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书店:文豪们的“书房”和“会客室”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iz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1917年夏天,32岁的眼药水推销员内山完造,在上海北四川路魏盛里11号开了一家袖珍书店。由于地处公共租界,内山书店不受当局的管辖,而受到各方监管的左翼书籍在店里也能买到,渐渐地,来看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1922年,內山把弄口的两幢巷堂打通,搬来七八张沙发围着一张小桌子,看书累了的顾客可以坐下来喝茶、聊天,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书店的“漫谈席”,中日两国的文化人物慕名前来,“内山漫谈会”成了上海重要的文化活动。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演员欧阳予倩,旅日归来的青年文学家田汉,能侃懂吃的郁达夫也是常客。它是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的“书房”和“会客室”,当危险迫近时,它还是左翼作家最信赖的避难所。善于倾听纪录的老板内山写下了对中日两国社会世俗研究的随笔集《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为其作序的是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朋友——鲁迅。
  02
  “老板,麻烦你把这些书送到宝乐安路景云里23号。”
  自打进门,内山就注意到了这位身穿蓝色长衫,个子不高,走路很特别的客人,虽然身形单薄,但清亮的眼神使人无法忽视。
  “这位先生,怎么称呼您?”
  “叫我周树人就好。”
  “啊!您就是鲁迅先生吗?我知道您刚从广州来上海,前两天是不是到过鄙店,失礼呀!”
  那是1927年10月的一天,鲁迅第二次走进内山书店,店员王宝良记述了鲁迅几天前第一次到店买书的经过,“那人头发长得很长,有一点小胡子,咬着一个竹制的烟嘴。先顺着书架一声不响地浏览一周,然后返回来选书,装帧、书名、目录都不放过。仅从衣着上看,不像能买得起书的人,因为每本书最少也要一两块钱呢!而这个人,一选就选了十几本,总共要50多元,已经超过我们一天的营业额了。”
  从那之后的九年,鲁迅共到内山书店买书、会友500余次,购书多达千册。
  最初的日子,内山记忆中的鲁迅总是叼着烟卷儿,飘飘然地走进来,买完书又飘飘然地回去。熟了之后,店里的人已经不把鲁迅当外人,偶尔还有顾客错把鲁迅当成老板,逗得他哈哈大笑,和内山的关系也渐无拘束。
  “老板,我结婚了。”
  “跟谁呀?”
  “跟许。人们太为我们操心了,说这说那的,不结婚,反而于心不安了。”
  “老板,《泰山》上映了,我俩应该都不会去非洲山里,要不一起去看看吧。”
  “老板,你的漫谈文集可不能光写中国好的一面,那不仅会助长国人自满的情绪,也不利于革命事业的推进。”
  1929年,内山书店规模扩大,从北四川路魏盛里迁到了施高塔路11号。店里靠窗的位置有了一张藤椅——鲁迅的专座,先生每次来都面朝里坐,内山老板坐在对面相陪。有时进店的学生认出了鲁迅,就会躲在角落小声议论,这时先生就会长叹一声,“又有人讨论我了,算了,回家吧。”
  遇到论战的“对手”,先生会选择视而不见,与他“翻脸极早”的作家叶灵凤在日记里写道,“我与鲁迅从未通信,也从未交谈。左联开会时对坐互相观望,在内山书店时常相见,但从不招呼。”
  对于上进的青年,先生还是乐于相助的。
  当时二十多岁的夏衍常去买书,内山对这位爱读左翼进步书籍的年轻人印象深刻。一天,夏衍终于有机会认识鲁迅,他用绍兴话作了自我介绍,“我在先生的《语丝》投过稿,笔名是沈宰白。”鲁迅微笑点头。
  某个阴雨天,内山老板看到一个穿着黄卡其布工人制服的小伙子用手摩挲鲁迅翻译的《毁灭》,不说买,也舍不得放下。看出缘由的鲁迅走过来取下一本《铁流》,对青年说,“两本,一块钱,我卖给你。”刚才还窘迫万分的小伙子掏出银元,红着眼睛把钱放到先生手里,恭敬地深鞠一躬。
  几个月后,带着侄女逛书店的郁达夫对先生说,“我这侄女是学画的,你有什么画册给她一点吧。”鲁迅笑着答应了,不久便送了一本精装的俄国版画集《引玉集》,首印只有五十本,还亲笔写下了编号“37”。
  转过年来的初冬,从哈尔滨辗转青岛来到上海的萧军、萧红夫妇在店外看到了先生的背影。推门而进,鲁迅一眼就认出了他俩。在街对面的咖啡馆,两人讲述了曲折的写作经历,先生鼓励他们认识上海,写出更好的作品,还在酒宴上把二萧引荐给茅盾、聂绀弩等左翼作家,后来更是为萧红的《生死场》写了序。
  1930年代,来见鲁迅的人越多,店员们越紧张,之所以让先生面朝里坐,也是为他的安危担心。一旦店里的生面孔多了,大家就立刻通知先生避开,并为其代转稿费和信件,会客的地点也改为借用老板的住家,千爱里三号。
  在最危险的时刻,内山书店化身为鲁迅及其同志的避难所,先生的三次避难,都是内山挺身而出安排的,一次在花园庄旅社,一次在内山书店楼上,一次在三马路的内山分店。
