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珍惜每一粒大米?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岁的大娃一直诧异于我总是会把掉在餐桌上,甚至是掉到地上的每一颗米饭都捡起来吃掉。单位的同事,也经常感叹于我吃饭的时候,总能把所有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戏谑我那饭盆像是被狗舔过一样。
  他们并不知道,可能也不会理解,我对大米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参加工作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从我记事开始,庄稼地就是我的第二课堂——我在地里奔跑,有时候是追赶牲畜,有时候是追逐小伙伴;我在地里刨食,有时候是给家禽家畜找吃的,有时候是给自己和家人找吃的;我在地里仰望,仰望蓝天,仰望白云,仰望星空,仰望伸手怎么也够不着的美好生活。
  那个时候,饥饿仍然是经常困扰我和家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算是参加工作以后,有一段短短的时间,我也曾有过因为没钱吃饭而不得不靠一包饼干挨过几天的难忘经历。
  只有土地,能给我们带来希望,能帮我们解决饥饿的问题。于是,我和弟弟小小年纪便学会了如何耕种,见证一粒种子到米饭的全过程。
  选种、育秧、翻地、耙田、拔秧、插秧、除草、戽水、施肥、喷药、收割、打谷、晒谷、碾米……一连串词语,串起了一粒大米从田间走到餐桌的前世今生。而中间那一系列的顿号,便是农民挥洒在田间地头的一串串晶莹而滚烫的汗珠。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那年夏收,我应该是十岁,弟弟七岁,家里种了好几亩地,父母实在是忙不过来。母亲拿出一块钱,指着一片大约一亩多的金黄的稻田对我们兄弟俩说:“今天把这片稻田割了,这一块钱就是你们的!”我们兄弟俩如获至宝,拿着银光闪闪的镰刀,弯下稚嫩纤细的小腰,顶着热腾腾的太阳,在密不透风的稻田里,从旭日初升一直割到夜幕降临。我清楚地记得,每片田里大约有四十五垄水稻,我负责二十五垄,弟弟负责二十垄。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那年春耕,因为村里的牛不够用,父亲又想省点钱。于是我们父子两人挥着锄头,花了两天时间把整整一亩多的地给翻了一遍。浑身有多么酸痛早已忘记,双手起了多少血泡也早已忘记,只记得翻完地后我因为手疼好几天都写不好作业。我清楚记得,那年我正在上初一,刚好跟我现在的大娃一般年紀。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我刚考上中专的那一年的秋收,我们又多承包了两亩地,那一年地里水稻长势特别好,一亩地能打二十来袋。我骑着自行车,载着刚打下来的稻谷,一趟又一趟地往地里家里两头跑。装在饲料袋里的稻谷,含着饱满的水分,带着对土地的眷恋,显得特别地沉,一袋至少一百来斤。颠簸在崎岖的田间小路,米袋子一次又一次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我又一次又一次将它们抱起。那时候,我多么希望家里的地能少一些,我受的苦能少一些。
  艰苦的日子终于过去。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参加收割稻谷的最后一年。我跳出“农门”到城里工作,也吃上了曾经无限羡慕的“公家饭”。然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对土地、水稻的感情没有一丝丝改变。每当下乡路过杂草丛生的荒地时,我就会在心里仔细核算这片田地能打下来多少粮食;每当端起饭碗,我总是会怀着极其虔诚的心,犹如朝圣般将喷香的米饭轻轻地拨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咽下,让每一粒大米留在我的胃里,留在我的心里。
  【原载《羊城晚报》】


插图 / 节约粮食 / 佚 名
其他文献
近年来,“蓝领”月薪过万,收入超过大学毕业生的话题时常引发社会关注。比如,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一名专门招聘“蓝领”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为江苏一家电子厂招聘了一批月薪八千元的普工,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的电子厂以月薪一万元抢走了。很多人不禁感慨“读书无用”“学历无用”。  就时下的职场薪资行情来看,一些“蓝领”的月薪标准确实超过了部分本科生,甚至硕士生。但一方面,这是用“蓝领”中的高薪者与本科生中的
期刊
邻居阿瑾三年前退休之后,每个月的第一天,凌晨四点便起身,准备盒饭。一年十二个月,确保盒饭内容不重复。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有荤有素,十分丰盛。  三个盒饭做好了,便坐在大厅里静静地等。  六时许,含羞的曙色慢慢爬出来,她听到了垃圾车由远而近的声音,便急忙拎着盒饭,站在大门口等。垃圾车一在她家门口停下,她便以双手把盒饭捧给司机和两个工友。他们脸上涌现的笑意 ,带着一种可以燃烧的热度——欣喜,是因为令人
期刊
