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影响着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而让职工发挥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建设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如何利用薪酬激励使职工的付出与所得对等起来,让职工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能获得满足,这是园所管理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竞争就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关键在于园内教职工。在和同行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在编职工“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大家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竞争意识,积极性不高;非在编人员零星福利发放多,但工资不高,没有安全感,并且没有薪酬晋升通道,优秀职工和新来职工工资没有区别。这一现象导致了有的幼儿园优秀人才留不住,离职率较高。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薪酬定位时应考虑四要素
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单位的支付能力、职工的素养、岗位的不同是设计薪酬定位时要考虑的四大要素。职工的薪酬水平尽量采取跟随策略,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上等,是比较合理和有竞争优势的,这样便于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单位的总收入以及薪酬占总支出的比例要适宜,过高的话,单位势必会削减公用开支,这样不利于园所发展;过低又满足不了职工的基本需求。一般做法是,职工薪酬支出占总支出的60%~70%,薪酬设计好后,一定要让财务对园所收支情况做个整体的测算,评估好后方可运行。职工素养越高,薪酬应越高;职工岗位不同,技能要求不同,为单位所做贡献不同,薪酬水平也应不同。
二、薪酬项目构架和设计中应注意全面性
薪酬项目构架和设计时应注意两个维度。第一,既要考虑在编职工薪酬的合法性,又要考虑非在编职工薪酬的公平性。第二,既要考虑非在编职工固定工资部分的保健作用,又要考虑所有职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对非在编职工拟订了不同岗位的固定工资,其中包括基本工资、园龄工资、职称学历工资。工资定位应超过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让职工有安全感。我们又统一了在编与非在编职工的绩效工资,包括效益奖、考核奖(月、学期、年度)、职务津贴等,让所有职工都觉得公平。我们还设置了非在编职工的薪酬晋升机制,这样优秀非在编职工的工资可能高于在编职工。在编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以高薪资留住高素质人才。对于在编人员中的核心优秀教师,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薪酬激励政策。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更多地强调论资排辈,在薪酬体系方面对年轻有能力的教师考虑明显不足,故我园设置了名师奖励,对获得市级教学及保育能手的职工予以额外奖励。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培训、工会福利、群团活动等。
三、薪酬设计应有梯度晋升制
随着教职工工作年限的增加,有些优秀教职工会脱颖而出,如果他们的薪酬没有提高,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足感,从而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的会离职。幼儿园应根据教师工作的年限要求、教学业绩、教科研业绩、指导能力、继续教育情况、日常考核情况、合作情况等,设置不同等级要求的工资晋升制,让职工根据自身的努力程度来晋升技能工资。如:将教师工资设置成7个档级,每个档级的工资晋升程度不一,档级越高,技能工资越高。(如下表所示)这种晋升制既与本年度绩效挂钩,又与长远规划挂钩,教师近五年内累积的业绩都有效,真正做到了让薪酬动起来。这样做既注意了教师的当前工作品质,又关注了教师的长期发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内驱力,由“要我做”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做”。
四、薪酬设计应与考核结果有直接关联
激励过程理论告诉我们,绩效的回报一定要紧随已产生的绩效,奖励金额要与完成目标的难易度相匹配。所以,我们在设置考核奖金时,要做到以下两个挂钩:
(一)与月考核挂钩
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职责,享受不同的待遇,设置难度系数制。如,教师每月的考核系数为1,那么保育员的标准为0.9,后勤人员的标准为0.8。每个岗位依据等级不同,享受的系数也不同,达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激励效用。
(二)与学期年度工资挂钩
幼儿园实行强制分布法,按“中间大、两头小”的原则进行分布,每学期按2∶6∶2的比例确定员工考核等第。不同级别所享受的学期奖金不同,并会影响到下一学期的工资等级。这种考核分配机制是动态的,能激发教职员工与幼儿园荣辱与共、奋发向上、同心合作。
五、薪酬设计中关注园所整体效益和班级效益的浮动性
幼儿园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幼儿的保教收入,故幼儿的总人数越多,班级幼儿的出勤率越高,园所的效益就会越高。在考虑效益奖时,既要考虑与幼儿园整体效益的相关性,又要考虑与班级出勤人数的相关性,基数随幼儿园整体效益的增减而浮动。总人数越多,效益就越高,班级出勤率越高,效益就越高。此项薪酬的设计,是让每位教职工都关注幼儿园的集体利益,并关注孩子的到园率。新的薪酬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职工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班级幼儿护理工作和家长的联系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六、薪酬设计时注重内在精神激励机制
为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运用“用人之长,不求其短”的原则,管理中要做到,既赏识骨干尖子老师,又不忽视默默无闻的老师,在充分挖掘每位教师潜力的同时,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我园每月举行考核总结反馈会,评出每月教学、保育、管理先进及班级综合先进集体,鼓励团队共同成长;学期末评选优秀班级、教研组,还设置各类单项奖,发现每位教职工的闪光点,予以精神激励;平时给予优秀教师重要事项的商议权,提供更多进修、外出参观、教学展示、带教、研究等机会,并在项目上予以奖金配套。
