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使其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力量,因此,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1.注重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融洽了,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发挥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多年的从教经验,让我们知道小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门学科。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数学老师就是一位好教师,他说话总带着微笑,和蔼可亲,课余时间他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他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在生活方面也处处关心我们。我们即使说错话、做错事,他也耐心地听取,然后,摸摸那个同学的头,让他改正。同学们都无法拒绝他的信任和期望,上课都很认真地听讲,作业也写得工工整整,把所有的事情尽量做好。在他的教导下,我的数学成绩也不断提高。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 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被重视、被关注,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积极探究方法,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
(1)创设激疑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巧设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知识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在教学“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我先让学生判断1/80、9/48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了结果。我又对学生说:“如果不计算你能判断出1/80、9/48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吗?老师就可以,不信同学们考考老师。”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都纷纷举手考我,我都对答如流。于是学生们感到非常惊奇,探索其奥秘的愿望油然而生。学生把学习“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这一知识作为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时开展新课的教学,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应该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尺子断了一小块,没有“0”刻度,能不能从其他刻度量起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不一定要从“0”刻度量起,从其他刻度量起也行,看中间经过了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从而真正认识了怎样用厘米量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3)创设生活情境。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例如,在教学“人民币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的购物生活环境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先让学生复印各种票面的人民币,把这一课重难点的解决置于创设购物的游戏活动情境之中。学生非常乐意参加,也想出了不同的付钱方法。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元、角、分,也掌握了:1元=10角,1角=10分,并会进行换算。
3.重视评价应用,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或指导下解决问题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评价,不仅在于认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后,让学生以“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帮助老师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我懂得了”这句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有的说,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有的说,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来的,等等。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公式,而且理清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同类学习打下了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需要数学教师长期不懈地探索、总结。但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教育才能为社会造就更多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
1.注重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融洽了,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发挥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多年的从教经验,让我们知道小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门学科。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数学老师就是一位好教师,他说话总带着微笑,和蔼可亲,课余时间他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他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在生活方面也处处关心我们。我们即使说错话、做错事,他也耐心地听取,然后,摸摸那个同学的头,让他改正。同学们都无法拒绝他的信任和期望,上课都很认真地听讲,作业也写得工工整整,把所有的事情尽量做好。在他的教导下,我的数学成绩也不断提高。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 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被重视、被关注,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积极探究方法,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
(1)创设激疑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巧设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知识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在教学“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我先让学生判断1/80、9/48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了结果。我又对学生说:“如果不计算你能判断出1/80、9/48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吗?老师就可以,不信同学们考考老师。”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都纷纷举手考我,我都对答如流。于是学生们感到非常惊奇,探索其奥秘的愿望油然而生。学生把学习“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这一知识作为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时开展新课的教学,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应该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尺子断了一小块,没有“0”刻度,能不能从其他刻度量起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不一定要从“0”刻度量起,从其他刻度量起也行,看中间经过了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从而真正认识了怎样用厘米量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3)创设生活情境。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例如,在教学“人民币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的购物生活环境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先让学生复印各种票面的人民币,把这一课重难点的解决置于创设购物的游戏活动情境之中。学生非常乐意参加,也想出了不同的付钱方法。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元、角、分,也掌握了:1元=10角,1角=10分,并会进行换算。
3.重视评价应用,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或指导下解决问题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评价,不仅在于认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后,让学生以“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帮助老师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我懂得了”这句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有的说,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有的说,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来的,等等。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公式,而且理清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同类学习打下了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需要数学教师长期不懈地探索、总结。但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教育才能为社会造就更多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