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高 水平运动员群体的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认为:不同运动等级 、不同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大学期间不同年级对需要的选择与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有 特殊的需要结构。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教师)应把握住对整个高水平运动员 这个群体优势需要的激励,寻求有效的激励措施,增加激励措施的多样化,提高激励措施的 有效性,提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普通高校;需要层次;需要结构;激励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8-0079-05
  
  A Study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Incentive of Highlevel Spo rtsmen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universities
  HUANG Yingjie1,LIANG Bo2,FENG Li2
  (1.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2.Shanghai Sports Institute,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highlevel sportsmen enrolled in the universities in Shangh ai as the study object.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sequencesthe demands of the highlevel athletes, that is the demand of selffulfillmen t, physical demand, the demand of being respected, security demand and socializa tion demand. On the basis, it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centivesof these students. It argues that the demands and focuses of the students at d ifferent levels and with different seniority of training are different. And thedemand structure is special. Coaches of these athletes should grab the incenti ves of the whole group of highlevel athletes, seek for effective incentive me asures,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incentive methods,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 s of incentives and achieve the incentive goal for the highlevel athletes.
  Key words: highlevel athletes; university; demand level; demand str ucture; incentives
  
   自1986年教育部實行“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工作”以来,普通高等学校 勇于探索,积极开展运动训练,使高等学校的运动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 秀人才,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要成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完成世界大学 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 展做贡献,就应当正确而充分地激励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充分发挥其训练积极性, 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吸引运动员长期坚持训练;使运动队形成一种人人争先的竞 争气氛,有效地开发运动员的潜能,促使他们技战术的改进,提高整个运动队的运动技术水 平;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有效缩短训练时间,顺利地解决“学训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 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经教育部认定的2005年上海 市享受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普通高等学校为调查对象,依次是复旦大学(田径、排球、国防 体育)、同济大学(田径、游泳、足球、手球、健美操、艺术体操)、上海交通大学(田径、游 泳、篮球、乒乓球)、华东理工大学(田径、乒乓球)、东华大学(男子足球)、上海中医药大 学(武术)、华东师范大学(田径)。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对本市大部分经教育部备案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的专家进行有 关访谈,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田径队和排球队的领队与教练,同济大学田径队、游泳队、足 球队、手球队的领队与教练员,上海交通大学田径队、游泳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的领队与 教练员,东华大学男子足球队领队,华东理工大学的竞赛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术队领 队与教练员,华东师范大学田径队领队,合计共20余人。
  1.2.2 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对有关人士的走访,在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制定出调 查问卷,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2份问卷:《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调 查与研究(运动员问卷)》、《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调查与研究(教练 员问卷)》。于2006年11-12月对上海市7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抽样调查。
  1.2.2.1 问卷设计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对有关人士的走访,在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制定出 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2份问卷:《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 调查与研究(运动员问卷)》、《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调查与研究(教 练员问卷)》(附件)。
  1.2.2.2 调查时间 于2006年11-12月对上海市7所高校的高水 平运动员进行了抽样调查。
