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教育更富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生活化;活动;教育;回归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因此, 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以儿童的生活为教学蓝本,使品德课的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的课程资源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现实生活与学校教育往往是矛盾的,所以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现实生活入手,现实生活中事例都是教学资源,运用学生所熟悉的事情对学生开展教育,容易打动学生,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教育的外延就有多大,教育离不开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
  如教学《保护环境》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渎溪江污染特别严重:河两岸四五个村子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青山水库这一段江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江面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村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有建议两岸村民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枯燥的,是没有说服力的,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其他文献
2011年是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创办的第五个年份,也是第三届高峰年会的举办年。适逢论坛举办地开封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封市政府已将收藏文化纳入了文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9月,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灸推拿配合康复护理干预,探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时间定在2018年12月~2020年02月,把入院治疗的脳出血患者175例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
摘 要:一位初三年级的学生母亲在学校来找其儿子时发现,一位老师用这样的话来批评他的孩子:“你真笨,你简直就是一个白痴!”他在窗外听到这话时头一下子就大了,嗡嗡直响,气急败坏,但他的儿子一点都不以为然,反而傻笑。这位家长更气得不行。下课,他拉着儿子要去找校长,那位学生却对他母亲说:"妈,找什么呀,我已经习惯了,没事,只不过骂骂而已。"听到这些话,我真是感到心酸。老师批评不当,用语言伤害学生,使其产生
“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为此,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把落实住房 “Living in a Home
目的 对于ICU内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多学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ICU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运用多学科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4.29%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手段。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本文笔者借鉴专家理论研究及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实践,展开有效作文教学探究,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作文的本质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更具有人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措施,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6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
目的 分析对于ICU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IUC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入院时HAMA、HAMD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