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岁的大娃一直诧异于我总是会把掉在餐桌上,甚至是掉到地上的每一颗米饭都捡起来吃掉。单位的同事,也经常感叹于我吃饭的时候,总能把所有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戏谑我那饭盆像是被狗舔过一样。
他们并不知道,可能也不会理解,我对大米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参加工作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从我记事开始,庄稼地就是我的第二课堂——我在地里奔跑,有时候是追赶牲畜,有时候是追逐小伙伴;我在地里刨食,有时候是给家禽家畜找吃的,有时候是给自己和家人找吃的;我在地里仰望,仰望蓝天,仰望白云,仰望星空,仰望伸手怎么也够不着的美好生活。
那个时候,饥饿仍然是经常困扰我和家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算是参加工作以后,有一段短短的时间,我也曾有过因为没钱吃饭而不得不靠一包饼干挨过几天的难忘经历。
只有土地,能给我们带来希望,能帮我们解决饥饿的问题。于是,我和弟弟小小年纪便学会了如何耕种,见证一粒种子到米饭的全过程。
选种、育秧、翻地、耙田、拔秧、插秧、除草、戽水、施肥、喷药、收割、打谷、晒谷、碾米……一连串词语,串起了一粒大米从田间走到餐桌的前世今生。而中间那一系列的顿号,便是农民挥洒在田间地头的一串串晶莹而滚烫的汗珠。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那年夏收,我应该是十岁,弟弟七岁,家里种了好几亩地,父母实在是忙不过来。母亲拿出一块钱,指着一片大约一亩多的金黄的稻田对我们兄弟俩说:“今天把这片稻田割了,这一块钱就是你们的!”我们兄弟俩如获至宝,拿着银光闪闪的镰刀,弯下稚嫩纤细的小腰,顶着热腾腾的太阳,在密不透风的稻田里,从旭日初升一直割到夜幕降临。我清楚地记得,每片田里大约有四十五垄水稻,我负责二十五垄,弟弟负责二十垄。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那年春耕,因为村里的牛不够用,父亲又想省点钱。于是我们父子两人挥着锄头,花了两天时间把整整一亩多的地给翻了一遍。浑身有多么酸痛早已忘记,双手起了多少血泡也早已忘记,只记得翻完地后我因为手疼好几天都写不好作业。我清楚记得,那年我正在上初一,刚好跟我现在的大娃一般年紀。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我刚考上中专的那一年的秋收,我们又多承包了两亩地,那一年地里水稻长势特别好,一亩地能打二十来袋。我骑着自行车,载着刚打下来的稻谷,一趟又一趟地往地里家里两头跑。装在饲料袋里的稻谷,含着饱满的水分,带着对土地的眷恋,显得特别地沉,一袋至少一百来斤。颠簸在崎岖的田间小路,米袋子一次又一次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我又一次又一次将它们抱起。那时候,我多么希望家里的地能少一些,我受的苦能少一些。
艰苦的日子终于过去。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参加收割稻谷的最后一年。我跳出“农门”到城里工作,也吃上了曾经无限羡慕的“公家饭”。然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对土地、水稻的感情没有一丝丝改变。每当下乡路过杂草丛生的荒地时,我就会在心里仔细核算这片田地能打下来多少粮食;每当端起饭碗,我总是会怀着极其虔诚的心,犹如朝圣般将喷香的米饭轻轻地拨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咽下,让每一粒大米留在我的胃里,留在我的心里。
【原载《羊城晚报》】
他们并不知道,可能也不会理解,我对大米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参加工作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从我记事开始,庄稼地就是我的第二课堂——我在地里奔跑,有时候是追赶牲畜,有时候是追逐小伙伴;我在地里刨食,有时候是给家禽家畜找吃的,有时候是给自己和家人找吃的;我在地里仰望,仰望蓝天,仰望白云,仰望星空,仰望伸手怎么也够不着的美好生活。
那个时候,饥饿仍然是经常困扰我和家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算是参加工作以后,有一段短短的时间,我也曾有过因为没钱吃饭而不得不靠一包饼干挨过几天的难忘经历。
只有土地,能给我们带来希望,能帮我们解决饥饿的问题。于是,我和弟弟小小年纪便学会了如何耕种,见证一粒种子到米饭的全过程。
选种、育秧、翻地、耙田、拔秧、插秧、除草、戽水、施肥、喷药、收割、打谷、晒谷、碾米……一连串词语,串起了一粒大米从田间走到餐桌的前世今生。而中间那一系列的顿号,便是农民挥洒在田间地头的一串串晶莹而滚烫的汗珠。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那年夏收,我应该是十岁,弟弟七岁,家里种了好几亩地,父母实在是忙不过来。母亲拿出一块钱,指着一片大约一亩多的金黄的稻田对我们兄弟俩说:“今天把这片稻田割了,这一块钱就是你们的!”我们兄弟俩如获至宝,拿着银光闪闪的镰刀,弯下稚嫩纤细的小腰,顶着热腾腾的太阳,在密不透风的稻田里,从旭日初升一直割到夜幕降临。我清楚地记得,每片田里大约有四十五垄水稻,我负责二十五垄,弟弟负责二十垄。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那年春耕,因为村里的牛不够用,父亲又想省点钱。于是我们父子两人挥着锄头,花了两天时间把整整一亩多的地给翻了一遍。浑身有多么酸痛早已忘记,双手起了多少血泡也早已忘记,只记得翻完地后我因为手疼好几天都写不好作业。我清楚记得,那年我正在上初一,刚好跟我现在的大娃一般年紀。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我刚考上中专的那一年的秋收,我们又多承包了两亩地,那一年地里水稻长势特别好,一亩地能打二十来袋。我骑着自行车,载着刚打下来的稻谷,一趟又一趟地往地里家里两头跑。装在饲料袋里的稻谷,含着饱满的水分,带着对土地的眷恋,显得特别地沉,一袋至少一百来斤。颠簸在崎岖的田间小路,米袋子一次又一次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我又一次又一次将它们抱起。那时候,我多么希望家里的地能少一些,我受的苦能少一些。
艰苦的日子终于过去。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参加收割稻谷的最后一年。我跳出“农门”到城里工作,也吃上了曾经无限羡慕的“公家饭”。然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对土地、水稻的感情没有一丝丝改变。每当下乡路过杂草丛生的荒地时,我就会在心里仔细核算这片田地能打下来多少粮食;每当端起饭碗,我总是会怀着极其虔诚的心,犹如朝圣般将喷香的米饭轻轻地拨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咽下,让每一粒大米留在我的胃里,留在我的心里。
【原载《羊城晚报》】