  店员王宝良对鲁迅的几次避难记忆犹新,他14岁进店打工,25岁那年有了儿子,他问老板,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内山说,我只会起日本名字,这样,我替你转请鲁迅先生吧。过了两天,内山告诉他名字有了,叫“长树”,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乳名。很多年后,王宝良一家仍为先生的平易近人和书店那种不分主仆的氛围感怀不已。
  03
  有人说,书店是人类的避难所。在白色恐怖笼罩上海的年代,内山书店真就是有志之士的避难所。在突患伤寒的郭沫若匿居以待出国的日子,内山老板是为数不多敢去探访的朋友,他为郭送去日译本的《资本论》,对其妻安娜说,“很难懂,文学家何必搞这个。”郭沫若一家流亡日本的最初几年,经济来源全靠国内著作的稿酬和版税,而这些钱都是通过内山书店转至东京的,后来郭更是将所有出版事宜都授权给了内山老板。
  1931年1月,“左联五烈士”被害,其中有鲁迅的学生柔石,内山赶紧把上了黑名单的鲁迅接到日本人开的旅馆花园庄。在楼梯下潮湿房间暂避的几天里,难眠的鲁迅想起逝去的朋辈,就着走廊凄冷的月光,写下了那首流传至今的《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一年后,“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一颗子弹穿入鲁迅的寓所,大批日军闯入搜查。万幸的是,先生及三弟周建人两家共十口人及时搬到了内山书店的三楼,当时正值春节,十口人共聚一室,只能席地而卧。鲁迅回忆道,“30号下午,我们带着简单的衣服和几条棉被,挤在书店的一间楼上。小孩和大人一起过着几个人挤在一起大被同眠的生活,2月6日才得迁避到英租界的内山支店里去。在自己的国土上,默默地听着枪炮声,饱尝侵略者加给我们的压迫,真是不好过极了。”接下来的两年,鲁迅两次到内山家中避难,一次是不顾遭暗杀的危险,亲赴万国殡仪馆悼念杨杏佛,另一次是书店的两名中国店员被捕。
  内山对进步人士的帮助触怒了很多力量,引来了流言蜚语,他本人被诬为间谍,来往的左联作家则被骂作“汉奸”。对此,鲁迅提笔应战,“内山书店,我确是常去坐,检书谈话,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谓文人相对还安心,因为我确信他做生意,是要赚钱的,却不做侦探;他卖书,却不卖人血,这一点,倒是凡有自以为人,而真实是狗也不如的文人们应该竭力学习的!”
  内山先生对指责他为卖国贼的人说,“我帮助有困难的人。如果这也算犯罪,我很乐意服刑。”对挚友鲁迅,他说,“不出卖朋友的人,在日本人中也是有的。”
  04
  开业二十八年,内山书店并不是上海唯一一家日本书店,但却是各界读者最多,最有人情味儿的书店,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一家理想的书店。鲁迅好友、战地记者曹聚仁对内山书店念念不忘,“顾客随手翻书,甚至整天坐在那儿看,店员也不会像其它书店一样,在你后面盯梢催促。”遇到有人偷书,内山老板往往一笑而过。“爱偷书的人一旦有了钱,也一定爱买书的,现在被偷,就等于放了账。”
  书籍装帧家钱君匋对一套多卷本的《世界标记图案大系》爱不释手,但因价格太高,下不了决心入手,第二天再去发现已被人买去两套,心急之下壮着胆子找了鲁迅,先生对内山老板说,“钱君匋是我的朋友,常有文艺作品发表,平时买书也多,可否给他记账?”内山当即表示同意,“从今天起,开个户头,钱先生以后买书,按一年三节结账就是。”
  平日里,内山在店里煮茶招待顾客,店门口还有一个茶桶“施茶”,供劳动者在夏天解渴、歇脚,鲁迅就曾“贡献”过绍兴茶叶。
  1936年10月17日,鲁迅拖着病体冒着寒风到内山书店参加了人生最后一次“漫谈会”,18日,先生病情恶化,内山老板在身边守了一天,19日凌晨五时,鲁迅先生因病去世。
  内山后来回忆,“十七日他的突然来访,如今想来更像是前来和我‘告别’的。”
  在万国公墓的葬礼上,作为鲁迅治丧委员会中唯一的日本人,内山完造作了感人至深的演说:“鲁迅先生的伟大存在是世界性的。他是一位预言家,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旷野上的人声,不时地在我脑际打下烙印。先生说,道路本来没有,是人走出来的。每当我念及这话,仿佛就见到先生只身在无边的旷野中静静地前进着的姿影,和他踏下的清晰的足迹。”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內山书店迎来了落幕时刻。归国后,内山完造在各地作“中国漫谈”的巡回演讲。1959年9月,74岁的内山受邀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重返中国,但不幸在欢迎晚宴上突发脑溢血,于北京逝世。内山老板最后“回到了”上海,与老友鲁迅同眠在一个公墓,墓碑上印着好友夏丏尊1945年写下的句子,“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生为中华友,殁作华中土。”
  责编:岳文
其他文献
2019年,作家梁晓声以长篇小说《人世间》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最近,梁晓声另一部小说《我和我的命》出版,延续着对普通人看似寻常又总是屡经跌宕的命运的书写,也关注女性的际遇。  小说《我和我的命》共有20余万字,主人公“我”是80后,出生在贵州山区,因为是女孩被父母遗弃,命运也随之转变,从农家到了知识分子家庭。原生家庭的改变,让“我”的命运走向变得复杂起来。长大后,“我”无法承受养母去世、养父要再
期刊
