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藏秘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乾隆年间,徽州城里有位书生叫周志松,读书之余酷爱画画。他有位画友,叫崔家仲,小他两岁,画儿画得小有名气,两人常在一起切磋画技,相处得十分融洽,并以兄弟相称。
  这一年二月,崔家仲去杭州拜访名师求艺,周志松把他送到十里长亭,依依惜别。两个月后,崔家仲才回到了徽州城里。
  这日,周志松去崔家探望,并听崔家仲说起了在杭州城里拜师求艺的经历,他十分向往。而后,崔家仲拿出了一大卷画,说是在求艺期间所作的,请周志松多多指点。周志松打开了那卷画,数一数,竟有二十二幅之多,接着,他一幅接一幅地看了起来。
  几幅看罢,周志松便看出来了:经过此次拜师求艺,崔家仲的画技大有长进。他不由得暗暗替好友高兴。而接下来的一幅画,则更让周志松感到眼前一亮。
  那是一幅山水画,画的是一座有山有水的村庄。只见画面之上,山峻水柔,一幢幢房舍错落有致。周志松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称赞。
  忽然,他指着位于村尾的一幢房子,用一种颇为遗憾的口吻道:“崔弟,这幢房子,与其他的房子风格颇不协调,若是画成统一的格调,这幅画就更完美了!”崔家仲点点头,道:“周兄说得极是,不过,它是一幅写实画,完全是按照它本来的模样画下来的。”听了这话,周志松便向崔家仲询问起详情来。
  原来,崔家仲拜师归来时,刚出杭州城不久就迷了路,进入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名叫“涌泉村”的小山村。他见那里的风景非常迷人,就在村头的一戶人家借了宿,然后花了两天的时间,一边观察,一边将整个村庄给原样画了下来,取名为《涌泉春景》。两天后,他问清了道路,离开涌泉村,赶回了徽州城。
  听崔家仲说完那幅画的由来后,周志松又问:“崔弟,你可知道村尾的那户人家姓啥叫啥?”崔家仲答:“这个不知,不过,我听说那户人家的户主原本并不是涌泉村人,七年前他才来到涌泉村落了户。”周志松沉默良久,忽然附在崔家仲的耳边说起了话,而这一说,竟说了足有半炷香的时间。崔家仲听得先是一脸惊愕,继而连连点头……最后,他红着眼睛,冲周志松道:“周兄所托之事,小弟当尽全力,就是拼了性命,也不后悔……”
  第二天,崔家仲又背着行囊,上了路,而周志松又把他送到十里长亭……
  一个多月后,崔家仲风尘仆仆、满脸倦容地回到了徽州城,他连家门都没进,就直接赶到了周家。日夜等待消息的周志松一见崔家仲,便连声催问此行的结果。
  崔家仲的脸色顿时沉重起来,只见他打开行囊,取出一卷画,交给了周志松。周志松展开那卷画,见有几幅是从不同的角度画了同一座大房子,他一眼便认出那座大房子正是崔家仲上回在画中所画的那座位于村尾的房子;另外有几幅画是从不同的姿势画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而最后一幅画,画的则是一桌子菜。
  周志松看着看着,双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然后,两行热泪一滚而下,口中不住地喃喃道:“姨父,这回,也许您家的大仇可以得报了……”
  周志松有位姨妈,嫁到徽州乡下,他的姨父常年在外做生意,多年下来,积累下了大量的财产,其富裕程度,在当地可谓首屈一指。
  七年前的一天,周志松的姨父收了一大笔货款后,回到了家中。不料,就在当天深夜,忽然有人潜入家中,将他姨父一家除姨妈和小表弟外全部杀死,因他的姨妈领着他的小表弟在娘家走亲戚,才得以幸免。而他的姨父刚收回的那一大笔货款和存放在家里的银两都被洗劫一空。当时,徽州知府将此案立为大案进行查办,谁知却一无所获。
  而半个月后,人们才发现,周志松姨父的邻居马大铁不见了踪影。那马大铁是个屠夫,也是个单身汉,无父母亲眷,常常外出帮人杀猪,几日不回家门那是常有的事,所以,刚开始时,他不在家中一事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半个月后,邻居们发现他迟迟未归,这才开始怀疑是他做下的案子,并将此事报告给了官府。徽州知府连忙安排人手进行搜捕,谁知搜捕了大半年,却连影子都没能见着,那马大铁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般……由于疑犯未能到案,徽州知府只好把此案挂了起来,并且一挂就是七年,成了一桩悬案。
  周志松从小就经常去姨父家玩,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天,和姨父一家相处得很有感情。他的姨父被害的那年,他才十六岁,当时哭得昏天黑地,并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凶手,为姨父一家报仇。七年来,周志松没有放弃过一次寻找马大铁的机会,但却一回也没能达到目的,以至于他常常无奈地叹息:“人海茫茫,我该去哪儿找那马大铁啊……”
