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挑起孝心大爱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成功入列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候选人,当之无愧”,这几天,王皓锦的事迹,被东部战区某调度中心领导和战友纷纷点赞、转发。战友们说,王皓锦孝老爱亲事迹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数不清。
  来自皖北农村的王皓锦,1983年4月出生,2003年12月从阜阳师范学院首批大学生入伍,中共党员,东部战区某调度中心四级军士长。多年来,他与妻子共担风雨,真情孝老,其家庭被评为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前不久,王皓锦被评为“阜阳好人”,候选为‘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

投笔从戎,用勤奋工作尽职尽孝


  入伍近16年,王皓锦把对父母亲人的孝与爱化作兢兢业业的工作,先后在公务员、驾驶员、出纳员和机关公勤队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等多个岗位任职,任劳任怨,样样干得出彩,连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党员,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2010年8月,王皓锦从驾驶员转到出纳岗位,起初兩眼一抹黑,啥也不会,他马上买来财务方面的书籍,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拜身边的战友、同事为师,虚心请教学习。苦心人,天不负。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终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会计资格证和军队财务专业高级资格证书。身为机关出纳员,他深知“小算盘”连着“大战场”,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认真负责地挑起担子,严格把控每笔资金往来,在上级审计中没有出现任何因其个人造成的问题。单位整编后,工作量成倍增加,王皓锦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一次,迎接上级检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晚上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办公室当成宿舍,连续好几晚睡在地板上,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
  去年春节前夕,得知公勤队钱毅涛队长要订婚,他二话没说,主动担起值班任务,一个人连续值7天班,等到工作交接清楚后,才踏上奔赴宁夏和妻子小孩团圆的列车。许多官兵感叹,从这个老兵身上看到了新兵的干劲和担当。

一记耳光,打不走骨子里的“孝”


  2011年夏天,父亲突然胡言乱语,连续5天不睡觉,夜里大喊大叫,几度想跳楼轻生。王皓锦知道后四处求医,初步判断为精神方面的疾病。农村就医条件有限,他请假回家跟母亲商量,就近把父亲送到位于阜阳市颍西镇的精神病院医治。那段时间,王皓锦寸步不离地护理照顾,吃睡就在父亲病床边。
  有一天,父亲清醒后,发现自己躺在连窗户都是焊着钢筋栅栏的病房里,吃的药是治疗精神病的药,暴跳如雷,狠狠给了王皓锦一记耳光,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责骂王皓锦大不孝,把自己的父亲当成精神病人对待。当时他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解释。王皓锦擦了擦嘴角的血迹,看着昔日疼爱自己的父亲如同变了个人,一向坚强的他当场落下了热泪,自责平时给父亲的关心实在太少。打在儿的身,痛在娘的心。一旁的母亲见此情景难过得泣不成声。然而,王皓锦没说半句怨言,却反安慰母亲:“比起你们为我和弟弟妹妹受的苦累,这点委屈不算啥。”
  经医院确诊,王皓锦父亲患的是器质性脑萎缩。据医生介绍,这种病对越熟悉的人越暴躁抵制,除了药物维持,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面对残酷现实,王皓锦鼓励母亲打起精神坚强面对。王皓锦努力弥补心中的亏欠,父亲出院后的那几天,他一边给父亲喂药喂饭,一边帮着干家务农活。尽管父亲情绪起伏很大,经常把饭打翻在床上,有时把药扔得满地都是,王皓锦仍然像小时候父亲疼爱自己那样,耐心照料直到假期结束。

