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翼手目
科:狐蝠科
属:狐蝠属
列入IUCN红皮书 保护现状:近危(NT)
马来大狐蝠有一只小猫那么大,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蝙蝠。它在马来森林维持着其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基因交流。但和其他以森林为家的动物一样,它躲不开人类文明发展脚步的无情践踏。1998年,一些狐蝠因森林被砍伐而迁移到马来西亚北部一座养殖场附近的果园觅食,养殖场的猪吃了它们吃剩的芒果,被含尼帕病毒的蝙蝠唾液所感染,继而引发了人类流行病的爆发。这次事件放大了人与狐蝠间的生存空间的矛盾,并把它逼向了物种生存的真正黄昏。
生活环境
炎热气温和丰沛雨水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果和花蜜,马来大狐蝠世代繁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文莱、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都是它们的花果天堂,虽然新加坡并没有它们已知的固定栖息地,但是来自邻国的小群马来大狐蝠会偶尔光临这里的中央集水区森林。
物种特征
翼手目是真正能飞行的哺乳动物,狐蝠科下有近两百种,仅有少数种类能发出超声波,其他种类包括马来大狐蝠,都是依靠视觉和嗅觉寻找食物。作为世上最大的蝙蝠,黑色皮毛的下半身、金黄色围巾状的颈间皮毛和长达183厘米的翼幅都是把马来大狐蝠和其他狐蝠科成员区分开来的特征。和其他狐蝠科家庭成员一样,马来大狐蝠的一双大眼睛加上较长的像犬科动物的口鼻部,让它们更显得温顺可爱,成为不少宠物爱好者引以为豪的宠物。
致危原因
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不仅破坏了马来大狐蝠的栖息地,而且导致了它们的食物缺乏,在加大了种间竞争的同时还激化了它们与人类在生存空间上的矛盾。
人们往往过分夸大狐蝠对农作物,特别是对水果生产造成的危害。在马来西亚,除了“沙捞越”和“婆罗洲”,在其他地区捕杀马来大狐蝠都是合法的。
因为经济欠发达和传统因素,马来大狐蝠在当地一直被视为草药和食物的来源,实际被猎捕的数量无法估计,有调查显示,若无有效保护措施,该物种最短将在6年后消失。
台湾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
绿岛捕杀狂
缺乏资料(DD)
它是琉球狐蝠的特有亚种,曾经在高雄、花莲、兰屿及绿岛等地被发现,其中绿岛被认为是唯一的永久性栖息地。20多年前它们仍有两千多只活跃在绿岛的森林间,后因猎人滥捕杀,数量急剧减少,一度消失被认为已经绝迹。2006年重新在绿岛被发现,但是其在绿岛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所吃的棱果榕果子生长的小溪被水泥覆盖,居民野放的松鼠等小动物也会增加台湾狐蝠的食物压力,其生存环境让人担忧。
马里亚纳狐蝠Pteropus mariannus
吃了会痴呆的美食
濒危(EN)
曾经遍布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狐蝠一度只剩下4500只,在当地土著人的文化里它们是一道传统美食,这也让它们差点遭受灭顶之灾。但是2003年科学家的发现给这个种群带来了福音,他们发现狐蝠吃食密克罗尼西亚苏铁树上的种子会不断在体内积淀一种毒素,土著食用马里亚纳狐蝠很可能就是导致当地爆发关岛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帕金森综合征-痴呆复合征的原因。
汤加狐蝠Pteropus tonganus
国王的定情信物它从不落地
无危(LC)
由于广泛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它们又被称为海岛狐蝠。相传当年一位萨摩亚群岛公主送给汤加国王一对狐蝠作为定情信物,所有汤加狐蝠都是它们的后代,因此在汤加王国,它们全部属于国王的私有财产,是神圣的存在,除了王室外无人可以伤害捕猎它们。在保持南太平洋海岛的生物多样性方面,汤加狐蝠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它们有助于热带风暴过后海岛的雨林恢复,并且维系着各海岛间的生物基因交换。
印度狐蝠Pteropus giganteus
它从不落地
无危(LC)
印度狐蝠主要产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和斯里兰卡等地。作为体型最大的狐蝠之一,胸肌十分发达的印度狐蝠非常善于飞行,有报道称,它们最远可以飞2000千米,强悍的飞行能力让它们可以往来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及太平洋诸岛间,但是它们起飞时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飞行让水分更多地从翼膜流失,因此它们比一般的哺乳动物更依赖水源生存。
