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汇集地域代表性文化特色,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开启渭南城市文化的寻“根”之旅。
如果你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该到它的博物馆去,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城市凝固的历史和文明的传承。
渭南,地处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域,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传承,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瑰宝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渭南市博物馆的建立,让有心人能够从这里开始城市文化的寻“根”之旅。
今年10月26日,在气势磅礴的华阴老腔和惟妙惟肖的合阳提线木偶的精彩表演中,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首次书画作品展开幕,书画展以当今出土于华山脚下的一块汉代瓦当“与华相宜”为标题,有共计120幅作品参展,包括小品、中堂、扇面等多种形式。其中,书法纂刻作品68幅,绘画作品52幅。以此次书画作品展的举行为契机,渭南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汇聚地域特色文化的“大展馆”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展示文明成就及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又是一个地区和一方百姓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是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教育当地群众的重要场所。”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霍文军介绍渭南市博物馆相关情况时说。
渭南市博物馆位于城区乐天大街中段南侧,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学术交流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建筑厚重大气,总投资3.88亿元,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35874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四层,其中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陈列内容共划分为12个部分,分别为:渭南发展成就展、瓷器艺术展、历代名人书画艺术展、唐陵陶塑艺术展、石刻艺术展、青铜艺术展、民俗艺术展、历代名人生平事迹展、关中农业文明展、重大历史事件展、矿产资源展、临时展览等,通过单体文物的陈列、场景复原、虚拟影像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渭南悠久的历史。渭南市博物馆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融陈列展出、文物修复贮藏、科学研究、市民休闲、非遗展演等为一体,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大型国有博物馆。
渭南是文物大市,文物藏品特色鲜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革命遗址数量多、品级高,全市共有文物点369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组)。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仓颉庙、西岳庙、太史祠、党家村等一大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同州梆子、华阴老腔、阿宫腔、线腔等一个个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张扬着民族的丰厚积淀,这些文化资源为这座城市发展博物馆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渭南市博物馆的建立是这座特色文化名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力地推进文物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渭南市博物馆汇集地域代表性文化特色,可以被看做一本从古到今的历史丛书,记录了人类历史文明和发展,以其悠久的收藏品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形成一处高层次的文化景观,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变迁,真正意义上成为展示渭南历史、讲述渭南故事、弘扬渭南精神的殿堂。
“激活”城市文明的内在基因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考察调研,就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文物古迹是祖先留下的瑰宝,也是历史的凝固和文明的传承。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新生和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弘扬历史文化、加快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激活一座城市的内在文化,就是激活一种生活方式,让它和现代人的生活发生联系,才是有意义的事。渭南市博物馆以“绿色、生态、人文”为基调,以“承载历史、反映现实文化、昭示未来”为思路,突出华山、黄河人文旅游特色,彰显文物大市地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研究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和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博物馆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渭南市博物馆馆藏的历史文物就像是一个个保存时间的文化机器,全面展示不同时期、地区文化及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风貌和变迁。博物馆在运行中,通过不断推出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历史、艺术、科学等各类藏品艺术展览,策划讲座、导览等教育活动,加强文化和学术交流,普及文物知识,贴近百姓,面向公众,弘扬渭南市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以精美的展览、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使博物馆真正实现“为大众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并以研究、教育及娱乐之目的”的功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神圣文化殿堂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精神家园。
完善文化设施为城市发展增值
文化厚度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动人的魅力。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以及传承历史精华的公共服务设施,凝聚城市文化力量。
渭南市人民政府始终坚信,抓好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是提升文化服务的活水之源。渭南市博物馆的建立使渭南市文化设施步入陕西省一流水平,不仅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有利于渭南文物资源的整合,带动渭南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渭南的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人文魅力,在树立城市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渭南市博物馆在运营管理中,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博物馆的导视系统等硬件服务设施;做足文物保护功课,加大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保存收藏品的本来面貌,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文物维护;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有序规划,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观众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和便捷的参观条件;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归类,创新展品陈列方式;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举办文物展、专题展等形式的各类文化展,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多元的文化产品,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讲解团队,为市民提供详细具体的讲解;提升交通、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城市形成增值的文化旅游规模,促进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获得长足发展空间。
