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校互动现状及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家校互动现状存在的常见现实问题“责任不明,理念不一;形式单一,渠道单向;缺少常态,互动不足”等分析入手,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解决家校互动现状问题的策略和思考。从明确责任,指向统一;改变评价,提升效能;提升家校互动,促进身心健康效能等维度,分析了有效改进现状的策略及思考。
  关键词:家校互动 现状 实践 思考
  
  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决定性阶段,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就会出现“5+2=0”“白+黑=0”的现象。培养对当下和未来有责任担当、身心健康的孩子,需要在认识到每个孩子当下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家校携手,互相配合,在有效互动、沟通的基础上,共责互助,有效互动。
  一、家校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不明,理念不一,内容单调
  当前家校互动沟通中存在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事前责任不清,事后责任不明,特别是人身安全这一块,学校、教师扛着无限责任,压力巨大。怕出事,怕惹事,甚至为此导致怕做事、不惹事、不管事。从小学阶段来看,本质上学校、教师的理念都是期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或未来发展全面需求性的培养。现实状况却是家长及社会、相关部门等单一的应试评价结果的评比、攀比,倒逼学校、教师想方设法把小学教育高考化。一方面,这导致现在家校沟通片面化,从之前的思想品德、健康状况、心理需求等多维度需求沟通、互动,变成现在单一的学习状况沟通、通报。另一方面,这导致家校沟通互动成了学习成绩的汇报会、教师的告状会,成了很多孩子童年成长的“噩梦”。
  (二)家校互动形式单一、单向
  从现实状况来看,现在家校沟通最常见的方式是家长会、网络交流、打电话等,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以学校或教师单向的学习情况通报为主题,更多的时候成了问题通报,家长对家校沟通有一种恐惧或抗拒心理。一接到电话,基本上就知道孩子出状况了,常态情况下几乎没有主动沟通互动。另外,家校沟通互动,很多都是单向的,基本上都是学校或老师找家长沟通,很少有家长主动找学校和老师沟通。家长相互之间正面沟通不多,唠叨不少,抱怨不断。比如家长会,往往都是老师在上面说,家长在下面听,内容则大多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其他表现情况,很难有个体需求性的沟通与指导。在老师的综合性描述中,家长很难有效了解到自己孩子的需求信息。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家校沟通互动很难起到正面的作用。而且这些方式在实施时没有一定的规范制度,缺乏规划和管理,实施起来随意性大,无法贯彻始终,也就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有时不恰当的家校沟通互动成了家庭矛盾的来源,成了学生心理伤害或心理安全的诱因。
  (三)家校互动交流缺乏常态性
  现实中我们发现家校沟通互动往往是运动式的或活动式的,让家长反感与无奈的其还是无关的社会事务。时间上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缺少一贯制和持续性的有效互动交流。有极少数学校每学期都有运动式的家访活动,但由于是任务性的活动,因而沟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目的性和需求性。甚至有些非主课老师,对沟通对象的家庭和问题现状了解甚少,交流互动过程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事情是做了,却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还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主题运动式的家校互动,由于沟通的主题让家长反感,且内容单一,因此互动沟通中家长和老师都觉得比较烦,基本上都是虎头蛇尾,结果也是事倍功半。
  二、解决家校互动现状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一)明确责任,指向统一
  针对家校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校扛着無限责任的现状,需要责任明确制度的支撑,避免学校和教师在不安与担忧中,不敢多说,不敢实说。明确学校和老师承担的教育职责而不是结果的无限担责。可为学校配备法律顾问等专业保障人员或集团,必要的时候由他们去沟通处置。
  引导家校共同指向培育未来优秀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统一目标,坚决杜绝小学教育高考化,杜绝学校和区域内小学分数化呈现及排名,杜绝单一指向“学习成绩”这一与未来生存、生活关系不大的点。以制度为引领,在家校互动过程中,小学阶段学习是过程性的学习与成长。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引领和转变家长、老师的理念,指向人的发展。
  (二)改变评价,提升效能
  家校互动效能低下的核心要点是社会、学校和官方评价机制的单一,特别是学业质量评价的绝对主导地位,倒逼家校沟通主题单一,是形成家庭父子(或母子)矛盾升级、师生矛盾升级的主因,也是自杀、离家出走等恶性事件的主要诱因。小学阶段以基础达标的过程性综合能力提升为培育目标,而现实中人为过度的量化或优秀等级比例人为控制,形成家庭预期无法达成的矛盾对抗,进而引发各种潜在的矛盾冲突或极端事件的发生。如果小学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能优化为达成性目标,那可以从根本上化解或缓解潜在的学生家庭矛盾和家校矛盾。改变小学阶段绿色评价标准及学校、区域小学阶段成绩排名等非正常现象,以评价变革引领家校互动主题集中于人的发展,集中于培养未来合格的公民。
  (三)提升家长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有效认知
  由于外在不当诱因的干扰,当前的家校互动失去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认知。比如过度强调对孩子的保护,过度强调孩子的“阳光心态”,过度强调为孩子减轻心理压力等,导致学生身心更加脆弱,更加缺失挫折承受能力。家校应该互动合作,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力”,而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阳光心态”,必须让学生学会通过提升“适应力”来有效处理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委屈”“冤枉”“不被理解”等不可回避的挫折。特别是教育孩子在理解家庭矛盾来源于“彼此都想对方好”这一共同目标基础上,认识到家庭矛盾是“爱心的误伤”,是“短时性”的。认知家庭和学校矛盾以及经受的挫折是我们成长的机会,会让我们学会坚强,提高挫折承受能力。让孩子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三个基本成长:长知识、长身体、长承受力!教会学生能够直面困难与挫折,而不是我们为了怕他们经受挫折的惊扰,受委屈,想方设法让他们不受挫折和委屈。教其躲避,为其搬开路障,不如引导其知道人生道路坎坷,必须自己学会勇敢地面对,学会自己翻过一道道坎。
  家校互动沟通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怀着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有效的互动沟通,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努力!
其他文献
【正】最早的混凝土流动性很大,以后发展为塑性混凝土。二次大战后,又发展了半干性混凝土和干性混凝土,因为这时混凝土施工机械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后人们又开发出了向混
(1)在墙体砌筑时,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砌筑砂浆的铺浆方式采用缩口灰铺浆方法,即向清水墙一面铺设砂浆时,砂浆不应与清水墙外面相齐或超出,而应距外墙外沿约5mm,以免砌筑时砂浆挤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文化信息海量涌现,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此还缺乏较高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新课标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挖掘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日益提高,“出游”成为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关键词,文旅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 力。因此,传统的运营模式逐渐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求,加强文旅
建设工程是城市的必要基础,城乡建设的综合发展形势直接对城市经济繁荣改造产生必要的巩固效用,在此基础上经济和人民生活条件都得到一定的改善,现代化的建设工程是我们特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法,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念、特征、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等基本问题。研究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俗活动组成
针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度偏低及易产生裂缝等问题,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强度偏低及裂缝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建设逐渐加快,市政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增多,同时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市政交通工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它的实用性,而进一步
本文从单元教学视角对单元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对任务群及单元任务的含义进行了论述,给出了设计单元任务的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等特点。
全面预算(Comprehensive Budget)是总额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是以货币计量的形式.对于企业某一期间或未来期间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其具体目标是有效合理的配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