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19岁的男大学生被父亲带到心理咨询门诊,父亲开口滔滔不绝地说:“这孩子去年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可刚开学就逃学,军训怕吃苦,上基础课不做作业,整天在寝室里睡觉,我祖辈都是书香门第,我一生勤奋好学,抓紧每一分钟时间,没想到他会有这种坏毛病……”
当这位父亲诉说完之后,我单独与这位大学生交谈。没想到他认为是父亲有心理问题,应该接受咨询的是父亲。他说:“父亲对我管教太严,要求太高,从小到大不断地检查我的作业,布置课外任务,考不好挨骂,考好了又嫌我没考满分,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都要规定时间,我没有一点自由。我上大学是他逼我上的,我也不是不愿学,但我打定了主意,今后凡是他的命令我就偏不听……”
很明显,这位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和逃学现象,是对父亲过高要求的一种对抗和回避。这类家长往往对家族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自尊感,通常是强的一方(如父亲),以权利和自尊控制弱的一方(孩子),促其完成家庭使命。如果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只要努力了就给予肯定和赞扬,问题就较少出现。相反,在这种冲突中,被派遣者(子女)如果总是得不到奖励和肯定,而是受到强大的压力和控制,他就会感到没出路,转而采取消极的适应行为(如厌学、头疼等)。
一个家庭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成分是“派遣驱力”,它对我国家庭的影响非常明显。一位德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认为,家庭中将派遣者和被派遣者联结在一起的是忠诚纽带。这种忠诚纽带形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中,特别是母子关系中。儿童在接受母亲的养育过程中,强化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忠诚纽带关系,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了无条件的忠诚和孝顺关系,于是父母便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去完成。派遣指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儿童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是带着家庭使命到外部世界中去的,但这种去向经常是受到父母严格控制的,而且其宗旨主要是为了完成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是父母尚未实现的追求或需要。就是说家庭关系中的这个“派遣驱力“的本质是:由子女来满足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但现实中许多孩子往往自幼就很被动地接受父母不正常的派遣,以致形成一些心理问题。
派遣偏异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家庭中,并由此产生出大量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父母的使命感,使他们把儿童作为成人来要求,如希望子女琴棋书画无所下通。文科理科都出类拔萃。②子女接受父母的不恰当使命。引起子女严重的孝心冲突,如一个孩子作为受派遣者从父母的一方得到的任务,是要贬损和攻击另一方。③父母派遣的使命互相矛盾,令孩子无所适从,如既要其学乖听话,又抱怨,孩子胆小怕事,不能自立自主。④子女受到了父母的使命,父母却又放不歼手让他独立行动。⑤孩子被父母推向社会,却没有什么使命要完成。这样的孩子往往受到家庭的忽视或排斥,他们容易变成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人。
派遣偏异的家庭由于个性鲜明,冲突难以调和,所以对心理医生是一个挑战。如果心理医生试图轻视和淡化家庭的价值观或使命感,就会冒破坏家庭正面价值观的风险,使治疗关系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应该珍惜和保护这种价值观,毕竟它是符合个人、家庭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因此,心理医生不是当仲裁人,而是另辟蹊径地给予策略性干预。这种心理干预主要从3方面着手:一是可以先谈论父亲或母亲在少年时代,受到父母表扬和鼓励时的具体事情和心情。二是引导“权威”方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把“权威”交给第三方(如母亲)。三是布置家庭任务,让家庭成员在小事、无关原则的事情上展开对话和交流。比如,选一个大家较关心的话题,每周安排1小时,全家每人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许和别人雷同等。或者安排定期的家庭会议进行“表扬、互相表扬”,以替代“批评、相互批评”。这些做法能产生奇迹般的效果。家庭成员在这种新的交流形式中,学会了容忍不同的价值观及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那么,家庭成员间控制和对抗的冲突就会大大减弱,每个家庭成员独立负责的倾向也就会随之大大加强。
(编辑 汤知慧)
当这位父亲诉说完之后,我单独与这位大学生交谈。没想到他认为是父亲有心理问题,应该接受咨询的是父亲。他说:“父亲对我管教太严,要求太高,从小到大不断地检查我的作业,布置课外任务,考不好挨骂,考好了又嫌我没考满分,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都要规定时间,我没有一点自由。我上大学是他逼我上的,我也不是不愿学,但我打定了主意,今后凡是他的命令我就偏不听……”
很明显,这位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和逃学现象,是对父亲过高要求的一种对抗和回避。这类家长往往对家族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自尊感,通常是强的一方(如父亲),以权利和自尊控制弱的一方(孩子),促其完成家庭使命。如果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只要努力了就给予肯定和赞扬,问题就较少出现。相反,在这种冲突中,被派遣者(子女)如果总是得不到奖励和肯定,而是受到强大的压力和控制,他就会感到没出路,转而采取消极的适应行为(如厌学、头疼等)。
一个家庭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成分是“派遣驱力”,它对我国家庭的影响非常明显。一位德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认为,家庭中将派遣者和被派遣者联结在一起的是忠诚纽带。这种忠诚纽带形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中,特别是母子关系中。儿童在接受母亲的养育过程中,强化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忠诚纽带关系,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了无条件的忠诚和孝顺关系,于是父母便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去完成。派遣指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儿童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是带着家庭使命到外部世界中去的,但这种去向经常是受到父母严格控制的,而且其宗旨主要是为了完成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是父母尚未实现的追求或需要。就是说家庭关系中的这个“派遣驱力“的本质是:由子女来满足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但现实中许多孩子往往自幼就很被动地接受父母不正常的派遣,以致形成一些心理问题。
派遣偏异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家庭中,并由此产生出大量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父母的使命感,使他们把儿童作为成人来要求,如希望子女琴棋书画无所下通。文科理科都出类拔萃。②子女接受父母的不恰当使命。引起子女严重的孝心冲突,如一个孩子作为受派遣者从父母的一方得到的任务,是要贬损和攻击另一方。③父母派遣的使命互相矛盾,令孩子无所适从,如既要其学乖听话,又抱怨,孩子胆小怕事,不能自立自主。④子女受到了父母的使命,父母却又放不歼手让他独立行动。⑤孩子被父母推向社会,却没有什么使命要完成。这样的孩子往往受到家庭的忽视或排斥,他们容易变成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人。
派遣偏异的家庭由于个性鲜明,冲突难以调和,所以对心理医生是一个挑战。如果心理医生试图轻视和淡化家庭的价值观或使命感,就会冒破坏家庭正面价值观的风险,使治疗关系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应该珍惜和保护这种价值观,毕竟它是符合个人、家庭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因此,心理医生不是当仲裁人,而是另辟蹊径地给予策略性干预。这种心理干预主要从3方面着手:一是可以先谈论父亲或母亲在少年时代,受到父母表扬和鼓励时的具体事情和心情。二是引导“权威”方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把“权威”交给第三方(如母亲)。三是布置家庭任务,让家庭成员在小事、无关原则的事情上展开对话和交流。比如,选一个大家较关心的话题,每周安排1小时,全家每人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许和别人雷同等。或者安排定期的家庭会议进行“表扬、互相表扬”,以替代“批评、相互批评”。这些做法能产生奇迹般的效果。家庭成员在这种新的交流形式中,学会了容忍不同的价值观及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那么,家庭成员间控制和对抗的冲突就会大大减弱,每个家庭成员独立负责的倾向也就会随之大大加强。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