如果你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该到它的博物馆去,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城市凝固的历史和文明的传承。
渭南,地处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域,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传承,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瑰宝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渭南市博物馆的建立,让有心人能够从这里开始城市文化的寻“根”之旅。
今年10月26日,在气势磅礴的华阴老腔和惟妙惟肖的合阳提线木偶的精彩表演中,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首次书画作品展开幕,书画展以当今出土于华山脚下的一块汉代瓦当“与华相宜”为标题,有共计120幅作品参展,包括小品、中堂、扇面等多种形式。其中,书法纂刻作品68幅,绘画作品52幅。以此次书画作品展的举行为契机,渭南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汇聚地域特色文化的“大展馆”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展示文明成就及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又是一个地区和一方百姓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是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教育当地群众的重要场所。”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霍文军介绍渭南市博物馆相关情况时说。
渭南市博物馆位于城区乐天大街中段南侧,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学术交流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建筑厚重大气,总投资3.88亿元,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35874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四层,其中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陈列内容共划分为12个部分,分别为:渭南发展成就展、瓷器艺术展、历代名人书画艺术展、唐陵陶塑艺术展、石刻艺术展、青铜艺术展、民俗艺术展、历代名人生平事迹展、关中农业文明展、重大历史事件展、矿产资源展、临时展览等,通过单体文物的陈列、场景复原、虚拟影像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渭南悠久的历史。渭南市博物馆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融陈列展出、文物修复贮藏、科学研究、市民休闲、非遗展演等为一体,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大型国有博物馆。
渭南是文物大市,文物藏品特色鲜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革命遗址数量多、品级高,全市共有文物点369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组)。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仓颉庙、西岳庙、太史祠、党家村等一大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同州梆子、华阴老腔、阿宫腔、线腔等一个个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张扬着民族的丰厚积淀,这些文化资源为这座城市发展博物馆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渭南市博物馆的建立是这座特色文化名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力地推进文物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渭南市博物馆汇集地域代表性文化特色,可以被看做一本从古到今的历史丛书,记录了人类历史文明和发展,以其悠久的收藏品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形成一处高层次的文化景观,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变迁,真正意义上成为展示渭南历史、讲述渭南故事、弘扬渭南精神的殿堂。
“激活”城市文明的内在基因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考察调研,就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文物古迹是祖先留下的瑰宝,也是历史的凝固和文明的传承。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新生和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弘扬历史文化、加快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激活一座城市的内在文化,就是激活一种生活方式,让它和现代人的生活发生联系,才是有意义的事。渭南市博物馆以“绿色、生态、人文”为基调,以“承载历史、反映现实文化、昭示未来”为思路,突出华山、黄河人文旅游特色,彰显文物大市地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研究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和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博物馆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渭南市博物馆馆藏的历史文物就像是一个个保存时间的文化机器,全面展示不同时期、地区文化及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风貌和变迁。博物馆在运行中,通过不断推出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历史、艺术、科学等各类藏品艺术展览,策划讲座、导览等教育活动,加强文化和学术交流,普及文物知识,贴近百姓,面向公众,弘扬渭南市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以精美的展览、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使博物馆真正实现“为大众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并以研究、教育及娱乐之目的”的功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神圣文化殿堂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精神家园。
完善文化设施为城市发展增值
文化厚度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动人的魅力。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以及传承历史精华的公共服务设施,凝聚城市文化力量。
渭南市人民政府始终坚信,抓好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是提升文化服务的活水之源。渭南市博物馆的建立使渭南市文化设施步入陕西省一流水平,不仅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有利于渭南文物资源的整合,带动渭南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渭南的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人文魅力,在树立城市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渭南市博物馆在运营管理中,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博物馆的导视系统等硬件服务设施;做足文物保护功课,加大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保存收藏品的本来面貌,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文物维护;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有序规划,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观众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和便捷的参观条件;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归类,创新展品陈列方式;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举办文物展、专题展等形式的各类文化展,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多元的文化产品,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讲解团队,为市民提供详细具体的讲解;提升交通、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城市形成增值的文化旅游规模,促进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获得长足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