与妻携手,用孝爱遮挡生活风雨


  2005年,酷爱文学的王皓锦和妻子张文玲以《现代青年》杂志刊发的诗歌《思念》为媒,从相识相知相恋,直到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王皓锦父母一直生活在安徽乡下,岳父母家在宁夏,而两人的小家安在江西南昌。这对“裸婚”夫妻从此开启了2个家庭3个地域的生活,相隔3700公里的牵挂跋涉,他们十多年来携手共度。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令王皓锦内心深感幸福的,就是娶了一位理解支持自己的贤妻。“你若是一段默默奉献的铁轨,我甘愿做一根铺垫铁轨的枕木”,这是妻子对王皓锦的一段告白。妻子受王皓锦的孝心感染,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多年如一日孝敬老人,始终无怨无悔。
  2009年8月,王皓锦的父亲因左侧股骨头坏死,住进原南京军区总医院,马上要进行手术。王皓锦当时公务在身,心急如焚之下,委托文玲带着两人仅有的6000块钱积蓄,当晚匆匆赶往南京。妻子到了车站,当天的车票已经售罄,她苦苦央求司机,硬是在大巴车底层放行李箱的地方,蜷缩着身子整整颠簸了一个晚上赶到南京。一进医院,就忙着给公公喂饭喂药、擦身洗脚。邻床的病人羡慕不已地说:“就是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
  2018年11月,因部队改革调整需要,组织安排王皓锦从南昌转岗到上海工作,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出发,照顾老人孩子的担子全落在妻子一个人肩上。然而,生活的风雨让这对年轻夫妻越挫越勇,在相互理解扶持下,父亲的身体恢复比预期好很多。如今,即便2个家庭生活在4地,日子却过得格外甜蜜幸福。

大爱无疆,点滴孝行汇聚人间真情


  王皓锦常说,孝心有时候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但孝行要用一辈子去点滴践行。近年来,他先后2次参加抗洪救灾任务,数十次帮助危困中的人们,直接救助达18人次。
  2017年2月1日20时许,沪陕高速驻马店段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7人受伤。事故发生时,王皓锦正乘车返回部队途中,看到车祸惨状,有着丰富抢险救灾经验的他迅速下车,第一时间报警救人,疏导过往车辆,采取措施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该时段通过车辆近4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一个被救的群众还专门给他写信感谢救命之恩。其实,早在2010年5月,王皓锦就曾参加“5·20”沪昆线东乡火车事故救援任务,营救出多名伤员。

