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创新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0828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最核心理想及价值追求的集中展现,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文化保障,也是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该文对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领域展开探究,阐明其必要性、制约因素,并从顶层创新、主体创新、外围创新、内在创新等角度阐明其认同路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路径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b)-0242-04
  The Path Innovation of Ident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Lanzhou
  LI Jiaji  LI Jixing
  (Lanzhou Resources&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 Lanzhou, Gansu Province, 730021  China)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concentrated display of the most core ideals and value pursuit of the society, the cultural guarantee to promote national unity and maintain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support to encourage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o build and serve the socie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ntification field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Lanzhou City, expounds its necessity and constraints, and illustrates its identification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op-level innovation, main innovation, peripheral innovation and internal innovation.
  Key Words:Minority;Socialist core values;Identification path; constraint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部分。从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角度出发,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践行程度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密切[1]。在多元文化盛行的当下,兰州市高校应当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令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1  探究认同路径的必要性
  1.1 思政教育必然要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内容之一。对于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定然伴随思政教育始末。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令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三观”的树立起着重要引导作用,能够令少数民族大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真正成为国家栋梁。唯有探寻科学路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指导性作用,才能令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成长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1.2 民族地区现状诉求
  受历史因素、地理因素等制约,兰州市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旧具有经济落后、教育保守等问题,加之部分少数民族固守陈旧观念,致使当地闭塞僵化的情况日益突出。另外,宗教信仰影响着兰州市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致使不同地区在这些方面呈现出差异性。上述种种造就了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独特性,该独特性致使高校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时应不断探索高效路径,切实将主导性与独特性结合起来,达到预期教育目的[2]。
  1.3 国家深入改革呼吁
  目前,中国持续推进改革步伐,改革进程向“深水期”迈进。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必然要求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科技创新等。经济的迅速推进也从意识形态层面带给人们多元化冲击,致使人们在价值观念、思想形态层面迷失,而当今人们危机意识尚浅,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处于吸收、接纳的年龄,易被错误价值观念引导。因此,探寻核心价值观有效认同路径,与中国“深水区”改革发展客观要求相符合。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因素
  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既包括客观因素,又涉及主观因素,下面展开具体阐述。   2.1 社会背景环境制约
  当今世界呈现出鲜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诸多领域都实现了巨变,加之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突出,致使国际世界出现了复杂的意识形态及其彼此之间的碰撞和竞争。在全球化的具体进程中,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向中国各地区渗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其他国家通过网络、媒介、各种产品等向中国传递其文化资源,从而令中国出现突出的文化渗透问题,这无疑会减弱民族精神,淡化民族意志,冲击兰州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意识等,令他们无法顺利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兰州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迈入高校门槛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知识结构突变,从而触动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根基,精神层面极易发生改变。特别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加重了利益冲突及各种矛盾,并呈现出鲜明的价值观异化现象,不良思想风靡,从而不利于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稳固,甚至令他们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并且不利于他们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2.2 高校教育方式制约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兰州市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培育方式僵化老旧,主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相关内容的讲授。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可知,目前兰州市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指出当前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并且课程内容单一、陈旧,课程讲授方式过于僵化和生硬,令人觉得索然无味,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极为缺乏,从而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感,并且抑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兰州市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性和观念思维,他们在其地域长期生活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而当前,兰州市高校仍旧依照教育汉族学生的方式教育他们,而没有充分对其民族个性、特征、心理等方面加以细致考量。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往往出自农村地区,家庭教育也相对落后,因此高校要加倍努力做好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都忽略了这些因素,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没有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无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3 个人思想行为制约
  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有其各自的宗教信仰,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宗教环境中长大,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固定的信仰和崇拜思想意识,这定然会对他们接受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会令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厌倦和疑惑。另外,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迈入高校门槛后,个体价值日益加固,主体意识逐渐萌发,认知和判断能力逐渐提高,思维模式也不同以往。但是在民族地区生长所形成的牢固的思维模式定然会对他们的价值判断等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甚至偏离正确轨道,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色彩。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多元价值观、外来文化在高校盛行,这些思想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腐朽落后事物混杂在内。在这种情境下,部分思想意識不牢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丧失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被错误理念所左右,不再坚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无法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创新
  3.1 顶层创新:体系制度规划
  体系是具体化的制度,它决定着制度的方向。对观念的接受和认同通常先确立下来,之后制定体系、建构制度。核心价值观认同定然是从其实体的核心价值理论出发的,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意识既有自身主动认识,同时也需要制度的规范和监督。当今大学生生活和生长于新时代、新环境中,其价值观也不尽统一。兰州市高校应当不断对工作机制和方法等进行创新,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统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价值实践等加以引导,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民族精神[4]。
  兰州市高校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建设和制度构建。高校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及时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加以总结,并摸清其中规律,并厘清有效的工作思路、实践、教育宣传、行政措施等,并使之形成制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借鉴。第二,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兰州市各高校要令相关体系和制度渗透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规范作用和吸引力。同时,高校要构建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令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长期有效地发挥出来,令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校园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逐渐加深文化认同,并逐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自身的行动中。另外,高校也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路径。
  3.2 主体创新:高校教育修正
  首先,高校要落实教育内容创新,实现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也就是说,高校要善于将兰州市当地的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应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主导地位,用其对多元文化进行带动,保持其主导地位不变,不断提高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诉求以及认同程度。另一方面,坚持主导文化不变的同时兼顾多元文化。坚持主导文化并不代表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和消灭,而是要在主流意识形态不变的前提下恰当联合多元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唯有将民族文化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才能令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切实被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兰州市各高校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并结合学生情况和时代背景,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5]。