有个富翁到海边渡假,见到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便问渔夫,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不去打鱼。  渔夫说:“今天的鱼已经打够,现在要休息了。”  富翁不解道:“天氣这么好,你应该去打更多的鱼,以便可以买更好的船,赚更多的钱啊!”  渔夫问:“那又怎么样呢?”  富翁说:“那你就可以雇人出海,不用自已出海,只用舒服的躺着晒太阳就好啦!”  渔夫说:“可是,我现在不正是躺着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吗?”  责编:
期刊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皇帝们都是用“朕”来自称的,并且这个称呼是皇帝的专用称谓,除皇帝之外谁要是敢用“朕”来自称,那就是掉头的大罪。  但鲜有人知的是,在秦始皇登基前,其实老百姓们平时都是用“朕”来自称的。在先秦时期,汉语里一共有六个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朕、我、吾、印、台。  秦始皇登基以前这六个代词大家都能随意使用。那么秦始皇为何独独选中其中的“朕”呢?难道里面暗藏玄机?其实把它拆开来看就明
期刊
趣味诗就是在诗词原有的格式基础上加上娱乐性,大多都是文人们闲时所作,格式奇特、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为人们所传诵。趣味诗词有数十种,今天整理了有趣的六种,一起来读读看。  联边诗  指诗句中的每个字的偏旁部首都相同,联缀成章,使句中诸字具有特别整齐的形式美。  戏 题  宋·黄庭坚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谚语谐谠论。  草菜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僮仆侍伶侧,泾渭清浊混。  这首
期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自嘲》中的这句诗,众所周知。“孺子牛”一词,常常被用来喻指那些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甘于奉献的人。那么,“孺子牛”是何牛?它因何成為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这得从一个典故说起。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作为一国之君,齐景公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
期刊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碌碌终日,而一旦暝目,所可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迹。唯圣贤传言,豪杰传事,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孔子喋喋千万言,所传亦不过《论
期刊
虽然只上过一个月学,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发表长篇小说《高玉宝》起,他60多年来笔耕不辍,以一篇《半夜鸡叫》影响了几代人,被周总理称为“战士作家”;参加革命70多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人民服务,媒体评论他是“当代雷锋式人物”。他就是声名赫赫的军旅作家高玉宝先生。  我初识高先生,便是从读他的《半夜鸡叫》开始。近日,在军校同学冯喜明和沈延峰政委的“牵线搭桥”下,我有幸电话联系了高先生和他身边的工作人
期刊
大刘家的房子极其不隔音,邻居的一点响动这边都听得到。从平房到楼房新鲜了没几天,大刘就开始怀念以前独门独院的平房了。如今,住了几十年的平房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大刘也只剩下点念想。  大刘媳妇巧凤喜欢串门,以前在平房住的时候巧凤闲来无事总会东家西家的串,邻里关系非常好。自从搬进楼房,巧凤串门的机会都没有了。自己关门过自己的日子,最多就是见面了点头打个招呼,一直想找机会打破这种僵局,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合适
期刊
“鲁郭并称”  从日本开始的海外传播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他新文学创作的起点在日本,又在日本度过了文学和学术生涯中极其重要的光阴,“集散”在日本的世界文学,滋养、推动了郭沫若思想和创作的发展。所以,郭沫若的作品很早就引起了日本出版界的注意。1922年,日本东亚公司出版了大西斋、共田浩编译的《文学革命和白话新诗》,其中就收录了郭沫若的诗论
期刊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  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  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