  一个多月前,周志松在欣赏崔家仲所画的那幅《涌泉春景》图时,脑子里忽然升起一个大问号:从画面上看,涌泉村的房屋都属典型的杭式建筑,唯独村尾的那户人家,在屋顶之上砌着矮墙。开始时,周志松还曾为此替崔家仲感到惋惜。而当他听说那是按房屋的原样画的之后,他的心中忽然升起一种预感,忙问那户人家姓啥叫啥。
  当他听说那家的户主是在七年前才来到涌泉村落户之时,他的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了。
  马头墙一向只在徽州一带的建筑上才能看到,而那家的户主又恰好是在七年前才落户涌泉村的,这就不能不让周志松联想到马大铁,联想到姨父家那桩未破的案子。
  周志松沉思一番后,将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崔家仲,并恳请崔家仲再去涌泉村一趟,设法接近村尾的那户人家,特别是那家的户主,并把那户主的模样和有疑点之物给画下来,带回徽州城,周志松要凭借此画进一步判断那户主到底是不是马大铁。周志松为啥不亲自赶去涌泉村呢?那是因为以前他常去姨父家玩,认得马大铁,马大铁也认得他,所以,一旦他去了涌泉村,并且那位户主真的就是马大铁的话,那么,势必会打草惊蛇,促使马大铁再次远走高飞。
  在周志松恳请后的第二天,崔家仲便动身赶往涌泉村。到达涌泉村后,他以画画为名再次借宿。然后,他有意接近村尾的那户人家和那家的户主,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在晚上偷偷地画在画纸上。他甚至还找了一个借口在那户人家的家里吃了一顿饭。那张画了一桌子菜的画就是他在饭后画的……当然,在涌泉村时,他说的都是在拜师期间学会的杭州话。   那几张画房子的画再次清晰地将马头墙呈现在了周志松的面前;那被画的户主,虽然穿着当地的服装,并且脸上布满了麻点,但周志松还是看出他的身材和记忆中的马大铁很相像,而一张画着那户主手提长衫、疾步而行的画,更让周志松看出,他与记忆中的马大铁一样有着两条罗圈腿;那幅画了一桌子菜的画,则充分显示出那位户主是徽州人,因为在满桌的杭式菜肴当中,鹤立鸡群般地摆着几盘徽式菜。
  至此,周志松判断出那位麻脸户主极有可能是马大铁。
  当天晚上,周志松伏案疾书,将七年前姨父家被害、被劫一事,和崔家仲两次在涌泉村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怀疑,一一写在了纸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徽州府衙门前击鼓鸣冤。知府接过周志松呈上的状纸和崔家仲在涌泉村所画的那些画,仔细翻阅了一番后,认为案情重大,当即派出捕头带着文书赶赴杭州府,请杭州府协助详查此案。
  半个月后,在家等待消息的周志松忽被衙役传到了徽州府衙门。原来,捕头带领一帮捕快去杭州府,暗暗查访一番后,也认为那位户主极有可能是马大铁,于是将其抓获,并押回了徽州府。
  周志松来到衙门之后,发现崔家仲早已等在了那里。等了一会儿后,知府开始升堂问案。
  只用了半天的时间,案子就被审了个一清二楚:那位户主的确是马大铁。七年前的一天,马大铁看见周志松的姨父背着鼓鼓囊囊的褡裢从外地归来,便猜测那褡裢中装着大量的银两。于是,整天做着发财梦的他,于当天深夜手持杀猪刀潜入周志松的姨父家,做下了那伤天害理之事,然后,他一路奔逃,并于數月之后,于无意之中,逃到了涌泉村悄悄落下脚来,用劫来的银子在当地娶了老婆,盖了房子。他原本以为涌泉村离徽州府有千里之遥,加上自己早已用荆棘毁了面容,落下了一脸的麻子,并改名换姓,官府是不会发现他的,没想到,在七年之后还是被抓回了原籍。
  马大铁被判了斩刑。而审完案子后,知府忍不住好奇地问马大铁,既然刻意躲避官府的追捕,为何还在自家的房屋上砌徽州特有的马头墙,而且还吃特征明显的徽州菜,从而最终露出了马脚?马大铁则垂头丧气地回答:“砌马头墙那是作防火之用的,我可不想我的财产哪一天被毁于一场火灾;另外,我吃不惯我老婆做的杭州菜,所以每天必亲自下厨,做几个地地道道的徽州菜好好地享用,没想到……”
  马大铁说完这句话后,便被押进了大牢。这时,就见周志松转过身来,泪流满面地向崔家仲深施了一礼:“崔弟,多亏了你的画。请受我一拜……”
  选自《三月三》
其他文献
王升家院里有一盘石磨。有天早上,他发现磨盘湿湿的,磨眼儿里还有几颗没磨碎的豆子。他家是高墙大院,到晚上,大门就上锁了,不可能有人进来,再说谁会大晚上的磨豆子啊。他不敢声张,过几天,他就要娶媳妇了,此事若是传出去,婚事非黄不可。  王升听人讲,大蒜可以让妖魔鬼怪现形,他就在磨道周围偷偷放了一些大蒜。  当夜,推磨声一响,只见有一只大猫直立着,两只爪子搭在磨杆上推磨,豆浆不停流入一只大碗里。王升见是只
期刊
