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搜索古医籍和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地骨皮具有以下特点:汤剂用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为0.37~1.38 g,外用剂量为12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凉血除蒸泻热,治疗肺热咳嗽、低热、口腔溃疡时,汤剂常用剂量为10~20 g,丸散剂常用剂量为0.37~1.38 g,外用剂中常使用12 g;凉血敛阴,清热泻火治疗IgA肾病血尿、急性血崩、耳鸣时,汤剂常用剂量为15~30 g;滋阴清热治疗糖尿病、盗汗时,汤剂常用剂量为20~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凉血除蒸,泻热配伍桑白皮、牡丹皮、知母等;凉血敛阴,清热泻火配伍黄连、黄柏、白芍等;滋阴清热配伍桑叶、天花粉、生地黄等.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失能群体日益增加,满足失能人群需求的护理床发展愈加重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护理床产品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面向失能老人的智能护理床功能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洗浴方式欠佳和沉浸式体验不足等方面,之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一种面向失能老人护理床的新型设计思路:具有实现体位调整、沉浸式情景模拟、舱内洗浴3大功能的护理舱.旨在探索一种真正满足失能老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减少护工的体力劳动,提高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
彩色超声诊断仪以对人体无损伤、无辐射、软组织鉴别力高的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IU22系列彩色超声诊断仪是飞利浦公司2004年推出的机型,主要由前端图像采集模块、后端图像处理模块、电源、探头及显示器组成.彩色超声诊断仪在长期高频的使用中,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本文就IU22机型前端图像采集模块、后端图像处理模块遇到的两例故障及维修过程,与同行交流分享.
血压是一项基本生理参数,监测血压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臂式电子血压计因符合2020年10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履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条例,且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取代传统的水银血压计是必然趋势.本文就鱼跃YE680A臂式电子血压计3例故障的维修和引起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同行交流分享.
芳香类中药又称“香药”,多性温味辛,归经以脾、胃经最多,能够外走肌表、内助脾胃、宣畅气机,自古被用于疫病的预防.现代研究证实,芳香类中药以挥发油为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内服、烟熏、佩香、沐香等方式均能够起到防治疫病作用.
Direct-Q超纯水仪用于产生电阻率大于18. 2 MΩ的纯水,主要应用于对水要求较高的环境,如生物实验、药液配置等,是生物、药物等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超纯水滤柱是Direct-Q超纯水仪的主要部件之一,价格高昂,不能轻易更换,因此对该部件故障的判断和排除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一个典型故障,供同行参考.
宋前古籍时有“黄菁”出现,应该是黄精未被记载的别名之一.通过梳理了黄菁出现的古籍和诗词,总结了黄菁“非医籍”“宋前”两个特征;其次通过罗列两个字的解释,讨论了精与菁在字义上的联系,重点论证了菁华与精华、菁英与精英两组词的联系,最后总结黄菁作为黄精别名的历史原因.
少阳枢机作为阳气开阖的枢纽,发挥调节气机、协调脏腑的重要作用.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血运行与疏泄,是导致精神情志失常及全身多种躯体症状的关键所在.调畅少阳对于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在常规选用百会、印堂等“醒脑安神”穴位,辩证取穴选用肝俞、脾俞、肾俞调节脏腑功能的基础上,应重视调畅少阳经气,选择相应手足少阳经穴,疏泄少阳郁结,通利少阳枢机,调补少阳经气,以达形神共调之功.
《尚论篇》是清代著名医家喻昌对《伤寒论》的再编注,其中荟萃了喻氏在伤寒学研究上的大量学术观点.该书以类证汇聚,纲要统文的方式编撰,提出“三纲鼎立说”和“温病三纲说”的理论,内容上以阴阳、经络脏腑、表里虚实,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对条文进行分类并加以注解,别具炉锤.另,喻昌诊病强调审证求因,立法遣方,治疗重视养护脾胃气津及防治疫病注重驱邪逐秽的临证思想在书中已可见端倪.
目的:探讨ZNF139通过抑制miR-181a-5p表达增加胃癌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方法:检测ZNF139和miR-181a-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ZNF139-siRNA、miR-181a-5p模拟物或pcDNA-ZNF139转染MKN45、MKN45/ADR细胞系.MTT法测定细胞活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ZNF139、miR-181a-5p和P-gp、GST-π、MRP-1、Bcl-2、TS和Bax等耐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hIP和双
明清时期是中国疫病爆发的最高峰,期间有关疫病的名家论著繁冗复杂,从各个论著中可以探析出有关疫病的理论脉络.从明代《伤暑全书》始见温热病类专书与《温疫论》创疫病学专书之始,至清代温疫学派发展到温病学派的演变,当中还夹杂着疫病理论归于伤寒与温病的争鸣,结于温病学派形成独立辨证体系而被后世不断地扩充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