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和声在高师和声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声是指任何能够超过一个频率所组合而成的声音,通常被用于描述不同和弦的搭配手法,在调性音乐中具有功能性及色彩性作用。尽管我国高师和声教学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但是随着和声手法以及调性思维的飞速发展,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越发严峻,如何紧随时代发展,更好地凸显出和声教学效果成为困扰教育界的棘手問题。本文将着重围绕变音体系、民族调式和声、高叠和弦三个方面畅谈近现代和声在高师和声教学中的应用,以为高师和声教学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近现代;和声;高师;和声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4.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和声教学在高师音乐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其所使用的教材多侧重于传统功能和声,很少涉及近现代和声,使高师学生实际操作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近现代和声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在西方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究其本质,仍然与传统和声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为了能够与时俱进并与国际接轨,高师和声教学中融入近现代和声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围绕近现代和声在高师和声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与分析对于高师和声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音体系
  近现代和声是基于西方音乐古典和声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颖手法与技巧,在其发展中不仅弥补了既往和弦结构单一的不足,使调性协调统一,还带给音乐聆听者听觉上的震撼与冲击,尤其是随着前者的广泛引用,变音体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且已经成为其共同基础[1]。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近现代和声手法与技巧与传统和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割裂二者的理念都将无法正确领悟到近现代和声的真谛。基于此,要想顺利将近现代和声应用于高师和声教学,就必须全面掌握变音体系以及其变化规律。由于高师学生普遍接触并掌握了传统和声,在变音体系的学习与应用中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关于其变音体系的变化,传统和声从和弦外音做出了诠释:和弦外音即非和弦音,一般情况下为某一和弦音上方二度或者是下方二度的音域,既往音乐分析中和弦外音可以分为延留音、先现音、经过音、邻音和倚音五种。在实际操作中和弦外音又可以分为旋律性、和声性,但二者均能够适用于旋律的华彩,并且通过离调手法即可以促使高师学生正确解释变化音。此外,尽管高师和声教学中所有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概念以及和弦的排列方法,高师音乐教师仍然需要向其强调副属和弦的宗旨性作用(出现变化音)。在具体应用中学生于聆听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感知变化音,继而深刻理解在每一个副属和弦之中均包含有变化音,继而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例如在C大调学习中,如果不允许学生使用和弦外音,则难以为#F配置出与之相匹配的和弦。此时,副属和弦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学生可以利用重属和弦来配置#F音,就能够顺利解决该问题。换而言之,通过重属和弦的运用促使#F音与C音一般自由的安排和弦,此时#F音就成为了后者的自然音,在钢琴的白键上将以往由7个自然音所组成的C大调音阶转变为5个黑键参与的12音音阶,经过此种操作后高师学生就已经在近现代和声的学习中迈出了质的一步。离调性变音体系在近现代和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亦属于变音体系的重要组成,在西方音乐曲目中典型代表为德国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创作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在此音乐作用中调性经常性处于游离状态但并非彻底的脱离,而是仍然保存有调性,且同样以传统的大小调式作为和声的基础。在高师和声教学中近现代和声基于变音体系对其调性做了进一步的丰富。
  二、民族调式和声
  民族调式是指以宫、商、角、徵、羽五声所组成的五声调式以及由此所衍生出来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由于此五声之中虽有固定的音程关系但却并未有固定的音,所以使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中具有着独特的特点与色彩[3]。由于我国民族调式为五声,传统和声理论体系与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即以七声大小调式为基础。在解读五声调式时无论是和弦重叠还是连接方式均无法凸显出五声调式的精髓,和声现象自然无从诠释。这也是民族调式和西方音乐显得格格不入之所在。而近现代和声与传统和声相结合,已经成为高师和声教学重要的前行方向,所以诸多作曲家纷纷围绕此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最终将五声调式与半音化手法有机结合,从而将五声调式进一步拓展,促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调式体系。尤其是近现代和声中变音和弦的灵活运用使民族五声调式色彩得到了极大丰富,即将近现代和声调式融入民族调式的核心之中,继而丰富了单一调式,实现了保持民族调式风格韵味、与近现代和声技法有机结合的目的。谭小麟的《正气歌》就是当前一部近现代和声手法与民族调式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钢琴伴奏时依然沿用着传统的大小三和弦,却在逻辑进行与声部连接上大量运用了非传统的近现代和声技法,诸多变化音的灵活运用使得《正气歌》更显气势恢宏。