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大地的“巨人”——地震龙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干旱依然在北美洲中部蔓延。原本铺满地面的蕨类植物早已枯萎,一只干瘦的橡树龙在干枯的植物丛中埋头觅食,尽管希望非常渺茫。
  突然,橡树龙感到脚下的大地开始轻微地震动,它抬起头来,只见远处有一片“小山”在缓慢地移动。随着“小山”越来越近,橡树龙认出那是一群地震龙。干燥的地面在地震龙的脚下泛起层层尘土,扬起漫天尘沙。
  地震龙对橡树龙视而不见,仿佛它并不存在一般。毕竟,橡树龙是小型植食性恐龙,并不会对地震龙构成威胁。由于食物短缺,体形巨大的地震龙同样变得瘦弱了,它们的步伐虽然缓慢,但是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橡树龙决定跟着地震龙一起走,说不定能找到食物呢。
  经过艰苦的跋涉,恐龙群终于来到了一片森林的边缘地带,这里的大树绿意盎然。一只相对强壮的地震龙用身体顶住树干,费尽力气将大树推倒。其他同伴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大口大口地吃着树叶。虽然这并不是地震龙最爱的食物,但是现在也由不得它们挑选了。
  看到有食物可吃,饥饿的橡树龙急忙从地震龙高大的身体下面钻了过去,在这些庞然大物脚下捡食掉落的树叶。看来,橡树龙的选择是正确的,跟着地震龙果然不会饿肚子!

旅行者的大发现


  位于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面积广阔,但是比较荒凉。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前往那里徒步旅行。
  1979年,四个年轻人结伴来到新墨西哥州的桑多瓦尔县旅行。在靠近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地方,这些年轻人注意到了露出地面的巨大化石,他们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了当地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但却没有引起对方的重视。
  转眼到了1985年,古生物学家戴维·吉列在翻看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份报告,上面记载着当年四个年轻人发现化石的情况。他立即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前往化石点,果然找到了那些化石。
  由于并不清楚地下还埋藏着多少化石,所以专家们使用了一种叫作“地震枪”的地下探测仪器来辅助勘测,并最终确定了化石的位置。五年后,这些化石才成功挖掘出土,并运送到新墨西哥州自然历史博物馆。
  1991年,吉列等研究人员将他们在新墨西哥州发现的巨大恐龙化石命名为地震龙。地震龙这个名字,经常会被人们误解,认为这种恐龙体形巨大,走起路来大地都会震动。实际上,这个名字来自于发现化石时使用的“地震枪”。地震龙的模式种名为哈氏地震龙,之所以起名“哈氏”,是为了纪念詹姆斯·哈尔,他一直热心地赞助新墨西哥州的古生物发掘工作。

“缩水”的超级巨龙


  化石出土后,吉列推测了地震龙的体形,他认为成年地震龙的体長可达54米,体重约113吨。吉列的推测一公布,各大报纸纷纷加以报道,并称地震龙是“走起路来大地都会震动的庞然大物”。
  其实,地震龙的体形虽然巨大,但并没有这么夸张。后来的研究证明,地震龙体长约32米,臀高约5.5米,体重在25吨左右,身材高大,四肢粗壮,犹如一座小山。
  地震龙的长相与梁龙很像,都有鞋形的脑袋、细长的小牙齿和长长的脖子。地震龙的脖子虽长,但是无法像天鹅的脖子一样拥有“S”形的优美曲线。地震龙的脖子只能平直地伸向前方,或向四周小幅度弯曲。
  地震龙会成群结队地在平原上稳步前进,想象一下,几十只和蓝鲸一样长的地震龙从眼前经过,那场面将是多么壮观!

  如果你觉得地震龙的脖子已经很长了,那你真应该再见识一下它的尾巴——长约18米,长度超过身体总长度的二分之一,由80多节尾椎骨组成。地震龙的尾巴不但长,而且还十分灵活。古生物学家认为,地震龙的尾巴末端像鞭子一样,甩动时速度快、力量大,可以有效打击来犯的食肉恐龙。

