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稻区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o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详细阐述了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冀东稻区稻瘟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瘟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治;冀东稻区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175-01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磕头瘟。由半知菌亚门梨型胞属稻瘟病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1-3]。在自然条件下为害水稻。冀东稻属于沿海气候,空气湿润,适合稻瘟病菌繁殖,且水稻种植比较集中。因此,在冀东稻区稻瘟病成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50%以上。
  
  1发病症状
  
  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受稻瘟病为害,据其发病时期、发病部位和发病器官的差别,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4]。其中以叶瘟发生最普遍,穗颈瘟所致损失最大。苗瘟由种子带菌引起,发生在秧苗3叶前。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红褐色,而后卷缩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旱地育秧和半旱秧田均可发生,尤其是薄膜育秧发生较多。叶瘟发生在秧苗和成株叶片上,病斑因水稻抗性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异,有白点型、褐点型、慢性型和急性型4种。白点型为初起病斑,白色为圆形,发生于幼嫩叶片上。此类型病斑很不稳定,如温湿度适宜,可转变成急性病斑。如条件继续不利,就会转成慢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点,多局限于叶脉间,一般在稻株下部老叶上发生,病斑上不产生分生孢子。慢性型是稻瘟病的典型病斑,似梭形。最外层为黄色圈,称中毒部,是病斑分泌毒素所致;内圈为褐色,称坏死部,细胞内充满了褐色树脂酚类物质;中央呈灰白色,称崩溃部,叶组织细胞完全被破坏。慢性型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能产生分生孢子。隐性型病斑呈暗绿色,近圆形,正反两面密生青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多发生在感病品种的嫩绿叶上,气候适宜时易引起病害流行。叶枕瘟是叶耳、叶舌、叶环发病的统称。叶耳很易感病,出现污绿毛,后向叶环、叶舌、叶鞘及叶片扩展,最后病部呈灰褐色,常引起叶片的早枯,剑叶叶枕发病,还易引起穗颈瘟的发生。节瘟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1、第2节,初呈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展至整个节部,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以及病节以上部分早枯秕谷。穗颈瘟及枝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初起为水渍状浅褐色小点,扩展后呈褐色或黑褐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局部枝梗发病,形成“阴阳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其危害轻重与感病早迟密切相关。谷粒瘟发生于谷鞘和护颖上。谷壳上发病早的,病斑大而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可延及整个谷粒,造成灰白色秕谷。护颖受害呈灰褐色,增加种子带菌率,是翌年苗瘟重要初染源。
  
  2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病原菌在干燥条件下,菌丝可存活2年左右,孢子可存活50%以上,在湿润或水浸状态下,可存活2~3个月。翌年气温升到15~20℃又遇雨水时,病草(谷)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孢子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而后即向邻近的表皮细胞或薄壁细胞扩展蔓延,引起中心病株。初侵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反复引起再侵染,适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8~37℃,最适温度为25~28℃;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25~28℃,并要求有90%以上的相对湿度[5]。孢子萌发时,需要有结水条件,适温及结水持续6~7h,病菌才能侵入寄主,故天气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降露时,病情发展迅速。天晴日照不足利于发病。氮肥量过多常引起植株徒长,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随之降低,使氮和氨基酸含量过高,有利于稻瘟病菌发育繁殖,诱发穗颈瘟发生。穗肥晚施也易引起发病,长期深水灌溉,田间水分不足,尤其是孕穗期和抽穗期缺水或烤田过度,污水井水用于灌溉易诱发穗颈瘟发生。不耐肥的品种常不抗病,在圆秆期、分熟期、孕穗末期易感病。粳稻比籼稻易感病。
  
