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据点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湘西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村,父辈祖辈父辈的祖辈祖辈的祖辈都是在石头缝里刨食的农民。虽然识字不多,但对文化的虔信却近于痴迷,不用有字的纸擦屁股便是很好的注脚。在他们眼里,稚时的我简直就等于大逆不道,因为我唯一的兴趣就满屋子找有字的纸,然后,一点一点撕碎。或许是我太过驽劣吧,发蒙之后他们过问我的学习的方式就是期末看看我的通知书,然后,一顿饱揍。为了逃避惩罚,我只能提前在通知书上下功夫,1啊2啊3啊都好对付,麻烦的是4和5,倘考了40多分或是50多分特别是50多分的时候,老师便遭殃了,只差骂他祖宗十八代。怎么这么不通情理,送我几分让我及格能死人了?……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研究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不让我及格成了我上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逃学,打架,扯皮。我的母亲虽然只字不识,但极谙劝人之道。当我拿得出手的品行只剩下不偷东西一项时,母亲问我的打算,我答回生产队和她一起出工。母亲想了想,拿过锄头叫我过去,然后,叹息道:看,都没锄把高,怎么做得起工呢,在学校里混着吧,混到能做工了再回来,反正又不兴考学了,哦……许是彻底卸下负担的缘故吧,我不再纠结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了,同时,对学校也不那么讨厌了,到恢复高考的时候,我竟然变成了学校的招牌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但是,我的家人却一点也不肯相信。高考报名的时候,父亲死活都不给出报名费,最后,是长我十一岁已经成家并分开过的哥哥出的,条件是为他提一个暑假的瓦桶子。
  进卫校后和校领导之间唯一的一次谈话发生在入校后一周。教导处周主任举着我的语文摸底试卷一边晃一边问我是怎么进卫校的,看看你的成绩!看看你的分数!我知道我考多少分,眼皮抬都没抬,答:周主任,你又没看我别的卷子,怎么知道我考不进卫校,告诉你,我就是语文分一分不要也能考上卫校!更惹周主任生气的是另一位仁兄,这位老兄听出周主任话中有话,大为生气:抄?我抄谁?我们学校我成绩第一,而且,我们学校是单独考点,没别的考生!寒假回家,父亲说我们队一个右派(文化的代名词)说我写的信格式不对。我很是不屑,同时,也很不以为然,不就是个格式嘛!哼……但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于是,我迷上了图书室,接着,迷上了文学。
  1992年成人高考,由于我报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软磨硬泡后单位才勉强同意,并与我约法三章,不报学费不报路费且学习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和学医的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填志愿的时候,招生办的人告訴我,我的分数上了本科线,可以填本科,但是,我没填,因为本科没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学校之后我才发现我要学的是创意与写作而不是汉语言文学,以致临近毕业,教我古汉语的王大年教授要我考他的研究生时,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此前,我还上过刊大(骗子办的大学)。
  好了,该说说《三岔塆》了,编辑要我写的是创作谈不是自传。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三岔塆》当创作谈读,与其说《三岔塆》是一篇小说倒不如说是一篇创作谈,再来一个创作谈确有狗尾续貂之嫌。
  三岔塆绝非虚构,它就在我们县两河口乡格溪村的冠状界,寂静,荒蛮,原始,一如文本中交代的那样。在我们这,枞菌算得上山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栽培成功,能不能吃到全赖口福。去年夏天的时候,整个县城全是卖枞菌的,简直要成灾了,到了秋天却踪影杳然。眼看马上就要入冬了,为践行诺言——给一位北方的好友买枞菌,我决定自己进山去找,目的地就是三岔塆,离县城约二十里地的一座大山上。哪知,我们一进山就迷路了,不仅没找到菌子还把人弄得到处是伤,天快黑的时候才灰溜溜地下山,原来,向导并不知道路。《三岔塆》是当天在山里就想到了的。开头的时候,《三岔塆》只是一个场景,一段环境描写,和者也的情况没什么两样。我的向导是个ED患者,但是,从同他结伴进山之时起,我便把他想象成一个女人,一个带着个十岁男孩一起进山的小寡妇,并构想出这个女人的前生今世和与她进山的种种奇遇。故事是第二天想到的,这些都很容易,麻烦的是怎么写这个故事?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想了多久。这是我的痼疾。每当决定写一个文本的时候,我总是搜肠刮肚地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作品和自己之前写过的文字。我总是这样反复提醒自己:不要重复自己,更不要重复别人,哪怕极细极小的一点点。我总是耗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叫我的人物,我的故事,我的叙述方式,我的意趣主旨与人不同,与之前的自己相区别。我的一位要好的同事曾这样评价我:别人感兴趣的我都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别人都不感兴趣。我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辛苦异常,对于我来说,每一次写作都如一场大病。为什么要蹚这浑水呢?我常常这么问自己。但是,每次决定抽身离去并发誓永不回头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脚镣手铐便是鼻绳和鞭子,除了缩回壳里拼死抵抗别无他途。
  谨以此文献给三岔塆——最后的据点!