  1.2.2.3 回收率其中《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调查与研究(运动员问卷)》共发放 问卷100份,《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现状调查与研究(教练员问卷)》共发 放问卷20份,问卷回收情况(表1)。
  表1 调查问卷回收统计表
  调查对象发出问卷/份回收问卷/份有效问卷/份问卷有效率/%
  教师20181688.9
  学生100969194.8
   1.2.2.4 效度检验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本人亲自拜访6位专家(教授4位、副教授2位),请专家对问卷 的初稿提出宝贵意见。根据他们的建议对问卷的内容、语言、结构进行了修改,再请他们对 修改过的问卷进行效度检验, 根据专家学者的反馈意见重新整理,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 了预调研,经修改形成最终问卷(表2)。
  表2 效度评价表
   程度合理比较合理一般不太合理不合理
  选择人数/人 23100
   1.2.2.5 信度检验采取再测法检验问卷信度,选取参加学生及教师共25名进行两次测量,两次间隔时间 为两周,相关系数0.87。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的需要
  2.1.1 高水平运动员需求的一致性高水平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构成、心理发展和学习条件都有其一致性 。由表4可知,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 、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运动员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处于需要结构的第一位。说明高水平运动员都有强烈的继续挖掘自身运动潜能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学校争光,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愿望。
   生理需要处于第二位。这是因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高水平运动员在无其他固 定收入的前提下,日常开支只有依靠家长提供有限的费用,但由于他们年龄较普通大学生大 ,与异性交往需求更强烈,社交活动的范围更广,因此,对物质的追求强烈,生理需要也就 处于较强的地位。
   尊重需要处于第三位。这是因为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来自于国家队、省市体工队退役和 现役运动员、各地区的传统学校运动员,总体文化基础较差,再加上大学的文化课内容相对 较深,学习任务又重,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投入较多时间训练比赛,因此,他们迫切希望 减轻在学习上的压力,希望用优异的比赛成绩来换取学校的认可,得到學分减免、降低考试 标准的机会和增加他们的评优(先进)机会。
   高水平运动员的安全需要与社交需要在学校生活中都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因此也处于 较弱的地位。
   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分别处于第一位和第三位,表明高水平运动员的需 要结构是积极的、健康的。
  2.1.2 高水平运动员需求的差异性高水平运动员虽然是一个特殊群体,需求有其一致性,但是不同年级、不同运动等级 、不同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需求结构又有其特殊性。
  2.1.2.1 不同年级高水平运动员的需求表5 不同年级高水平运动员需要结构%
  年级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本科一年级20.7617.9616.1119.9425.22
  本科二年级18.8818.8118.4220.5823.29
  本科三年级21.9717.9617.0919.8223.12
  本科四年级21.5018.4114.3618.8826.82 由表5可知,本科二年级的高水平运动员需要顺序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需要顺序有 差异,其它年级一致。现将前三位顺序进行对比。
   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而本科二年 级高水平运动员的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通过对比,本科二年 级高水平运动员显示出较特殊的需要结构,其尊重需要处于第二位,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这 个群体的需要顺序排位不一致。这是由于二年级的学习任务是四年本科中最重的,通过一年 级的文化学习,高水平运动员已对本人的文化功底与学校要求之间的差距充分了解,希望缓 解在学业上的压力,同时,本科二年级高水平运动员经过对运动队的一年了解,已初步了 解了教练员的执教风格和运动队的训练环境,对队友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及过去一年运动队 所参加比赛的水准也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在一年级中大多时间处于非主力地位或参赛的机会 不多,升入二年级后情况就有所改善。因为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流动性很大,一年级新生刚 入校被重用的机会不大,四年级的学生要面对论文和就业准备工作,主要精力也不会全放在 训练上,此时,二年级运动员就有了更多机会担当主力和参赛,这为他们得到评优(先进) 、学分减免和降低考试标准提供更多的机会,但同时对训练的投入也多了,社交的时间与欲 望自然减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自然降低。
  2.1.2.2 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的需求由表6可知,在上海市7所大学中,二级运动员的需要顺序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需要顺序 有差异,其它等级一致。现将前三位顺序进行对比。
  表6 不同运动等级高水平运动员需要结构%
  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健将21.3918.3915.4619.6725.09
  一级20.5117.9217.2120.1624.2
  二级20.2619.9516.0119.1824.59
   高水平运动员群体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二级运动员需 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通过对比,二级运动员显示出较特殊的需 要结构,安全需要处于第三位,与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需要顺序排位不一致,这主要因为他 们大多是来自普通高中,运动训练的经验较为贫乏,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运动损 伤的预防与恢复的经验较少,对各种训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比较迫切希望学习一 些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等方面的知识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对大 学的学习任务比较得心应手,对学校的学分减免、降低考试标准等措施并不是很期待。
  2.1.2.3 不同训练年限高水平运动员需求表7 不同训练年限高水平运动员需要结构 %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4 a20.8117.7621.6319.9319.86