近日看到网上有人发布了一个帖子:“深更半夜跑滴滴的人都是怎么想的,真的有人为了钱不顾一切吗?”帖子发出后,瞬间引发热议,很多人评论说:“深夜跑滴滴的都是要钱不要命。”众说纷纭中,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实在扎心:我没在深夜跑过滴滴,但我更能理解深夜跑滴滴的人,因为有深夜服务费,意味着跑同样的里程,能赚更多的钱。而且半夜不堵车,意味着平均时速更快,油耗更低,可以接更多单,赚更多钱。夏夜,晚上候车时不用开空
期刊
咸丰五年(1855年),周腾虎来到江西,投身曾国藩的大营。当时,曾国藩遭遇了九江之败,又与江西地方官员斗得你死我活,人们都怀疑他的作战指挥能力,对他以后到底能不能成功,更是不敢恭维。此时此刻,周腾虎却意外地来投奔曾国藩,让许多人不得其解。   南昌地处江西腹地,随时受到太平军的威胁。当时,曾国藩手上掌握的兵力非常有限,如果留下来跟他干,很有可能同归于尽。当时,曾国藩身边的人不止一次发生过大逃亡的
期刊
插图 / 袁隆平 / 佚 名  近日,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专访时谈到收徒条件——“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听起来充满土味儿的“门规”,迅速引发热议。  事实上,下田的“门规”早已有之。深耕田野,是袁老一直践行的科研姿态,某种程度上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研究过杂交水稻,而中国之所以能率先突破,其中或许有对粮食需求更强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某些国家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
期刊
遇到他,是她青春正好的时候。谈过几次恋爱,却是缺乏安全感的女子,见惯了父母的疏离,知道这世上没有永垂不朽的爱情。每一次恋爱,都是游戏的心态,全身上下,是不可捉摸的神情。  他是憨厚的男子,在客车上,让了自己的座位给她。后来,到她的学校去看她。每一次去,舍友们都偷偷地笑她,说傻瓜带着“傻瓜”来看你了啊。  是啊,每次他来的时候,都会带许多好吃的,苹果是一箱箱的,放在她的木床下,她也不珍惜,宿舍里的女
期刊
最近,国办督查室一份措辞严厉的通报引起广泛关注:贵州大方县五年来拖欠教师工资补贴四亿七千九百万元。此外,该县还挪用多种教育专项经费、克扣困难学生补助,金额亦数以亿计。更离谱的是,当地竟强制要求教师存款入股,以此作为发放拖欠工资的前置条件。  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上公认的崇高职业。按照我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由此可见,对于
期刊
上周末,我送孩子去学校,在小区门口等车。孩子当然是不让我送,是我坚持要送。孩子不让我送的原因是,他不会立刻就搭车走,而是要等一个好朋友一起走。  等了几分钟,朋友也没来,我就催促他先走,避免迟到。他不肯。我只好催他打了几遍电话,并且建议他,以后不要约同学一起上学了,约来约去,很容易耽误时间,是效率很低的一件事情。另外也没什么意义啊,大家平时又不是见不到,在学校足足一个星期呢,随时想玩想聊天都行,上
期刊
撒哈拉沙漠,素有“死亡之海”之称,很多人进去冒险,有去无回。  1814年,一支考古队进入撒哈拉沙漠。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前人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无名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易的墓碑。沙漠中骸骨不少,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  有队员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  队长叹了口气:“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探路者,怎能忍心让他们曝尸荒野
期刊
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万婴之母”。林巧稚平易近人,看淡荣誉,在她的心中,病人永远占据第一位。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正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忙碌的林巧稚收到有关方面寄来的“开国大典邀请函”,邀请她出席于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能收到这个邀请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也是对她本人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医院里的同事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跑来向林巧稚表示祝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