其他文献
阿伟性格偏内向,不善于和女孩子打交道,因此年过三十仍然单身。  自从芳芳进入他所在公司上班后,他便心生爱慕,但因自卑,一直不敢表白。芳芳大学刚毕业,年轻而貌美。  白皙的皮肤,迷人的大眼睛,笔挺的鼻梁,尖尖的下巴,一袭长发披肩。身材姣好的她,穿衣打扮也很时髦,魅力四射的芳芳,简直不比电视里的女明星逊色。  这样高素质的美女不单单是阿伟喜欢,公司里其他的男同事也像饿狼一样对她垂涎欲滴。阿伟很想主动出
期刊
夕阳的那一片余晖在飞鸟归巢的鸣叫声中,沉入了地平线。夜,拉下了沉重的帷幕,原野渐渐陷入了黑暗之中。  黑夜的来临却没有带来一丝凉爽。虽没有酷热的阳光,但没有月亮和星光的夜晚,阴沉沉的,沉闷、燥热。这是风雨来临的前兆。青纱帐,越发闷热。夜幕下,蚊子像与鸣蝉比赛嗓门似的,嗡嗡的烦人,在身上咬来咬去,一咬一个疙瘩,痒得难受。树上的鸣蝉,仿佛很得意,鸣叫得更加起劲。  赵静抹了点风油精,瘙痒好了许多。他带
期刊
夕阳西沉,在它淡薄的暮色里,小村换了表情,从安然的寂静变得热腾腾起来。谁家的炊烟细线一样时断时续地连接着屋顶,喜鹊、麻雀、野鸽子,还有布谷鸟,在屋檐、电线杆、杨树梢和远处的灌木丛里,凑热闹一样喧哗不停。牛和羊们在主人鞭子的监督下,从山道冲下来,路过溪水时,想渴死鬼一样饱饮一番,又被鞭子迫着绕上村边一条水泥道。它们挤挤挨挨、推推搡搡,彼此并不避嫌,全都肆无忌惮地排泄拉尿,它们或耳鬓厮磨地展示亲密,或
期刊
雨后的空气有点甜,有点淡淡的清香。初春的西湖,花红柳绿,色彩斑斓。小静第一次走进西湖文创园,暗想: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该有多好啊!  小静的家乡也很美,只是在乡下,很穷。不过,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上大学,拿到了文凭。让小静郁闷的是,毕业后找工作四处碰壁,还好村支书在城里有个朋友开大公司,通过父亲的“活动”,今天她才有机会来公司面试。  小静不能过多欣赏美景,为了赶时间,她径直往园区深处走去,寻
期刊
六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从家乡返回上海的租住处。这是靠近徐家汇的一个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住在一幢高楼的六楼。  天气闷热潮湿。一走进楼洞,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空气里有股腐臭的味道,还有刺鼻的来苏水味。有几个戴着口罩的警察进进出出,在忙活着什么。我隐约听到一个警察说,已经通知了,殡葬车很快就到。哦,看来是楼里谁家有人去世了,怪不得刚才经过小区传达室时,看到门口聚集了一群保安和居民,在谈论着
期刊
“哎呀祖宗,再吃一口不行吗?”三伯瘦骨嶙峋的脸上满是汗,三娘则若无其事盯着小狗跑来跑去。劝了半天没效果,三伯就冲隔壁屋里喊: “老闺女,说句话呀,叫你妈多吃几口。这一天天不吃饭,嫌我没伺候好吗?”  老闺女应声跑出来,端起碗:“又不吃啦?看我的……”说着抡起了大调羹。三伯一见又嚷:“慢点儿,你妈咽东西慢,别呛着……”三娘一见老闺女的架势马上服软:“吃,这就吃。谁说我不吃了?”老闺女和三伯都笑了。 
期刊
《羁绊》成稿较早,大概在三年前吧。因为一直觉得她还不够完整,人物及性格也不够丰满和典型,包括一些情节和细节处理上也不理想,故而始终是个“半成品”。最初动议这个创作,是一次非常偶然的乡下之旅。那是深秋时节,山区的景色很美,但贫瘠而落后,到了夜晚,跟几个友人在寂静空荡的村落里遛弯儿,后来走进一户亮着昏暗灯光的空巢老人家里,喝茶闲聊,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在城里就学和打工的孩子们的一些事情,觉得很有意思,
期刊
主持人语:本期马贵明的《寻找赵德才》,读后让人动情。几十年,怎样的一个人能让另一个人不停地在岁月中追寻他的身影?小说构思十分细密,故事虽简单,却强烈地拨动人的心弦,让人跟着作者的心绪去追怀旧时光。那时的人活得那么“纯”,心能贴得那么近,彼此的信任轻易就建立起来,一个少年就能跟一个几乎陌生的成年人“办大事”,互相没有芥蒂,这使得现在的“我”近乎“变态”地对“赵德才”这个名字敏感。  用简单的故事去探
期刊
在王生铨小说《三岔塆》的诸项特质之中,因为书写姿态的内敛与谨严,其中包藏的讽刺性颇为隐晦,也较难识读。然而把《三岔塆》低调的讽刺放大后拿到台面上来看,带出的是个小说的戏剧化日益泛滥或粗劣化的现实问题。或许,这也正是《三岔塆》讥讽的锋芒所指吧。  小说的戏剧化原本属于小说创作的方法论,意在化解现代小说日益深重的形式危机。将戏剧因素糅合到小说文本之中,这一招,说白了,就是把戏剧(时下更偏向影视)的手法
期刊
“契卡”是我插队时养过的一条狗,也是我养过的第一条狗。  几十年里,我陆陆续续地养过七八条狗,眼下还有三条,只要我在家,这些狗日的们总围在我身边,就连睡觉都很少在我给它们准备的窝里,和当年的“契卡”一样卧在我的床头。起夜时,我常踩着狗尾巴。从养“契卡”起,我养的这些狗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全是流浪狗,全是它们小的时候,我捡回来的。  “契卡”是我插队的第二年冬天,我从村子里老百姓刚盖好还没做前墙,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