  5~8 a18.2218.4717.1921.1324.87
  8 a以上21.4618.2815.9619.5124.78
  由表7可知,在上海市7所大学中,具有1~4 a和5~8 a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需要顺序与 高水平运动员群体需要顺序有差异,具有8 a以上训练年限需要顺序一致。现将前三位顺序 进行对比:
   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训练年限1 ~4 a的运动员需要顺序是:社交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训练年限5~8 a的运动员需 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通过对比,训练年限1~4 a的高水平运动 员和训练年限5~8 a以上的高水平运动员显示出较特殊的需要结构。训练年限1~4 a的高水 平运动员把社交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他们训练年限较短,对运动队的集体生活不熟悉 ,进入大学后,希望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集体,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通过社交展 现才华,建立友谊,同时,他们的专项运动技术稍低与训练经验相对不足,希望得到教练员 和老运动员的帮助,更愿意主动与他们交往,提高技战术水平, 而将自我实现需要放到了第 四位,是由于他们对自己专项运动技术水平能否为学校争金夺银信心不足,对挖掘自身运动 潜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信心不足;训练年限5~8 a以上的高水平 运动员需要结构中的第二、第三位的需要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需要结构不符,这是因为通常 高水平运动员需要经过8~10 a的系统训练,根据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入学年龄跨度为18~ 23岁,以大学本科学制四年为例,学生在校期间正是能够创造个人成绩的最佳的时间,训练 年 限5~8 a的高水平运动员由于处于出成绩的最佳阶段,为能够提高个人专项运动技术水平, 需要加大训练投入,主要是时间上的投入,相对地希望学习时间减少,因此,比较迫切希望 得到学分减免、降低考试标准的机会,以获得更多的训练时间,同时,由于想在大学中提高 个人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就希望校方不断改善训练条件,提供一些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恢复 的有关设施与帮助。
  2.2 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激励的现状分析
  2.2.1 对运动员进行激励的趋同性表8 运动队激励措施的结构%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运动队20.461718.8521.1522.53
  由 表8可知,运动队对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激励措施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 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
   运动队把对运动员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激励放在首位,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高水平 运动员都有强烈的继续挖掘自身运动潜能,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为学校争光,实现自己 理想和抱负的愿望。
   运动队把对运动员的尊重需要的激励放在第二位,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高水平运 动员主要来自于国家队、省市体工队退役和现役运动员、各地区的传统学校运动员,文化基 础差,而大学的文化课内容相对较深,学习任务较重,学校如果给予运动员学分减免、降低 考试标准等机会就能激发训练积极性。
   教练员(教师)认为高水平运动员消费能力不低,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交友欲望强烈 ,但收入来源有限,除家长提供的生活费以外,其它赚钱的机会极少,他们对训练的津贴、 学费的减免、比赛的奖金极为看重,也能提高训练积极性,故把对运动员的生理需要的激励 放在第三位。
   把社交需要和安全需要放在较后的地位,这是因为高水平运动员的社交能力已经较强 ,不用再加大激励措施了。另外,对高校的训练,教练员(教师)也认为与专业队相比,运 动强度要低,运动量要小,运动员对训练设施要求相对也不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恢复的 措施要求也不高。
  2.2.2 对运动员进行激励的差异性
  2.2.2.1 不同年级运动员的激励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 运动队对不同年级运动员采取激励措施结构见表9。表9 运动队激励措施的结构 %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本科一年级19.5518.662019.1122.66
  本科二年级21.6618.7520.8317.0821.66
  本科三年级23.1117.7719.5520.8818.66
  本科四年级17.3317.7718.6622.6623.55
  由表9可知,上海市7所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对不同年级高水平 运动员采取激励措施的顺序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激励措施顺序有差异。现将前三位顺 序进行对比:
   运动队对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激励措施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通过对比,我们可知一年级高水平运动员激励结构不同之处是社交 需要的激励处于第二位,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虽然在形式上摆脱 了对家庭的依赖,增强了自我意识和成人感,但出于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心理準备不足,在突 变的环境面前,又显得难以适应,心理产生许多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立感与依赖 感的矛盾、外表强烈的自尊心理与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的矛盾等等,为了减少心理上的不适 应,实现心理平衡,也为了认知自我和认识他人的需要,他们希望有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 上的新集体,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此时满足他们社交需要能较有效激励他们 的训练积极性。对本科二年级高水平运动员生理需要的激励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激励同放在第 一位,这是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高水平运动员此时已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业余生活和 社交活动逐渐丰富,对文化学习的压力也已适应,此时他们对生理需要的需求最强烈,物质 刺激和发展的激励一样有效果。教练员(教师)对本科三年级运动员生理需要的激励放在第 一位,这是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高水平运动员此时业余生活最丰富多彩,社交圈子最大 ,就业压力未显现,对文化学习的负担也已适应,此时他们对生理需要的需求最强烈,合理 的物质刺激最能激励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本科二、三、四年级高水平运动员社交需要的激励 放在第三位,教练员(教师)认为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让队员、师生之间充分交流, 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能有效激励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2.2.2.2 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的激励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高 水平运动队不同运动等级高水平运动员采取激励措施的结构见表10。
