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城高跷的人物塑造艺术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城秧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特色。由于当前娱乐形式的多元化,海城高跷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当前需要的则是挖掘其本身的艺术特色,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本文意在对海城高跷人物塑造艺术的研究,以增强对海城高跷的认识,达到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最终使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海城高跷;人物塑造;艺术
  海城高跷是对海城一带高跷秧歌的一种简称,是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海城高跷以他独有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特别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海城高跷以其火辣多变、振奋精神的艺术表现,使其名扬海外,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艺术代表形式之一。海城高跷的时代内涵不仅仅是独特的地域魅力,也在于能成为东北艺术形式的标志之一,他的魅力、灵性、个性,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艺术瑰宝。
  一、海城高跷的历史演变
  海城是辽宁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与多地市相接相连。东边是千山,山脉不高,连绵起伏,西与盘锦相连,有太子河、浑河,河水滔滔,北与鞍山为邻,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海城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是东北重要的粮仓之一;交通上,海城交通发达,有多条省级公路、市级公路经过,铁路网发达。海城不仅仅孕育出了海城高跷,也成就了喇叭戏等多种艺术形成。
  根据考证,海城高跷是从康熙年间传承下来的,到今天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海城高跷有着浓郁的东北特色,表征着东北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开朗正直的精神内涵。海城高跷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集二人转、小戏、舞蹈等于一体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火暴、次陕、粗犷,是海城高跷的艺术特点,这也是东北文化的艺术风格,也是忠厚、正直东北人的精神写照。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重大的移民潮,大面积的移民不仅给东北带来了大量的生产力,也为东北艺术文化的丰富带来了新的动力,诸多的外来艺术,也为海城高跷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随着海城移民的加入,海城外贸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术也迎来了新的碰撞和融合。每到过节,众多的商人无法回到故乡,就在海城当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自娱自乐。比如,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当地民间以娘娘庙为中心进行的一次庙会,当地地方志成为“香火会”;农历五月十三,当地的商人与外地商贾则会举行大型的“同乐会”,排解思乡之情,顺便祈祷生意兴隆,风调雨顺;每年过年由于大雪封门,道路泥泞,当地人庆祝新年之余,举行大型的舞蹈表演,以祈祷物阜民丰,来年大丰收。
  根据海城高跷民间传人的讲解和史料的记载,早期的海城高跷艺术形式单一,表演过程简单,内容剧情较少。随着二人转、喇叭戏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海城高跷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内容剧情也进一步丰富,人物角色开始完善,人物形象逐步被刻画的丰满,人物在较为完整的表演过程中,艺人将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表演展现出来,既规范,又活泼,既有理可寻,又丰满多姿。当然,随着海城高跷艺术形式的完善和发展,从事该行业的艺人和半艺人也多了起来。
  二、海城高跷的人物塑造艺术
  海城高跷通过腰部动作、说笑逗乐、多彩的扮相为艺术表现形式。腰部动作讲究“扭”,面部表情则以“逗”来传情达意,艺术审美则以“浪”为特点,风格上的特色则是“叫鼓亮相”。人物表演以“扭中有浪,浪里显美,美中见俏”展现艺术风格,既温婉雅致又火辣粗犷,既内敛大方又魅力四射,既端庄大方又诙谐风趣,真可谓是异彩纷呈、千姿百态。
  由于海城高跷源于民间,露天表演是海城高跷的一大特色。露天表演,说的直接点就是方便广大群众进行观看,当然也便于艺人的表演。海城高跷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并植根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城高跷之所以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是因为其深刻的人物塑造艺术,脸谱的多样化,装束的夸张化是其中的重要内涵。海城高跷的人物在塑造上往往对比强烈,性格多样,在表现上活跃火辣,装束大红大绿,与东北人的艺术审美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
  海城高跷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人物性格通过脸谱表现。早期的海城高跷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是没有脸谱的,后来逐渐开始对脸部进行一定的装扮。演出的人物是从民间小戏中的“三小戏”转变演化过来的,由于“三小戲”的角色是在小段说唱中产生的,多为生活琐事,不利于大型表演。随着海城高跷的发展,
  “三小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因此,由“三小戏”演变出来固定充当某种角色的人物来进行高跷表演,在后来的发展中,这几个人成为舞台的重要支柱,被人们称为“四梁四柱”,包括头跷、二跷、老渔翁、老榧、上装、下装等。
  海城高跷人物的塑造离不开二人转、喇叭戏等艺术形式的发展。由于艺术发展的需要,二人转、喇叭戏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不可忽视的是,喇叭戏人物的塑造对海城高跷的人物塑造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海城高跷人物塑造直接借鉴喇叭戏的人物塑造,但由于诸多原因,当前海城高跷人物塑造对喇叭戏人物的借鉴只剩下外在形式了。