纲:哺乳纲
目:翼手目
科:狐蝠科
属:狐蝠属
列入IUCN红皮书 保护现状:近危(NT)
马来大狐蝠有一只小猫那么大,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蝙蝠。它在马来森林维持着其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基因交流。但和其他以森林为家的动物一样,它躲不开人类文明发展脚步的无情践踏。1998年,一些狐蝠因森林被砍伐而迁移到马来西亚北部一座养殖场附近的果园觅食,养殖场的猪吃了它们吃剩的芒果,被含尼帕病毒的蝙蝠唾液所感染,继而引发了人类流行病的爆发。这次事件放大了人与狐蝠间的生存空间的矛盾,并把它逼向了物种生存的真正黄昏。
生活环境
炎热气温和丰沛雨水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果和花蜜,马来大狐蝠世代繁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文莱、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都是它们的花果天堂,虽然新加坡并没有它们已知的固定栖息地,但是来自邻国的小群马来大狐蝠会偶尔光临这里的中央集水区森林。
物种特征
翼手目是真正能飞行的哺乳动物,狐蝠科下有近两百种,仅有少数种类能发出超声波,其他种类包括马来大狐蝠,都是依靠视觉和嗅觉寻找食物。作为世上最大的蝙蝠,黑色皮毛的下半身、金黄色围巾状的颈间皮毛和长达183厘米的翼幅都是把马来大狐蝠和其他狐蝠科成员区分开来的特征。和其他狐蝠科家庭成员一样,马来大狐蝠的一双大眼睛加上较长的像犬科动物的口鼻部,让它们更显得温顺可爱,成为不少宠物爱好者引以为豪的宠物。
致危原因
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不仅破坏了马来大狐蝠的栖息地,而且导致了它们的食物缺乏,在加大了种间竞争的同时还激化了它们与人类在生存空间上的矛盾。
人们往往过分夸大狐蝠对农作物,特别是对水果生产造成的危害。在马来西亚,除了“沙捞越”和“婆罗洲”,在其他地区捕杀马来大狐蝠都是合法的。
因为经济欠发达和传统因素,马来大狐蝠在当地一直被视为草药和食物的来源,实际被猎捕的数量无法估计,有调查显示,若无有效保护措施,该物种最短将在6年后消失。
台湾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
绿岛捕杀狂
缺乏资料(DD)
它是琉球狐蝠的特有亚种,曾经在高雄、花莲、兰屿及绿岛等地被发现,其中绿岛被认为是唯一的永久性栖息地。20多年前它们仍有两千多只活跃在绿岛的森林间,后因猎人滥捕杀,数量急剧减少,一度消失被认为已经绝迹。2006年重新在绿岛被发现,但是其在绿岛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所吃的棱果榕果子生长的小溪被水泥覆盖,居民野放的松鼠等小动物也会增加台湾狐蝠的食物压力,其生存环境让人担忧。
马里亚纳狐蝠Pteropus mariannus
吃了会痴呆的美食
濒危(EN)
曾经遍布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狐蝠一度只剩下4500只,在当地土著人的文化里它们是一道传统美食,这也让它们差点遭受灭顶之灾。但是2003年科学家的发现给这个种群带来了福音,他们发现狐蝠吃食密克罗尼西亚苏铁树上的种子会不断在体内积淀一种毒素,土著食用马里亚纳狐蝠很可能就是导致当地爆发关岛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帕金森综合征-痴呆复合征的原因。
汤加狐蝠Pteropus tonganus
国王的定情信物它从不落地
无危(LC)
由于广泛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它们又被称为海岛狐蝠。相传当年一位萨摩亚群岛公主送给汤加国王一对狐蝠作为定情信物,所有汤加狐蝠都是它们的后代,因此在汤加王国,它们全部属于国王的私有财产,是神圣的存在,除了王室外无人可以伤害捕猎它们。在保持南太平洋海岛的生物多样性方面,汤加狐蝠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它们有助于热带风暴过后海岛的雨林恢复,并且维系着各海岛间的生物基因交换。
印度狐蝠Pteropus giganteus
它从不落地
无危(LC)
印度狐蝠主要产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和斯里兰卡等地。作为体型最大的狐蝠之一,胸肌十分发达的印度狐蝠非常善于飞行,有报道称,它们最远可以飞2000千米,强悍的飞行能力让它们可以往来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及太平洋诸岛间,但是它们起飞时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飞行让水分更多地从翼膜流失,因此它们比一般的哺乳动物更依赖水源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