  2018年5月3日上午,一对来自江西抚州的中年夫妇,亲手将一面写着“当今活雷锋, 处处为他人”的锦旗,送到了“恩人”王皓锦的手里。据这对夫妻介绍,2018年 3月24日,他们带着儿子到南昌看病,儿子认为自己并无大碍,连续两天没有按时服药。但3月26日晚上,儿子病情突然加重,昏迷在路边,身上满是呕吐物。夫妻在南昌人生地不熟,慌乱绝望中,一个驾车路过的陌生男子来到他们面前,急忙帮他们把昏迷的儿子抬上自己的车送往医院,并联系好医生救治。等到晚上十点多,病情好转后,陌生男子才默默离开,夫妻俩凭着当时拍下的一张照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位救了儿子一命的“恩人”就是王皓锦。
  有一年,邻居大叔夜里驾驶农用车翻倒在路边水坑,王皓锦第一时间喊上村里的青壮年施救,并联系救护车送到医院,得知需要不少手术费,他骑着自行车去亲戚家筹借钱款垫付。还有一次,一个近亲长辈生病摘除了脾脏,肚脐以下血脉不通,面临截肢风险,老家县医院无法诊治。王皓锦知道后,多次向上海一家大医院当面咨询求助,最终病人得到妥善救治。这些年,家乡不少邻里乡亲生了大病小病,只要打电话给他,他总是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村里患眼疾、风湿疾病的老人不少,他每次只要回家,行李里捎带的多半是自购的常用药品,并亲手交到老人手里。今年年初,王皓锦身为单位的出纳员,正在交通银行办理业务时,发现一位老奶奶突发冠心病,情况万分危急,他马上扶住老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老奶奶送往医院救治后才默默走开。
其他文献
“周口男婴丢失事件出现反转!”“男婴丢失系家庭矛盾引起的闹剧,整个事件由女方策划并自导自演。”这次事件又一次掀起了关于“信任危机”的讨论。陌生人,似乎被贴上了“不可信”的标签。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60.2%的受访者完全不信任陌生人,而自2013年以来,选择信任陌生人的受访者占比均不足10%。  为什么会如此?这种危机与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息息相关。一方面,现代设备的
期刊
7月15日下午,由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明办主办的“第二届运城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颁奖典礼”在运城市举行。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王志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文明委副主任张守相,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等参加了颁奖典礼。  王志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运城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对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期刊
● 他参与写出《雷锋模范事迹材料》,后定稿为《解放后我才有了家,我的母亲是党》,团里打印下发组织官兵学习 ,是最早系统宣传雷锋的文字材料;  ● 他担任全国 100多所院校的校外辅导员,在军内外作雷锋事迹报告 1000余场,直接听众百万人次,家里至今收藏着1000多条红领巾;  ● 他生前留下遗言:“后事一切从简,一不通知亲朋好友,二不举行追悼会,三不惊动媒体,四把骨灰洒回故乡长春”,最后一次用行
期刊
平巧玲和她的學生们  作为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资深教师,保定市冀英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平巧玲深知,把中华民族最传统、最淳朴的美德继续弘扬和传承下去,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焕发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形象的雷锋,正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平巧玲召开了“学习雷锋好榜样 ”主题班会。孩子们被雷锋叔叔的事迹所感染,纷纷表示要向雷锋叔叔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
期刊
一件事憋在心里3个月了,很多朋友对我说,说出来对相关学校影响不好,还是别说了。但是,想了又想,加上后来社会上又发生种种类似情况,使得我们对这种现象不能不予以特别注意,所以有必要把它说出来。不说出来,其实也是一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今年3月,以歌颂某新型战机研发团队为题材的大型话剧《苍穹之上》在两会期间为首都观众演出后,社会上好评如潮。于是,应观众要求,剧组赴各地巡演。但就是这样一部歌颂科学家的现
期刊
“俺啥时候都要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进入2019年7月以来,吴洪甫很忙,接连走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分享革命军人的战斗故事,累并快乐着。  这就是吴洪甫,空军“英雄营”的一名退伍老兵,曾荣立大功1次、一等功1次。他把立功证书压在箱底,37载严守国家和部队机密,被中宣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英雄无名 书写忠诚  195
期刊
2018年2月,荥阳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集结号。此时,河南省正在大力开展百城提质工程,两大工程紧密结合、统筹推进。荥阳乘势而上,坚持城市“内外兼修”,以文明创建引领“四城联创”和城市提质,以“四城联创”和城市提质促进文明创建,大幅改善城乡面貌,显著增强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风气好转、城市形象提升,打
期刊
志愿者事业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的微笑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无论是敬老志愿者梁香草,还是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服务协会,从志愿者服务个人到志愿服务组织,我市先后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特色、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成为引领我们新时代文明风尚的一个个精神地标。  今天大会的表彰对象,除了在各级志愿者协会正式注册登记的各类志愿者个人及组织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乡村文化服务志愿者。之所
期刊
1980年胡世宗(右)与陈广生在南海西沙海军的舰艇上胡世宗简历  胡世宗:原籍辽宁营口,1943年出生在沈阳。1962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原16军文化干事、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科干事、文化处处长、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出版文学专著65部,其中《雷锋》《雷锋传》《伟大战士》与陈广生合作,《我为雷锋拍照片》与张峻合作。主编、编选文学作品集44部,有作品收入中小
期刊
2019年8月10日,在全国上下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首届“一带一路‘学雷锋·树品牌’再走长征路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青竹山庄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统战部、雷锋杂志社指导下,由南平市工商联、南平市妇女联合会、雷锋杂志社福建工作站、厦门雷锋文化艺术馆共同主办,龙光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汉古源(福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绍兴上善纺织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致敬雷锋、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