  表10 运动队激励措施的结构%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健将22.218.2219.12020.4
  一级2017.7717.7722.6621.77
  二级19.1718.3317.9121.2523.33
  表10可知,上海市7所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对健将、一级高水平运动员采取激励措施的顺序 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激励措施的顺序有差异。现将前三位顺序进行对比:
   运动队对高水平运动员群体激励措施的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通过对比,我们可知运动队将健将级运动员生理需要的激励放在第 一位,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健将级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再创个人最佳运动成绩也 不易,运动员本人对在高校这种训练条件和营养状况下再创造个人最佳运动成绩不报希望, 但他们年龄较大,进专业队后一直保持经济独立,现在读书基本不再向家里要钱,个人问题 和社交都需要用钱,认为对他们生理需要的激励最能促使保持原运动水平,为学校争金夺银 。对一级运动员尊重需要的激励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一级高水平运动 员主要来自于国家队、省市体工队退役和现役运动员,各地区的传统学校运动员,从普通高 中来的不多,文化基础差,而大学的文化课内容相对较深,学习任务重,他们迫切希望为学 校争光来减轻在学业上的压力,用比赛成绩来换取学校的认可,得到学分减免、降低考试标 准的机会和增加他们的评优(先进)机会。
  2.2.2.3 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的激励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高 水平运动队对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采取激励措施结构见表11。
  表11 运动队激励措施的结构%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4 a22.2216.8819.1121.3320.44
  5~8 a22.6716.8817.7821.3321.33
  8 a以上22.515.417.521.2523.33
  由表11可知,上海市7所大学的校高水平运动队对不同训练年限高水平运动员采取激励 措施的顺序与整个高水平运动员群体激励措施的顺序有差异。现将前三位顺序进行对比:
   运动队对高水平运动员群体激励措施的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通过对比,我们可知运动队将具有1~4 a训练年限运动员生理需要 的激励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训练年限1~4 a的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年限短,运动技 术较低,但文化基础较好,由于专项运动技术较低与专业训练经验少,对在学校的运动训练 其间再创造个人的最佳运动成绩不抱太大希望,吸引他们参与运动训练的最好手段就是训练 津贴与奖金等刺激。把对训练年限5~8 a运动员的生理需要激励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教练 员(教师)认为高水平运动员他们年龄较普通大学生大,与异性交往需求更强烈,社交活动 的范围更广,他们对生理需要的需求最强烈,合理的物质刺激最能激励他们的训练积极性。 训练年限8年以上运动员的生理需要激励放在第二位,这是因为教练员(教师)认为此类运 动员年龄较大,训练自觉,但业余生活和社交活动较丰富,对生理需要的需求较强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 1)高水平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构成、心理发展和学习条件都有其一致性, 有其特殊的需要结构,其需要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社 交需要。
  2)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员在大学期间不同年级对 需要的选择与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特殊的需要结构。
  3)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教师)对高水平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激励措施 顺序是: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
  4)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教师)依据运动员(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 限、不同年级)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类并采用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5)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教师)把握住对整个高水平运动员这个群体优势 需要的激励,对运动员其它需要的激励不符合运动员的需要结构。
  6)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教师)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分类激励时,把握住 对大部分不同类型运动员优势需要的激励,忽略了少部分不同类型运动员优势需要的激励,且对不同类型运动员其它需要的激励不符合运动员的需要结构。
  3.2 建议  1)建议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教师)对现有的运动员的需要行为 进行识别与研究,归纳出不同类型运动员的需要结构。
  2)建议对学校现有激励措施进行有效性的评价,淘汰无效的并寻求有效的激励措施,增 加激励措施的多样化,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
  3)建议依据各类运动员的需要結构对现有的激励措施进行分析归类,提高激励的针对性 。
  4)建全与完善高校教练员的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 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忠秋.论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原则[J].上海体育学院院报,1994,18 (2):8-13.