激励式薪酬的实施,为教职工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不断攀爬的“行为量化性阶梯”,职工增加了内需行为和工作主动性,创新意识的不断涌现,提高了保教质量,并最终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竞争就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关键在于园内教职工。在和同行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在编职工“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大家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竞争意识,积极性不高;非在编人员零星福利发放多,但工资不高,没有安全感,并且没有薪酬晋升通道,优秀职工和新来职工工资没有区别。这一现象导致了有的幼儿园优秀人才留不住,离职率较高。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薪酬定位时应考虑四要素
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单位的支付能力、职工的素养、岗位的不同是设计薪酬定位时要考虑的四大要素。职工的薪酬水平尽量采取跟随策略,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上等,是比较合理和有竞争优势的,这样便于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单位的总收入以及薪酬占总支出的比例要适宜,过高的话,单位势必会削减公用开支,这样不利于园所发展;过低又满足不了职工的基本需求。一般做法是,职工薪酬支出占总支出的60%~70%,薪酬设计好后,一定要让财务对园所收支情况做个整体的测算,评估好后方可运行。职工素养越高,薪酬应越高;职工岗位不同,技能要求不同,为单位所做贡献不同,薪酬水平也应不同。
二、薪酬项目构架和设计中应注意全面性
薪酬项目构架和设计时应注意两个维度。第一,既要考虑在编职工薪酬的合法性,又要考虑非在编职工薪酬的公平性。第二,既要考虑非在编职工固定工资部分的保健作用,又要考虑所有职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对非在编职工拟订了不同岗位的固定工资,其中包括基本工资、园龄工资、职称学历工资。工资定位应超过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让职工有安全感。我们又统一了在编与非在编职工的绩效工资,包括效益奖、考核奖(月、学期、年度)、职务津贴等,让所有职工都觉得公平。我们还设置了非在编职工的薪酬晋升机制,这样优秀非在编职工的工资可能高于在编职工。在编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以高薪资留住高素质人才。对于在编人员中的核心优秀教师,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薪酬激励政策。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更多地强调论资排辈,在薪酬体系方面对年轻有能力的教师考虑明显不足,故我园设置了名师奖励,对获得市级教学及保育能手的职工予以额外奖励。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培训、工会福利、群团活动等。
三、薪酬设计应有梯度晋升制
随着教职工工作年限的增加,有些优秀教职工会脱颖而出,如果他们的薪酬没有提高,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足感,从而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的会离职。幼儿园应根据教师工作的年限要求、教学业绩、教科研业绩、指导能力、继续教育情况、日常考核情况、合作情况等,设置不同等级要求的工资晋升制,让职工根据自身的努力程度来晋升技能工资。如:将教师工资设置成7个档级,每个档级的工资晋升程度不一,档级越高,技能工资越高。(如下表所示)这种晋升制既与本年度绩效挂钩,又与长远规划挂钩,教师近五年内累积的业绩都有效,真正做到了让薪酬动起来。这样做既注意了教师的当前工作品质,又关注了教师的长期发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内驱力,由“要我做”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做”。
四、薪酬设计应与考核结果有直接关联
激励过程理论告诉我们,绩效的回报一定要紧随已产生的绩效,奖励金额要与完成目标的难易度相匹配。所以,我们在设置考核奖金时,要做到以下两个挂钩:
(一)与月考核挂钩
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职责,享受不同的待遇,设置难度系数制。如,教师每月的考核系数为1,那么保育员的标准为0.9,后勤人员的标准为0.8。每个岗位依据等级不同,享受的系数也不同,达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激励效用。
(二)与学期年度工资挂钩
幼儿园实行强制分布法,按“中间大、两头小”的原则进行分布,每学期按2∶6∶2的比例确定员工考核等第。不同级别所享受的学期奖金不同,并会影响到下一学期的工资等级。这种考核分配机制是动态的,能激发教职员工与幼儿园荣辱与共、奋发向上、同心合作。
五、薪酬设计中关注园所整体效益和班级效益的浮动性
幼儿园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幼儿的保教收入,故幼儿的总人数越多,班级幼儿的出勤率越高,园所的效益就会越高。在考虑效益奖时,既要考虑与幼儿园整体效益的相关性,又要考虑与班级出勤人数的相关性,基数随幼儿园整体效益的增减而浮动。总人数越多,效益就越高,班级出勤率越高,效益就越高。此项薪酬的设计,是让每位教职工都关注幼儿园的集体利益,并关注孩子的到园率。新的薪酬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职工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班级幼儿护理工作和家长的联系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六、薪酬设计时注重内在精神激励机制
为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运用“用人之长,不求其短”的原则,管理中要做到,既赏识骨干尖子老师,又不忽视默默无闻的老师,在充分挖掘每位教师潜力的同时,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我园每月举行考核总结反馈会,评出每月教学、保育、管理先进及班级综合先进集体,鼓励团队共同成长;学期末评选优秀班级、教研组,还设置各类单项奖,发现每位教职工的闪光点,予以精神激励;平时给予优秀教师重要事项的商议权,提供更多进修、外出参观、教学展示、带教、研究等机会,并在项目上予以奖金配套。
激励式薪酬的实施,为教职工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不断攀爬的“行为量化性阶梯”,职工增加了内需行为和工作主动性,创新意识的不断涌现,提高了保教质量,并最终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