乾隆因拆永陵、长陵的金丝楠木,被三朝元老刘墉识破,为掩盖罪责,自下诏书发配江南。他表面上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心里总觉窝囊。到江南后,想法出难题,报复陪同下江南的刘墉。可刘墉满腹才学,做事慎重,乾隆总找不出茬口。  这一天,君臣二人坐船打水围,小船在宽阔的河道上缓缓而行,周围许多小船来来往往,开放的荷花散着清香,露出水面的青草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二人饱览水乡风光,谈笑风生,可乾隆始终没忘记报复刘墉这桩心
期刊
西汉名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很受汉文帝赏识。他与宦官赵同不睦,赵同仗着文帝的宠信,常在其面前造谣中伤袁盎,袁盎对此很是忧虑。  一天,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突然跪在马车前,向文帝进言道:“能与皇帝共乘马车之人,必是英雄豪杰。如今皇帝您怎能和一个太监坐在一起呢?”文帝听后一愣,转瞬大笑,让赵同下车。赵同只能窘迫不已地爬下马车,于是对袁盎更加愤恨。  事后,袁盎的朋友很为袁盎担心:“赵
期刊
宋朝末年,湖北竹山县有户姓尹的人家,祖上虽然世代务农,但一直勤勤俭俭过日子,崇尚俭朴,持家有方,所以到了他这一代,已积下了一份颇像样的家业。  这一代主人名叫尹厚,国字脸,厚嘴唇,憨厚老实,为人也相当随和,娶的妻子是邻村一位贤惠女子,勤快能干,终日手脚不停。夫妻俩勤俭不求奢华,小日子过得挺红火。可有一样美中不足,就是成亲数年,好不容易有了个壮壮实实的儿子,没承想孩子三岁时,有一天随小伙伴出去玩耍,
期刊
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个山顶上。  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  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  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了小孩儿。  另一个苹果的命运却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把它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了猴王嘴里。  猴说:“人啊,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  人说:“正因为你们
期刊
张员外妻子早年亡故,留下一个女儿梦莲。梦莲生得十分乖巧,爹喜欢得不行。  梦莲17岁这年,张员外又娶了四十多岁的李氏。李氏的前夫死得早,也丢下一个女儿叫红莲,16岁。  这年正月十五晚上,县城要大摆花灯。李氏出身贫寒,没见过世面,愿意去看热闹。这一天,她把俩闺女叫到跟前说:“听说城里有各种各样的花灯,好看得很!你们想去不想去?”梦莲本不想去,又怕说出来伤了母女的和气,就说:“娘,我愿意去,就怕爹不
期刊
知道老公喜欢隔三岔五去我博客转转,我故意将他因为等吃饭而饿瘫沙发的糗事曝光上网。结果,那句加粗加红的话—“严重鄙视段海峰生活自理能力不堪入目!”引来众姐妹的同声讨伐。  这个周六,老公一改往日的拖拉形象,起个大早,还用沾满牙膏泡沫的嘴对家人宣布:“今天的午饭我负责!”听到此话,我先感叹网络力量之大,然后赶紧盛粥夹菜服侍他用早点。  喜滋滋地把老公送出家门,我收拾了屋子,陪女儿晒了太阳,洗了一桶衣物
期刊
张逢革是万州新田人,也是万州有名的才子,和授业恩师向成大一同进京应试,向成大名落孙山,张逢革却中了二甲头名,乡邻来祝贺他进士及第时,作为授业恩师,向成大又悲观,又高兴地来了,酒席上,一位佳宾一时忘记张逢革的老师向成大也在上八位喝酒,失言而出:“我今天出一上联请大家对,以示对张大人进士及第表示祝贺,大家听好,我的上联是:徒中师不中!”  此联一出,全场马上静了下来,都把目光投向了向成大,张逢革怕恩师
期刊
心 病  乾隆年间,泸州城里有个叫欧阳逸的名儒,出身世家,家境优越,不需要为生计烦恼,所以他每日里不是舞文弄墨就是金石篆刻,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十年前,欧阳逸的原配夫人林鱼儿离家云游四海,几年后他又娶了个美娇娘,不久又喜得麟儿,老夫人乐得喜笑颜开。  谁知,就在前不久,欧阳逸的书房中竟隔三岔五地多了几枚神秘印章。那些印章的材质都是他平常备用的寿山石,并无出奇之处,但上面的刻痕古朴独特,刀工远在欧
期刊
鸡叫头遍,天还没有亮,一弯清冽的月儿还挂在墨蓝的半空中,田里已经到处是早起收花生的人了。大家趁着淡淡的月色早起干活,田野里像喧闹的蚂蚁窝。天亮时,天空飘着细细的小雨,远看那遥远的山野,笼罩在一片朦朦胧胧的细雨中,仿佛披着轻纱一样。  高良村的村民想起早一点收花生,没想到,下雨了,幸好雨不大,还能干活。  千万不要下大雨啊!大家边干活边瞅着阴沉沉的天空。他们得抓紧干活,中午,本地和外地的老板就会开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