  其次,高校要落实教育方法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要探索本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心理特点、民族文化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高校还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加以细致考量,借助新型设备丰富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枯燥状态,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长期深入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最后,高校要落实实践教育创新,拓宽课外教育渠道。第一,高校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角,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信息资源、图书资源等,并为学生提供网络搜索工具,增加学生对相关文化的接触。第二,高校可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如演讲竞赛、学术研讨会等,令少数民族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深入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可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参观革命胜迹、访问模范人物,或者举办专题讲座,令学生切实明白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提升其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心。
  3.3 外围创新:媒体平台构建
  当今社会互联网日渐发达,诸多新兴媒体涌现,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现实需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已成必然趋势。高校应把握时代脚步,树立媒介融合理念,充分借助新型传播技术,积极构建全媒体宣传平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角度来说,高校具体要做到下列几点:第一,建设数字课程网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教育内容上传至网站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施思政教育,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在高校内部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当今时代手机应用已成为强势传播工具,高校可借助手机终端、大数据传输等技术,积极构建以手机应用、自媒体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平台,拓宽教育范围,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逐渐成为兰州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新阵地[6]。
  高校在注重媒体平台搭建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媒体监管。新兴媒体平台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传播特征,例如:信息渠道多样、信息内容碎片化、媒介生产流程细化等,较之传统媒体,它们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对新兴媒体平台加强监管是极为必要的。首先,高校应提升媒体人的道德素养,令媒体人严守道德底线,严格过滤所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的不良信息。其次,探索高效的新兴媒体监管模式,制定完善的媒体平台管理制度,约束媒体人的个人权利,加强对网络互动留言区等领域的监管。高校可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政策手段,对各媒体平台实行多重机制的严格管控,令互联网媒体遵循着特定的秩序开展工作,强化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让媒体平台不被不良思想污染。
  3.4 内在创新:学生心理归属
  首先,兰州市高校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高校教师应当熟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生活背景、心理活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形成本民族的情感认同及价值认同,并妥善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步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感依赖。具体来说,高校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典型案例、晓畅通俗的语言、灵活方法为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令他们逐步树立稳定的价值觀念和思想见解。高校必须科学、系统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认同,并积极采用实践策略,令学生形成较为稳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价值,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将核心价值体系理念传递给少数民族大学生。
  其次,高校要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归属意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树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精神洗礼,要想顺利实现该“洗礼”,高校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融入饱满的思想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高校可灵活采用文化归属、情感、心理引导、身份认同等各种方法,令大学生意识到各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令他们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同时认同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使其明晰自身为中华民族一员,并为国家荣誉而感到自豪[7]。
  最后,高校应借助日常养成强化大学生的认同意识。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平时生活中的习惯养成,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养、价值观等都内化在他们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高校应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了解和把握其内在诉求、情感归属、思想状况,并在日常教育中不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让它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重要引导作用。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并对其加以肯定,引导学生从有意识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发展到无意识的行为习惯。
  4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精髓内容,其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和感染力不容忽视。兰州市各高校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认同路径,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系统,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接受,并令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成长为国家栋梁和合格建设者,为国家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打下牢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徐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内容”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75-76.
  [2] 武文斌.立德树人维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J].科技资讯,2020(2):232-233.
  [3] 唐黎,周志山.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29-31.
  [4] 阙芳菲.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160-161.
  [5] 陈蕾.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4):200-201.
  [6] 周萍.借力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6(25):150-151.
  [7] 邵军.文化自信视域下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0(3):112-116.
其他文献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0108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不断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基层媒体融合的一个新的方向。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基层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基层政策宣传、信息资讯服务等重要任务。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发挥着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但是,县级融媒体在服务大众的同
摘 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亲缺位与安全感、自尊的关系及父亲缺位对大学生安全感、自尊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对长春大学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22.48%的大学生存在父亲缺位;(2)不同父亲在位品质大学生的安全感存在差异,父亲在位大学生安全感得分显著高于父亲缺位大学生;(3)不同父亲在位品质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存在差异,父亲在位的大学生自尊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缺位大学生;(4)大学生父亲缺位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3698  摘 要:目前,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环境、高校培养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国家完善相关信息公开制度、高校进行教育整改加强人文教育、医学生加强自我塑造等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深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
摘 要:互动型线上汉语教学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汉语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的留学生资源匮乏、汉语教师走不出去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互动型线上汉语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现状及问题,结合“中文+职业教育”项目的实施,产教融合,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同时联动地域文化的传播,拓展复合型、多元化的线上汉语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实现语言与文化推广的一体化。  关键词:中文+ 线上汉语教学 实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9758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意识到网络给高校思政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辅导员应充分利用互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3263  摘 要:该文以一类具有标准发生率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SEIR传染病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计算得出决定疾病灭绝或持续存在的基本再生数、模型存在的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其次运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和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当r0<1时,无病平衡点的局部和全局渐近稳定,此时流行病将会逐渐趋于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0324  摘 要: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是消防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以及终点,也是开展消防救援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战训业务基础工作的支持。战训业务基础工作不仅是一项贴近实战实际需求以及服务于实战的工作内容,还是为灭火救援实战奠定良好基础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内容。基于此,该文针对于战训业务基础工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1-5042-9141  摘 要: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在线学习与实体课堂的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该教学团队对创新创业基础在线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制定“双课堂”直播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2018级全校所有专业学生中实施。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5%以上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5404  摘 要: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阐述了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问题,采用依托知网的全过程无纸化的毕业管理系统,规范毕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0212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GIS分析法对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对雄安新区未来的体育空间布局进行研究。2017年《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的发布及实施贯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了《全民健身条例》,同时也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全面节约和循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