  3防治技术
  
  稻瘟病的发生与栽培密度、施肥水平、灌水技术、气候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防控稻瘟病的危害,应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用农业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病情的蔓延[6]。控制氮肥用量,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田间要保持浅水层,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割净水渠和池埂上的杂草,以增加通风透光性。处理销毁病稻草,减少田间菌源。做到早追肥,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及预报,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对于未发病或叶瘟发生较轻地块,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270~300g/hm2或40%稻瘟灵乳油(四川化工研究院)1 950mL/hm2,或40%异·稻菌灵(一帆农药厂)1 500mL/hm2对水450kg,均匀喷雾进行预防。对于叶瘟发生初期地块,可选用治疗效果较好的40%稻瘟灵乳油1 950mL/hm2,或25%咪鲜胺乳油1 500mL/hm2对水300kg,均匀喷雾。当稻瘟病发生严重时,可用香格丽120~150mL/hm2,或德国进口好力克225g/hm2对水450kg喷雾,效果明显,而
  且兼治其他病害。穗颈瘟应以药剂预防为主,在水稻始穗期(8月1~5日)、齐穗期(8月5~10日)各喷1次药。使用药剂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g/hm2;或40%稻瘟灵乳油1 950mL/hm2,或25%咪鲜胺乳油1 500mL/hm2对水300kg,均匀喷雾。稻田养蟹地块可喷施75%三环唑300~375g/hm2,或20%春雷霉素1.50~2.25kg/hm2对水450kg喷雾。推荐应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以增加防效。喷药时应注意避开水稻开花期,在上午10时之前或下午3时之后喷药为宜,以避免影响水稻授粉。喷药后8h内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3WF-2.6型背负式机动弥雾机净重10.5kg,药箱容积14L,射程(喷辐)能达到6m以上(静风状态),机器运行最大耗油量在1L左右。使用弥雾机喷药时,操作者应该根据风向决定行走方向,要注意行走方向尽可能和风向垂直,而且喷药方向要和风向一致,就是当风从身体右边吹来时,喷管要弯过身前,喷口呈水平状态向左側喷射;当风从身体左边吹来时,喷管顺右侧方向呈水平状态喷射。操作者田间行走速度应保持75步/min,每步0.5~0.6m,14L药液可喷1 333.33m2地(可按此进行药液配比)。要做到均匀喷药,不要漏喷或重喷。严禁将喷口对向人畜。单人连续工作时间不要过长,应2个人轮换作业。
  
  4参考文献
  
  [1] 吴坤福,郭书普,郑秋玲,等.农林病虫草害防治百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张释文,王美欢.硫酸铜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J].2008(9):77-79.
  [3] 张传清,周明国,邵振润,等.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多菌灵和三环唑的敏感性检测及抗药性变异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5):455-460.
  [4] 何梅,张升,田丽,等.鲁甸县稻瘟病防治[J].云南农业,2009(1):40-44.
  [5] 温嘉伟,任金平,郭晓莉,等.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127-131.
  [6] 姜丽霞,朱海霞,纪仰慧,等.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134-136.
其他文献
十一三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土登嘉措是历代达赖喇嘛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教领袖。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其功过是非,众说纷纭。研究任何历史事件及人物都应
一、病例摘要患者48岁,因右下腹痛1个月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20-30d,经期2-3d,量适中,无痛经。该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病程初期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伴
一、病例摘要患者33岁,孕1产0,末次月经2009年7月30日,预产期2010年5月7日。因"孕20周常规产检B超提示胎心率70次/分"于2009年12月20日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既往体健,月经规律,
通过对基地的理解和发掘,结合新世纪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规划中尽可能体现情感,诗意的形象思维,严谨的理性秩序分析,着重营造具有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特点的西部新型校园。
一、病例摘要患者29岁,已婚,孕0产0。2010年3月因"月经淋漓不尽5个月"在外院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术。2010年11月初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小便时自觉有阴道脱出物,平卧回
结合绵竹市实际,提出发展绵竹市林业产业的策略,包括变革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观,树立竞争意识和产品品牌意识,发展生态旅游,加大林产工业发展,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包括生物修复和农业修复等方面,并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行展望。
黄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康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C-2、京乐2号、C-16、津绿3号、京乐3号、迷你1号、京乐2号、卡斯特等;其中C-2虽产量较高;但抗病性较差,不宜大面
目的讨论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眩晕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辨证治疗,
介绍了萝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萝卜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