  [2] 王波.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4) :15-21.
  [3] 刘建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5 ,12(2):65-67.
  [4] 曾小林.高水平运动队的构建与管理初探[J].体育科学,2005,36(5):64-67 .
  [5] 陈春政,赵勇,刘志刚.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不高探因[J].山东体育科技 ,1997,19(2):79-81.
  [6] 王波,陈杰,石磊.中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1):26-31.
  [7] 曾小松.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5(3):99-100.
  [8] 陈思维.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的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9(2):122-124.
  [9] 雷辉旭.高校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3):70-7 4.
  [10] 陈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的现状与管理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 (2):80-81.
  [11] 刘青, 侯梦儒. 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进入职业联赛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研 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5).
  [12] 张永龙,陈国瑞,赵先卿,等.对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困境之思考[J].北京体育 大学学报,2009,32(6).
  [13] 周健生.未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 院学报,2008(4).
  [14] 张春合,彭庆文.社会转型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负面效应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
  [15] 陈卓源,王守力.“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
  [16] 张春合,刘振国.我国师范院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 体育学院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生涯高原是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职业生涯高原的出现必定对高校体育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开展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调查研究,搜集和了解第一手数据,对于了解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状、产生机理、影响因素等内容,验证现有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做好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管理工作,构建高效的青年体育教师队伍,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水平具有重要和深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与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新兵健康受试者,进行18周的5 000 m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安静、次最大负荷下(50 w、100 w、150 w)及恢复期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等关
期刊
摘要:湖北省普通高校自主创编并推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创编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的主要成果之一。从体育创编项目的含义入手,对创编湖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创编项目的指导思想,所创编的项目主要特点和高校开展体育创编项目的作用意义等进行分析,并对项目推广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创编的项目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程度与锻炼作用与效果的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温州体育产业各部门资产构成、营业收入、品牌建设、从业人员、产业集群、 经济效益和研发投入等情况的全面调查与分析,发现:温州体育产业企业多属中小型,并以 私营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和高质量的品牌产品,体育用品制造业、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业 和体育用品销售业是目前温州市体育产业的主要产业部门;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学 历水平低,高中级科技人员匮乏,企业R&D经费投入不足,产品外向度较高
期刊
摘 要: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 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 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 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
期刊
摘 要: 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与建构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困扰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教育的难点 问题,本研究借助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建立了相 关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清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 演进的认知与建构以及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 与建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的深入进行,有助于民俗
期刊
摘要:学者的学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研究的成果,以及成果被他人重视、认可和引用的情况。采用CNKI、VIP、CSSCI和复印报刊资料体育4个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对我国体育研究领域学者发文量、被引量、篇均被引率、论文被引量、论著被引量和转载量6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发文量显示其研究领域的“产出的数量”,被引量、篇均被引率、论文被引量、论著被引量与转载量则着眼于“质”的考量,并利用秩和比
期刊
摘 要: 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的空间分布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 法、实地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的空间 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此反映城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的集散地和经济发展中心,以及城市体育 设施规划者的思想等情况。研究表明: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呈现出相对集中趋势,形成 了四个相对集中地区域,芝罘区三站周边、莱山区烟台大学周边、烟台经济技术开
期刊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制约我国部分地区(华 东六省一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并以安徽省普通高校 高水平運动队为案例,对发展我国高校普通高水平运动队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田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8-0083-04   An Anal
期刊
摘 要: 采用专家调查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教练员的综合素质、项目布局、运动员培养、经费投入以及体育科研发展水平是 制约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引进与交流, 整合和优化竞技运动项目布局,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体育科研监管和经费 投入,密切体育科研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结合等对策与措施,为陕西省各级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