  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海城高跷,笔者认为海城高跷人物塑造的艺术价值在于“非物质”上,对于其人物的塑造是对东北黑土地孕育出来积极向上、勤劳勇敢、豪放粗犷精神的表征。当然,也在于对文化传承,艺术传承的表征。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城市文化馆)
其他文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至清明,杜牧的诗句都会从心底涌出,而此刻,那个和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她,却紧紧的拽着我的思绪……  她,就是路亚娣老师。  路老师是我的同乡。她从乡里调到哥哥任教的那所重点小学的时候,我刚上高一。大抵是同乡,又新来乍到,所以她有事没事的常来哥的办公室,和嫂子也漸渐地熟识起来。  高一的那年暑假,我们学校老师办的补课班刚好租赁了哥学校的一间教室,我也很自然的在那
期刊
摘要: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他的哲学被称为“自由的哲学”。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萨特自由观的历史渊源,即对他的自由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前人的思想理论,通过与前人思想的比较,揭发萨特自由观的理论来源和特点;第二部分阐述萨特自由观的理论基础,内在原因,以此探究萨特自由观的深刻本质;第三部分通过对自由与客观、自
期刊
摘要:加大创业教育,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共识。而我国有关政策也明确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所给予的支持。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相应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当结合实际,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市场动向选择创业目标,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创新创业  引言  创新推动着民族的进步,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只有
期刊
法国大文豪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身上有两重人格:凡人的巴尔扎克和伟人的巴尔扎克。先说说凡人的一面。  巴尔扎克的祖辈是贫苦农民。父亲伪造家谱,更改姓氏(巴尔扎克的姓氏都是假冒的),靠着官场的投机钻营,在50岁时步入上流社会。母亲自私、冷酷、放荡。巴尔扎克和母亲几乎没有亲情,从7岁到13岁,他被送到旺多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回过一次家,母亲只去看望过他两次。记忆中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我母
期刊
执政资源,是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各种积极因素、能量及来源。政党具有、掌握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够执掌好政权和巩固好政权。执政党执政资源的丰厚与否,不仅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履行好执政使命,而且关系到执政的前景。它存在于特定的政治体系之中,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人民革命而建立政权的,因而从执政之日起就有丰富的执政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并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衷相违背。分配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研究收入分配机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收入
期刊
淮安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的北部,原名淮阴,于2001年2月1日改为淮安。淮安境跨古淮河两岸,位于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淮安的自然风光和气候即具有江南水乡唯美图画般的景致,又具有北方自然界所特有的粗犷和淳朴;有江南特有的温暖湿润和烟雨蒙蒙的梅雨季节,也有北方专属的寒风冰冷和漫天飞雪。无论你是习惯南方四季如一的潮湿温润,还是喜欢北方的寒冷和晶莹剔透的冰雪,在淮安都能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地方文化特色建设;地方文艺的发展要结合群众,注重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流行在东北地区的民间曲种很多,喇叭戏作为海城、牛庄地区的民间小戏之一,既有东北文化的豪迈、乐天、自信共性,也有着地方曲种的特色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娱乐性等东北秧歌的特点,同时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地域风格。  关键词:海城;喇叭戏;艺术风格  海城喇叭戏是流行于
期刊
摘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随着多年的发展,书法日趋理性,它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运用了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现代书法。现代书法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它保持了传统书法中诸多要素,但又将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其中,使其神采焕发。  关键词:现代书法;艺术表现手法;创新  所谓现代书法就是指具有现代艺术观念,在创作中突显出书法的艺术品格,突破和改变了
期刊
摘要:通俗演唱在我国兴起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历经30多年的发展后,通俗演唱的地位在人们心中逐渐提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通俗演唱占了很大一部分,与此同时,通俗演唱也完全形成了其特有的形象和特点。由于其简单易唱,贴近生活,在演唱过程中透露的的情感真挚等特点,通俗演唱已经不断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在初期,由于通俗演唱在大陆地区的专业老师较少,许多喜爱通俗演唱的人群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