教师为单独一组,参与到习题解答中[4]。在此过程中,有的小组能够与教师在同一时间内甚至超过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解答出全部习题,而有的小组则刚刚解答出几道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迫切探求解题技巧与规律的求胜心与好奇心。只有学生的兴趣在“比赛”中得到调动,才能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探讨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的来源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例如一件感人的小事;教师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渊博的知识;一项新的数学研究成果;数学家进行数学知识研究中产生的趣事;一次成功的解题经验等等即可实现学生兴趣的迁移,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应注重认知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2.基于内容,以“基础”为切入点,进行知识迁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应用的宗旨在于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的培养。对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知识迁移为起点与重点,在运用知识迁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包括思维性定势的迁移、数学归纳思维的迁移等等。复杂的知识、综合性的知识是建立在简单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只有先对简单的知识,基础的概念、原理、定义与规律具有准确的认知、理解与掌握,才能更好的理解复杂的知识,解答综合性数学习题,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对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以“基础”为切入点进行知识迁移。以数学概念、原理、定义等基础知识为例,可采用有效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1)从学生实践生活出发,应用生活实例,进行知识联想,实现知识迁移。例如,在学习“角”的概念时,可列举生活中与“角”、“三角形”相关的事物(如东北木屋的房梁、三角外形的钟表、埃及金字塔等)进行“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的讲解,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与理解;(2)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注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挖掘机”、“探险家”。同样以“角”的相关概念、定理为例,在学生对“角”这一知识具有初步了解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探寻角相关定理与特征在其他学科中的实践应用,包括美术、历史、地理、语文、科学等,以调动学生学习源动力,实现知识在不同学科中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基于方法,以“创新”为切入点,培养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组织开展的重要載体,多元化方法的科学应用,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对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创新发展为指导,注重教学方法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在一元二次函数知识学习中,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图形知识与计算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实现学生抽象思维与发展思维的有效转化;在应用方程知识学习中,以“产品与利润”、“速度与路程”等实践问题为例,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迁移,提升学生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总而言之,知识迁移在初中数学中的科学运用,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认知知识迁移内涵,掌握知识迁移的基础上,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与实际学习需求,科学应用知识迁移进行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子晔.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1):169+171.
  [2]王茂东,李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65-66.
  [3]李瑞晓.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52-53.
  [4]李中柱.高中数学学习中知识迁移能力的自我培养体会[J].农家参谋,2017(13):147.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给原来安排要六天才能完成的课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
期刊
摘要: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沟通不仅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师生对话的和谐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建立。目前,社会领域、科学领域、音乐领域都有密集的讨论,但关于户外运动中教师与儿童接触的研究却很少。为此,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幼儿;师幼互动;体育教学活动  一、引言  本文旨在了解目前幼儿园
期刊
我教了19年的语文课,在过去的写作教学中,我和其他语文老师一样重视习作前的指导。每次写作文之前,都会专门用一节课来进行习作指导。学生写完之后,因为学生人数多,自己工作又忙,几乎没能及时批改,一推再推,等到下一单元的习作内容又开始写了。于是,我也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一样,扛着作文本回家批改。有时会写简单的一两句评语,大多数则打个分数就了事,有时就改几个平时写作较好的学生,改不完的学生先将就写作文,并承诺
期刊
21世纪的到来,我国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不公平等现实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辽宁省鞍山市的义务教育发展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鞍山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找出其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目的在于为鞍山市城乡中小学体育和谐、均衡发展提供参照依据。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在中国知网查
期刊
自然拼读法是指在没有掌握和不借助国际音标的前提下,利用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把所学的英语单词准确的拼读和拼写出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词能读,听音能拼”。自然拼读法在很多地区的英语学习中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它不仅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方法,更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方法。  一、自然拼读
期刊
一、电大碎片化学习概述  碎片化学习,古来有之:北宋欧阳修提倡学习要随时随地,千方百计,即使在马上、枕上、厕上,也一刻不得放松。  “碎片化学习”的概念是相对于系统化学习提出的,从字面意思就能体现出“碎片化学习”的特点。碎片化,字面意思是完整的东西被分成诸多零散碎块。顾名思义,“碎片化学习”就是指将学习这一完整、系统性的活动变成不系统、零散的形式。“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一方面是指知识信息的碎片化,另
期刊
摘要:新课标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归纳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作为新高考的改革先锋,高三的生物复习以牢记知识为前提,构建生物知识思维图为方法,培养解题的精准习惯和生物审题素养,高三复习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复习策略,知识思维图,审题素养  高三生物教学重在调动学生自主的深度学习,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培育高三学生的解题想象力和激发一点的创造力。解题有思路,学习有方法,新课标下,福建新高考的改革,高三生物
期刊
摘要:在当代中国写实油画观念化背景下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法,冲击了我国较为单一狭窄的素描意识和体系,在注重绘画精神和绘画思想表达的新时代,素描意识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对素描的认识,素描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素描不仅可以作为单独画种来欣赏,而且还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写实油画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素描对油画艺术创作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一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这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通过理想教育、创设情境、适时评价和改进教法来实现。  一、进行理想教育是前提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初级水平,在这个阶段上,学生往往会被新异的现象或对象所吸引,而对它产生直接的兴趣,但这个阶段的兴趣常有直观性、
期刊
很多体育特长生在训练初期短跑成绩提高很快,但往往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总会出现成绩停滞不前,或是成绩提高极为缓慢,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速度障碍”。此现象严重地困扰着不少的教练员以及从事指导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的教师们。本人具有二十二年的指导高中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的经验,对短跑训练中的速度障碍感触颇深,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与成功的艰苦探索后,对突破速度障碍有了更深一层的認识,现与同行们探讨。  让我们先来谈谈突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