加盟梁龙大家族


  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是巨型恐龙的天下,梁龙、腕龙、迷惑龙、雷龙、圆顶龙等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尽管地震龙体形巨大,但并非没有天敌。凶猛的大型食肉恐龙,如异特龙、食蜥王龙、蛮龙等都会对地震龙造成致命的伤害。凶残的食肉恐龙会不断攻击,用“制造伤口,持续消耗”的战术杀死这些巨大的猎物。而地震龙则会用尾巴抽打食肉恐龙,或用脚踩和身体撞击来反抗。
  从分类上看,地震龙与梁龙是近亲,两者在外形上非常相似。在2004年召开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古生物学家认为地震龙就是梁龙,只不过是梁龙属之下的一个体形很大的种。这个观点很快得到了其他古生物学家的支持。如今,“地震龙”这个曾用名已被废除,新名字为哈氏梁龙。
  虽然“地震龙”这个霸气的名字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恐龙,它的加盟刷新了梁龙家族的体形数据,让梁龙家族成为了侏罗纪的真正“巨人”!
其他文献
一脚“踩”进寒武纪  十多年前,我父母把家搬到了“春城”昆明,然而直到几年前,我才偶然得知,有一处5.3亿年前的“宝藏”就掩埋于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守着一处“宝藏”,不去探寻一番,那才叫遗憾呢!  于是,我和永林收拾好行囊,拿着地质锤,向“藏宝地”进发了。来到山里,面对岩壁和满山的石块,我们这两个业余“寻宝人”完全没有了方向。寻找传说中的远古“怪虫”化石,犹如大海捞针。我们该从哪块岩石找起呢?  我
期刊
球(松)果:精巧的种子之家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等松科植物都是裸子植物,顾名思义,就是“裸”露种“子”的植物。  我们常见的松果,是松科植物雌球花成熟时的形态。松果上长着许多木质的鳞片,它们叫作种鳞。  等到松果成熟时,原本密闭的种鳞便纷纷张开,种鳞和种鳞之间会空出一条大缝隙,熟透了的种子就从这缝隙中溜出来,开始乘着风勇闯天涯了。  人们常把松果称为松塔,但其实,松果的学名应该是“球果”。之所以
期刊
大嘴说  连接两岸城市的纽带  链子桥是人们对“塞切尼链桥”的俗称。链子桥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全长380米,是一座三孔铁桥。链子桥连接着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是匈牙利的标志之一。  雄伟的桥头堡与狮子雕塑  大桥的两端,矗立着两座雄伟的新古典式桥头堡,高48米,外观有些像巴黎凯旋门。桥头堡为石砌拱门,雕饰精美,基座稳重,颇有王者之风。  巨大的钢筋铁链结构从桥头堡引出,拉起宽广的桥面,勾勒出大桥
期刊
在我家屋檐下做窝的是哪种燕子?  在屋檐下做窝的燕子可不止一种,最常见的是家燕和金腰燕。  身穿“燕尾服”的家燕  这种学名为家燕的鸟类在全世界分布很广,它的模样就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燕子的模样。  家燕上体蓝黑色,闪耀着金属光泽,喉部鲜红,腹面白色。家燕的喙部短而宽扁,口裂很深,嘴巴看起来虽然小小的,但却可以张得很大。家燕有一双狭长的翅膀,张开后像两把小镰刀,尾呈剪刀状分叉,形成典型的“燕尾”。  
期刊
收集落叶做游戏,是这个季节我和家人在公园里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秋叶,总能赋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叶拼贴画、搭建落叶小屋、为大树穿上彩叶舞裙……每个游戏都让我们满怀喜悦,在阅读秋天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丰富与瑰丽。  和杨树、银杏等落叶树不同,香樟四季常青。但纵然是常青树,叶片也有衰老时。每到秋天,香樟树叶的颜色会逐渐变深,然后慢慢脱落,而整株香樟的色调也因此变得更为浓郁
期刊
第三章  斑鳖爷爷的叹息  回到家后,妈妈安娜医生发现了安迪腿上缠着的绷带,关切地问:“安迪,你怎么了?受伤了?和别人打架了?”  “唔,没什么。没事儿妈妈,别担心,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了一下。”  “谁给你包扎的?手法很专业呢。”  “嗯,碰巧被海洋生物学家古川博士看到了,他帮我包扎的。”  “古川?你遇到古川了?”爸爸林奇博士推了推自己的眼镜。  安迪点点头:“嗯,是的。”  安娜医生皱了皱眉:“
期刊
一轮红日缓缓升起,阳光普照着大地,静谧的村庄迎来了新的一天。在我看来,乡村的田园风光有着一种别样的美丽。  乡村的风景是大气磅礴的——田野里一垄垄庄稼连成了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绿色波浪连绵起伏,不断向远处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乡村的风景是安详恬静的——房前屋后,乡下人总喜欢种点儿瓜藤,枝枝蔓蔓爬满了墙头。夏天,人们在瓜藤下摇着蒲扇纳着凉,咬一口刚摘下来的黄瓜,憧憬着未来的好日子。各种小花小草
期刊
“喵呜——”,我们正在外婆家吃晚饭,“黑白黄”从门洞里钻了进来。  “黑白黄”其实是一只猫,之所以叫它“黑白黄”,是因为它身上长着黑、白、黄三种不同的颜色。  这天晚上,外婆做了红烧肉,“黑白黄”可能是闻到香味才回家的。它摆着尾巴,眼巴巴地看着我,还不时伸出舌头舔舔嘴唇,好像在说:“给我一块吧!”于是,我夹起一块肉递给爸爸,想让爸爸喂给“黑白黄”吃,可谁知爸爸竟然逗起猫来了。  “黑白黄”以为这块
期刊
一座精美的“自然大教堂”  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863年开始设计,1873年开始修建,1880年落成,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岁月。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外墙采用蓝色和浅黄色的陶瓷装饰,相当华美。主体建筑共三层,每层窗户的样式都不一样,设计精美,富于变化。在门、窗等部位的上方,还可以见到优美的半圆形结构,名为“拱券(xuàn)”,是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再现。  建筑的中间部分是高高耸立的塔式门楼。大门处装饰着雕
期刊
在宝岛台湾的金山区,保留着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捕鱼方式——用火捕鱼。我们都知道“水火不相容”,那么要如何用火来捕鱼呢?  原来,渔夫发现青鳞鱼喜欢追逐光亮,于是便发明了“火炬捕鱼法”——点燃硫黄火炬,让鱼儿向着明亮的地方集中起来,然后把火炬迅速拉高,鱼群便随之往上跳跃,这时迅速将青鳞鱼一网打尽。爱吃土的鹦鹉  在南美洲亚马孙河岸的两边,耸立着高大笔直的黏土土崖,每天清晨,那里都会出现一道奇特的景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