而丁善德的《上去高山望平川》亦属于近现代和声与民族调式有机结合的作品,在手法上根据作品精髓运用近现代和声手法重新编排了钢琴伴奏,尤其是附加音和弦的大量使用使伴奏更加明快流畅,而在连接上除了传统的四五度功能连接,还将三度色彩性连接溶于其中,使该首青海民歌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情境意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现代和声手法的运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其根本目的在于表达音乐,而非为了追求标新立异,本末倒置之下必然无法烘托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且对其所蕴含的民族性色彩带来损害,所以在高师和声教学中必须充分贯彻“为我所用”的主旨思想,以民族调式和声中宫调式,在和声教学中着重向学生强调无需选用强进行的和声进行,而是可以增加副三和弦的使用频率,尤其是四五度关系的副三和弦,而在低音声部则尽量避免使用偏音,在低音平稳进行中既可以使用S和弦,又可以大胆采用偏音是三音的Ⅱ级和弦替代前者,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合理处理五声化音调。   三、高叠和弦
  近现代和声中高叠和弦不可不用却又不可滥用,在溶于高师和声教学时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高叠和弦即为Ⅴ7不协和和弦,由于其叠置至七音,在与根音相互融合之下产生了七度不协和音程,使得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运用[4]。此种现象在近现代和声中尤为普遍,所以解决七音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和弦外音运用最为普遍,但是并非所有和弦外音聚会产生不协和音,但是高叠和弦下必然会产生不协和音,其原因在于三度叠置原则的极致运用。例如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的《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就因为不和谐音的存在而不得不终止于Ⅴ7和弦。随着近现代和声技法的日新月异,附加音和弦的广泛运用使该作品更为自由。而在法国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的《为钢琴和乐队的幻想曲》在开篇的第一乐章中就将附加音和弦用于主和弦之中,从而形成了自由使用变化音、独立运用不协和音程、调性游离的思想[5]。在高师和声教学中以和声听觉训练为例,高位高叠和弦虽然不常用,却具有渲染特定和声色彩的作用。其最高音經常以和弦外音,如延留、先现、倚音等形式存在。九和弦中一般省略五音,十一和弦中一般省略五音和九音,十三和弦一般省略五音、九音、十一音。在开展和声听觉训练时可从单个和弦听辨开始,逐步过渡至和声连接的听辨,以此促使学生提高对高叠和弦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近现代和声是目前音乐发展的主流趋势,将其应用于高师和声教学中为大势所趋。在具体的应用上,本文总结了包括变音体系、民族调式和声、高叠和弦三方面,对于正确应用近现代和声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璟.勿“茫”勿“盲”多“忙”——从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四次和声教材演变看高师和声教学观念变革[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87-90.
  [2]谢黎华.试论和声课程“学科渗透式”教学——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的多元化[J].音乐时空,2015(18):186-187.
  [3]肖伟,潘青峰.固定和声变奏曲式的教学与分析——以贝多芬《变奏曲》wo O 80为例[J].艺术评鉴,2016(01):61-62.
  [4]朴英,评刘学严,刘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的教与学同步辅导——兼谈刘学严和声教学的经验与特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1):98-102.
  [5]王晖.对普通音乐院校非作曲专业和声教学中的建议及实施方案[J].黄河之声,2014(13):77-78.
其他文献
近日,由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罗定市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年会的主题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研究”。来
本文对包装容器造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三维设计表现作深入探讨,并详细论述了其具体的创作内容和意义。通过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案例详细解析多个设计软件的交互结合使用,以及相
10月23日,北京物资学院举办校园电视台开播仪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近30所中央部属以及北京市属高校纷纷寄来贺信。
10月25日,东风公司2009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十堰基地举行,37名选手参加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两个工种的竞赛。比赛当天,东风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徐平,副总经理童东城,工会主席叶
[摘要]笔者以近三年来组织学生在开展体育教学与社会慈善实践相结合的经历、过程为研究背景,以期论证大学体育与慈善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为大学生慈善教育、平民慈善事业张目、宣传和呼吁。  [关键词]大学生 大学体育 慈善教育  [作者简介]兰兰(1960- ),男,广西中医学院体育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保健体育与养生。(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色,双证书教育在高职院校普遍实施,大大促进了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社会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双证书制度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随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